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7日

传统文化遗产碰撞现代数字技术

千年敦煌绽放双重光华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刘郸

“敦煌莫高窟”来武汉了!不少人还记得朋友圈这条刷屏的消息:去年5月18日,“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开展。

莫高窟走出敦煌,来到武汉高校,意味着千年敦煌有了不一样的打开方式:其一是数字化,其二则是年轻态。

9月6日,敦煌文博会期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实地探访了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和敦煌书局,真切感受到双重打开方式下,传统文化遗产与现代数字技术、古老艺术与年轻流行元素融合碰撞出的新火花。

“云上窟”:千年文化永久绽放

垂目的菩萨迎面而来,洞窟壁画纤毫毕现,精美彩塑似乎触手可及……置身于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球幕影院,一场传统洞窟游览叠加高科技数字游览带来的全新体验就开始了。

这正是“数字敦煌”的产物之一——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它是全球首部以石窟艺术为表现题材的超高清8K数字球幕电影,时长20分钟,对莫高窟7个经典洞窟进行了全方位展示。180度的球幕中心,逼真画面、立体音效,让游客置身影厅,就能穿越时间、跨越空间,身临其境感受莫高窟的魅力。

行走在莫高窟窟区,数字技术随处可见。拿起手机扫描“数字藏经洞”微信小程序,就“走”进了莫高窟三层楼——百年前的敦煌藏经洞室。记者体验发现,既能看到1∶1毫米级复刻的藏经洞细节,还能选择藏经洞守护人的角色,在晚唐、北宋、清末等各个历史时期穿越,体验洞窟开凿、封藏万卷、重现于世等过程。据介绍,这也是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

数字技术让“窟外看窟”变成现实,既能更好保护文物,又给游客多元体验。据介绍,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樊锦诗大胆构想,开始了莫高窟数字化实验。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敦煌研究院首次通过“互联网+”形式,向全球免费共享敦煌石窟30个精品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图像及全景漫游。

截至2023年6月,敦煌研究院已完成290个洞窟的壁画数字化采集,179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处理,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7处大遗址三维重建、45身彩塑的三维重建,5万张历史档案底片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形成了海量的数字化成果。所有数据都按规范建立数据档案,为学术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更多可能。据悉,武汉大学有许多考古、测绘、遥感等专业的人才都曾经或正投身在敦煌文物保护与“数字敦煌”建设中。

“纸上窟”:与年轻人同频共振

从“云上窟”来到“纸上窟”——敦煌书局,这是国内首家以敦煌元素为主题的书店,去年4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

书店分上下两层,面积近800平方米,融入了九层楼、雅丹地貌、藏经洞等设计元素,部分区域重现了“九色鹿”“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等经典洞窟壁画。书店内收集了2100类、2万多部敦煌题材书籍,被称为全国拥有最多最全敦煌书籍的“纸上窟”。

但在敦煌书局负责人刘霞霞眼中,这不是一个书店,而是一个体验敦煌文化的美学空间。2000多款文创产品既是为了普及和发扬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古老敦煌以年轻态的形式走进年轻人视野的期望。

据了解,敦煌文旅集团从2016年开始着力开发敦煌元素系列文创产品,从最初的旅游产品,到现在高创意度的潮玩、商务类礼品,目的都是把敦煌元素产品化、主体化、系列化,让它们从遥远的大西北,飞入全国各地喜爱敦煌文化的寻常百姓家。

“真正能够穿在身上、用在家里。”刘霞霞告诉记者,敦煌书局集合了最全最多、最易产业化的数字图库,非常适合与现代元素结合,像敦煌元素的马克杯、晴雨伞、香薰灯等,特别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

“年轻人是主要的目标受众,现在日均1500人次,大部分是年轻人。”刘霞霞介绍,二楼的咖啡店“敦煌1900”,取名源于敦煌莫高窟藏金洞发现于1900年,也是致敬90后、00后。

湖北与甘肃地域差异性大、旅游资源互补性强,互为旅游的重要客源地。近年来,两地在文化交流、旅游合作方面交往频繁,一系列旅游推介活动和友好合作协议搭起两地文化旅游深度合作的快捷通道。今年4月武汉文博会上,甘肃带着千余件特色文创非遗产品、旅游商品、甘味农产品等精彩亮相。刘霞霞说,期待更多的湖北朋友去敦煌书局打卡、体验。

--> 2023-09-07 传统文化遗产碰撞现代数字技术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1722.html 1 千年敦煌绽放双重光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