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7日

“梦里花园”款款来

——孝昌探索以“七个先行”建设和美乡村

孝昌县周巷镇孝孟红茶园。(薛婷 摄) 孝昌县周巷镇青山村知青点。(韩绍 摄)

孝昌县陡山乡光荣村曹砦湾。(薛婷 摄) 位于孝昌县邹岗镇林场新村祝家湾的光伏基地。(薛婷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一步拓展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特质。和美乡村,“和”体现的是治理,“美”展现的是状态,洋溢着中华“和”文化的浓厚底蕴。

近年来,孝感市孝昌县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围绕“功能城镇、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和美乡村建设中,该县坚持以村湾为单元,探索“七个先行”的方法路径,有序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全覆盖,102个村湾实现美丽蝶变,连续两年纳入全国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

如今的孝昌乡村,“硬件”“软件”同步升级,“环境美”“生活美”二者兼具,农村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处处彰显着盎然的绿意和生活的幸福感,一个个生动场景汇成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画卷。

规划先行——

量身定制“小碗菜”

近日,走进丰山镇丰新村侯家湾,池塘里碧波荡漾,塘边绿植环绕,旁边的广场上,村民边健身、边聊天,其乐融融。

侯家湾是中心湾,人口集居,环境相对落后。应群众愿望,该湾被纳入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湾进行改造。

有同样呼声的村湾不在少数。顺应民意,孝昌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和美乡村建什么、怎么建?不做“大锅饭”,量身定制“小碗菜”。孝昌明确:先规划后建设,一村一规划,一湾一方案。

孝昌组织专班摸清全县2455个自然湾的状况,科学编制《孝昌县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交通区位优、人口集聚度高、群众积极性强、产业基础好的村湾为重点谋划布局,按照“示范、整治、提升、限制发展”四类标准,确定年度建设计划、时序和支持政策。

聘请中工武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深入村湾,一方面挖掘村湾资源禀赋、文化特色、产业基础;一方面征集村民意见建议,确定改造提升内容,量身定制各湾建设规划。目前,全县已完成村湾规划设计305个。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资金实效,聚焦产业发展、村庄布局、乡村建设、人居环境、乡村治理5个方面,明确负面清单56项,做到慎砍树、禁挖山、不填塘、少硬化。

丰新村侯家湾充分尊重民意,将湾门口大塘整治、污水管网改造、道路刷黑、拆旧除陋建“小三园”等纳入规划建设清单,打造美丽宜居空间。

卫店镇彭店村刘家营是革命烈士卫祖圣故里。该湾修缮烈士故居、修旧如旧改造建筑外立面、升级烈士纪念园、建烈士纪念馆,营造简朴大气、红色文化氛围浓厚的和美乡村风格。

主干道先行——

串“珠”成“链”绿富同兴

沿着“四好农村路”双观线,来到周巷镇公牧山茶场,一垄垄茶树顺着山势连绵起伏,犹如绿色海浪。点缀在茶场间的温泉木屋民宿和时光小住帐篷基地,颇受城里游客青睐,年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

顺着茶场间的产业循环路继续向前,几分钟就到了青山村知青点。去年,知青点被列为孝感市共同缔造试点湾后,将湾内环境整治、道路提升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建设,打造知青文化民宿,新建茶园,发展茶产业和庭院经济,推动路村景业串联成片、融合发展。

和美乡村,既要擦亮绿的底色,也要增加富的成色。

近年来,周巷镇依托产茶大镇基础和区位交通条件,牵手梦里花园联合社、孟宗文旅、孝孟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以周青线、双观线为双轴,拉通18公里的产业循环路,打造“生态茶叶长廊”。同时,沿线布局青山村、荣华村、公平村等和美乡村建设,连片打造茶旅融合产业,实现路村景业融合发展。

目前,知青点完成了道路改造、塘堰整治、管线入地,打造了知青文化民宿、知青食堂、知青文化馆等,吸引不少“老知青”和周边游客前来游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孝昌优先将主次干道沿线村纳入和美乡村建设范围,推动形成“精美县城+恬美集镇+和美乡村+绿美产业”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围绕五大高速出口、107国道和美乡村示范线、王店韵鹤—磨山—红悦谷农旅融合环线、周巷梦里花园为农服务中心—茶产业联盟—孝孟红产业环线等主次干道布局和美乡村,重点推进小河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邹岗牛迹美丽乡村示范片两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去年,围绕107国道南段沿线,有序建设了花园一致、陡山陆西、城南等示范村湾。

