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4日

来这个“水泥厂” 品味一场酷展

张辉 《奔世‖》 平版画

谭大利 《灭》 装置

杜鹏 《思源》 雕塑

魏传涛 《凝聚力NO·2》 玻璃

谢琦 《共存》 综合材料

展览现场

海报

谭炜 《浮云驹》 雕塑

傅中望 《种子15#》 装置

陈艺楠 《破茧》 装置

陈君 《工业·人》 陶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王源新 王彦敏

这是一场特殊的展览:60多件雕塑、装置、纤维、陶瓷作品等,摆放在有着百年历史的“水泥厂”内,旧工业时代的老建筑和现代文化的新景象在这里交融、碰撞、对话,时空穿梭,给人一种恍然而又绝妙的冲击。

这是在黄石华新1907文化公园举行的《1907·艺述·荣光——湖北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8月25日开展以来,吸睛指数攀升,前来参观者无不感叹它的“酷”。

工业遗址与现代艺术对话

“将教师作品展设计在老工业遗址上,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与实践。”策展人之一、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杰介绍,整个展览从策划到落地历时半年多,创意源于两个因素:

一是近年来,国家鼓励支持各地依托当地工业遗产和老旧厂房、工业博物馆、现代工厂等工业文化特色资源,打造各类工业文旅项目,促进工业文化和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湖北美院一直坚持产教融合,想通过这次作品展,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创产业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助力黄石擦亮文化名片。

华新1907文化公园,由前身为大冶湖北水泥厂的华新水泥厂旧址蝶变而来。湖北水泥厂建于1907年,是中国近代最早开办的水泥厂之一,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远东第一”,现存完整水泥湿法生产工艺设备及厂房世所罕见,是水泥工业遗产的活态博物馆。

去年,在文旅部发布的53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中,湖北省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名列其中。

在旧工业时代的象征遗址里开办展览,秉承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有关举办方一拍即合。在黄石市委宣传部、黄石市文化和旅游局、黄石港区人民政府、黄石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备展工作有序展开。

“大作品”链接过去与未来

“这次展览充分利用了黄石水泥厂独特的自然条件,展览的面貌很新颖,在选择作品阶段,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要选择适合这种特定空间的作品,所以这次的作品是跟空间一起配合的,可以说是一件大作品。”

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教师谭大利参与了整个展览的落地实施。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场馆的改造,包括对自然光线的遮挡处理,就是要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氛围感,把这种老厂的岁月痕迹通过与作品的配合展示,形成一种具有历史美感的凝固瞬间。灯光、展台、展陈设计等细节,都是为了这次展览特殊定制的。比方说,原来的场馆并不具备展示的可能,所以新做的电路都是根据展品点对点搭建起来的。“空间很大很高,我们把玻璃也做了贴膜处理,就是要保证展陈的质量。”

1907文化公园的黄菁谈起这次备展过程也很兴奋,“厂房都是老旧建筑遗存和设备遗存,与充满新概念的艺术品对冲,这种二展合一的策展理念本身就是创新和活化。”

此次共有60余件作品在车间厂房里展出,其中既包括傅中望、徐文涛、张松涛、陈君等国内著名艺术家及学院骨干教师的精品力作,也包含了陈艺楠、杜鹏、万里驰、魏传涛、张春等新锐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作品形式各异,以不同的创作角度出现,以穿透时代的力量,链接过去与未来。

譬如陈君的陶艺作品《工业·人》,以工业机器零件、钢筋、石头为载体进行有序组合,作品整体透露出一种冰冷的机械感和对工业时代的回忆。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满足和提高了人的物质需求,同时也给人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投射在人的精神层面、环境层面和社会层面等,导致现代人更加地焦虑,同时也警示人们,工业无序发展会造成严重后果。

杜鹏的雕塑作品《思源》,用具象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呈沉思状婴儿的形象。作品在材料选择上进行了大胆的材质置换,把本是柔软的脐带和血脉用坚硬的、不同粗细的不锈钢条进行不断的敲打和焊接,编织成一个空灵的蛋型。脐带连接着生命的起源,既是对婴儿的保护,也是婴儿汲取营养以及跟外界联系的触角。作品借以婴儿沉思的方式为载体,表达人对自身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细微的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来寻求人的本性及内在的生气,展现向上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的魅力。

据了解,这次展览是国内专业艺术院校首次尝试在一级工业遗址车间现场举办,在文化遗产和原有的老工业遗址面貌保护的基础上,以“画”为媒,在旧工业时代里滋养新的文化生态。

业内评价,这是现代科技与艺术在水泥博物馆的一次特别碰撞,亦是一次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和城市文化活动创新的大胆尝试。作品的魅力由工业遗址与现代艺术相融而生,美美与共。

--> 2023-09-04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41286.html 1 来这个“水泥厂” 品味一场酷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