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王潇潇 高翔
教育部日前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丁汉院士领衔的“机器人化智能制造”教师团队入选。40多年来,该团队接续奋斗,一步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日前走近该团队,探寻他们的“精神密码”。
独特的“星”文化
“在杨叔子等多位老前辈的带领下,我们机械学院形成了独特的STAR‘星’文化,传承至今。”采访中,团队多人不约而同提到的“星”文化,这就是:自强不息(Striving)、团结协作(Teamwork)、快速反应(Agility)、尽职尽责(Responsibility)。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自主研发出我国高校首台数控机床、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到杨叔子院士在国内率先提出“智能制造”,再到丁汉院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并开展系统研究,华科大在智能制造领域一直开拓进取。
丁汉院士介绍,在熊有伦院士、李培根院士亲自指导、培养下,“机器人化智能制造”教师团队已经成为老中青人才梯队齐全、“凝心聚力、培根铸魂、面向需求、开拓创新”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近五年,团队解决了我国航空、航天、航海、能源、运载等领域十余项“卡脖子”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文化传承的长期积累,让这个团队一直以国家需求为使命担当,敢啃硬骨头,敢闯无人区。
该团队成员、机械学院院长尹周平教授对此感触很深。从1990年到2000年,尹周平在华科大攻读本、硕、博,毕业后留校,最早做的是机器人相关研究。“当时,国家在装备制造方面比较薄弱,熊院士就鼓励我往这方面努力,和国家需求相结合。”尹周平从此深耕印刷及柔性显示制造技术,成为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同时积极将理论研究与国家重大工程相结合,自主研发的最新成果即将落地量产。很多人惊呼其超前意识,却没有看到他们已默默攻关了十多年。
西北工业大学博士毕业的黄永安,2009年来到华科大时,还在摸索自己的研究方向。“我原本不是学机械的,一来就跟着尹老师,给项目让我负责,那种信任感记忆犹新。”同样,他接受了前辈们“以国家所需”的建议,确定了柔性制造方向,时任机械学院院长的丁汉为其搭建平台,建立实验室。是良师,也是益友,在这个大家庭中,他很快融入团队,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
创新需要投入,创新需要勇气。学校和团队给予了青年教师这两样所需,鼓励他们开拓新的领域。记者梳理团队39人中,在智能制造基础上,每个人学科交叉融合,又有各自方向,且深耕数年。在连续五届的“科学探索奖”评选中,团队就有4人获奖,令业内惊喜。
“机会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做好基础研究,时机一成熟就能得到广泛应用。”尹周平说,这种“和而不同”的培养理念,贯穿团队始终,也使得团队充满活力,聚合起来自海内外不同地区的70、80、90年代人才。“我们最年轻的教授厉侃是1993年出生的,他来到团队时才28岁!”
让学生会思考能动手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责任。
随着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的火热,参与这一领域的人越来越多,如何在教学上做到与时俱进,丁汉院士坦言“这并不容易,我们要培养既会思考又能动手的学生。”为此,学院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竞赛,实施新工科改革方案,取得引领性、基础性和关键性成效。时代是向前发展的,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学生能从自己身上学到真本事,另一方面要关心学生,“就像老一辈对我们一样,做到细心耐心”。
近年来,团队编著教材41部。熊有伦院士年过八旬仍笔耕不辍,编著的《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第二版)获2021年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中国出版政府奖,被全国20多所985、211和双一流高校作为教材使用,并获评2022年度全国“最美教师”。
团队成员何岭松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他将机械专业课程讲得生动有趣,他的三尺讲台广受学生追捧。
近五年,团队指导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全国金奖、银奖等国际和国家级奖项100余项,涌现出一批有理想愿奉献的创新人才。
顶天立地,追求卓越。丁汉院士说,这是一代又一代华科大人的信念。目前,团队已在国际智能制造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华科大品牌”,但仍有难啃的硬骨头、难攻的碉堡,期待更多优秀年轻人加入,在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上,共同挑起“国之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