以路为媒,以路兴业。通过美丽路、风景路和创业路,将和美乡村串珠成链、连成一片,实现绿富同兴。目前,已累计建成美丽农村路800多公里,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4个,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中心村先行——

打造“村庄里的都市”

走进小河镇仙雨砦村,幢幢新颖别致的住宅楼鳞次栉比,宽阔的水泥路纵横交错,路两侧栽植的绿化树木整齐划一,村民们写满幸福的脸庞和爽朗的笑声告诉来访的人们,这是一方和谐、富裕、祥和之地。

仙雨砦村是孝昌推进中心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有些村会集聚更多人口和产业,有些村则会逐渐衰落。孝昌顺应乡村建设和演变规律,对全县村湾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调查分析研判,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选择人口多、产业基础好、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群众认识高的行政村作为首批中心村,引导经济要素不断向这些村流动,并以中心村为“辐射源”,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支持有发展势头的中心村先建设。按照示范村300万元、提升村200万元、整治村100万元的财政资金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升级道路、路灯、网络、天然气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水平。

保障保留村基本生产生活所需。对可能逐渐消亡的保留村,只保障村湾通路、通电、通水等基本生产生活所需,搞好小微黑臭水体治理,现阶段不做大的投入,防止村湾空心化后的建设浪费。

发展村级经济,以产业吸纳和富民,是中心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仙雨砦村不断扩大玉皇李种植面积,推进标准化种植采摘园建设及基地“宜游化”改造,推动玉皇李种植基地与小河明清古街等镇域休闲旅游廊道有机衔接,打造“生产基地+乡村旅游”“采摘园+田园生活体验”的精品玉皇李产业示范园。玉皇李基地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中心村建设前,我们走路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真像一个小城镇。”一位在仙雨砦村生活了40多年的村民由衷感叹。

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先行——

共同缔造长远幸福

走进邹岗镇牛迹村杨陈湾,村民刘金明家大门外的“十星级文明户”牌子格外醒目。

去年杨陈湾建设和美乡村,他让出院子前的7分地,用于修建村道。除了他家,还有60余户让了地。

和美乡村建设,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

孝昌坚持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通过“三个三分之一”的激励机制(群众自筹三分之一,争取项目资金三分之一,政府奖补三分之一),引导更多人关注乡村、支持乡村、建设乡村。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运用“四事工作法”,组织带动村民投资投劳、自建自管搞建设。

湖北祥麒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曹敬涛是陡山乡曹砦湾人,去年他捐资300余万元,修建了“五共桥”、植绿增绿、改造农村公厕、修建生态河堤、建设雅舍小品、打造景观节点。为实现村湾长远发展,他提出变“防水”为“兴水”,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水乡田园 秀美曹砦”。

建得好,更要管得好。孝昌坚持建管并重,探索创新群众自治共管模式。

卫店镇三湾村探索实施“日督办、周评比、月通报、季拉练、年考评”的评比机制,成立了由驻村工作队、镇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保洁员组成的人居环境整治评比小组,管护成效显著,做法在全镇推广。

周巷镇龙泉村创新党支部谋事、村委会干事、理事会管事、专项协会办事的“四事工作法”,发动干群齐抓共管村湾治理,成功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此外,该县全面推行“十分钟服务承诺”“小夏说法”“三进四代”等一批有特色的长效机制,让乡风文明蔚然成风,塑造和美幸福乡村。

产业基础好的村先行——

产村一体互为促进

花园镇一致村,蔬菜大棚内瓜果飘香,采收的菜农喜笑颜开。

2018年以来,该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通过以奖代补鼓励村民建大棚种蔬菜。如今,全村建有蔬菜大棚1300多个,成为孝昌最大的蔬菜种植专业村。

然而,随着进村运菜的车辆增多,经常堵车,道路升级迫在眉睫。

村“两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定修一条循环产业环线。村民出地、出力,很快修好了2.1公里产业路、2560米机耕路,还打了5口10米深的“抗旱井”、安装了300多亩滴灌设施等。

运菜不再堵车,种菜不怕干旱。菜农韩辉信心大增,联合6位村民成立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水平,带动村民就业。

如今,一致村七成农户通过自主种植、流转土地、基地务工等方式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蔬菜种植户达367户,蔬菜年销售额达到1300余万元。

一致村发展蔬菜产业,富了村民,美了村庄,成为孝昌产村一体发展的样板。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孝昌改变过去资金投入不注重与产业发展配套的做法,坚持先产业基础村后产业培育村,实现乡村建设和产业培育一体推进、互为促进。

乡村建设主要围绕市场主体来安排、围绕产业基地来谋划,明确必须要有更多经营性基础项目、必须有市场主体配套投入,必须形成村级固定资产,必须有“人民公司”入股,从而实现“钱生钱”“1+1>2”的资金利用效果,相继打造了茶韵“青山”、芹香“一致”、水乡“曹砦”等特色产业村、农旅融合示范村。

用好乡村建设中形成的固定资产,推进村级人民公司全覆盖,用市场化方式打造“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利益共同体,探索“三地一房”改革,创建一批联农带农示范基地、示范点,让村集体有稳定收益,让群众就近就业、种植创收、分红增收,激活乡村闲置资产,实现产村融合发展。

“地下”项目先行——

唤回秀美水乡田园

走进陡山乡光荣村曹砦湾,鲁家岗河静静流淌,碧水绕村,岸绿景美。沿河而行,连心桥、休闲凉亭、村史文化墙等微景观如画卷。不远处,经过净化的生活用水注入当家塘,灌溉周边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

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孝昌按照先地下项目后地上项目、先内部项目后外部项目、先民生项目再提升项目的顺序,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补齐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短板。

乡村小微水体整治补齐生态短板,是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的优先项。

去年,一场干群齐心缔造“水乡田园·秀美曹砦”的小微水体升级治理行动迅速开展起来。地下项目优先实施,农户生活污水不再乱排,先进入化粪池沉淀处理;河道清淤疏浚后,安装污水提升泵,增强水体活性;河道边栽种绿植,建设生态走廊。

在环境治理中,内河与外河开凿1.5公里生态渠,塘渠等小微水体恢复自然连通,水网体系有了“活”水,田园美景也回来了。曹砦湾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保留乡土气息,围绕曹砦中央水系打造“乡水亭”“百年古柏树”景观点及“村落晚晴天、垂柳映水鲜”的“秀美小江南”景观带。

孝昌统筹建设覆盖城乡的安全饮水、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在全市率先建成县级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所有乡镇实现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实现从清扫转运到焚烧发电的全链条市场化运营、无害化处理,城乡生活污水设施覆盖率、收集率、处理率分别达到100%、95%、95%。

与此同时,孝昌将兼顾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项目纳入到乡村建设中,村湾路灯覆盖率达90%以上,开办农村“互助式”幸福食堂24家,寄递物流便民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创造建设环境先行——

“圪渍湾”变身“漂亮村”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房前屋后乱草渣,一路黄泥巴。”这是过去流传在卫店镇三湾村的一段谐语,村子还有个别称,叫“圪渍湾”。

不服气的三湾人决心脱去“脏外衣”。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启动后,村里决定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彻底改变以前环境脏乱、破屋林立的面貌。

先拆旧,再建新。镇村负责土地征用、违建拆除、旱厕拆除等场地清理事务和群众协调工作,理事会发动村民参与,共拆除破旧房屋、猪牛栏圈、鸡鸭棚舍等共104户、9360平方米。

对拆旧清理出的空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因地制宜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公园、小游园等。

同时,统筹先拆后建与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农村一户一宅等政策,将一些闲置废弃的宅基地复垦为农用地,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助力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为保有“农村该有的样子”,三湾村对拆旧中保留完好的青瓦、红砂石、房梁等旧物进行再利用,改做塘堰护坡、菜园栅栏等,让乡村建设记得住乡愁;保留本地特色树种30余种,将本地的红沙石砌坡挡土做成花坛,形成具有农耕文化的本土景观,留住了村庄的乡情味和烟火气。

健全“建、管、用”并重长效机制,通过“以评促治”,表彰先进村,引导村民自觉养成“扫干净、码整齐、路畅通”的习惯,村级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村湾公共区域的清扫、清杂、清障,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卫生整洁,庭院里“多栽树、保常态”,让清洁、清新的生活环境一直保持下去。

经过综合整治,村庄的颜值美出了新高度,村民过上了“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宜居生活。如今走进三湾村,村舍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红花绿树相映成趣。“住在这样的‘漂亮村’里,真是越来越幸福了。”村民刘义贤笑着说。

--> 2023-09-07 ——孝昌探索以“七个先行”建设和美乡村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1764.html 1 “梦里花园”款款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