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剑军
通讯员 李慧敏 刘全胜
日前在荆门市举行的第四届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开幕式上,荆门市湖北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倾力推出的大型现代花鼓戏《老家》倾情首演,在唱腔、表演、人物造型、舞台美术及题材上大胆创新,赢得广泛赞誉。
曾多次导演荆门花鼓戏的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韩剑光认为,荆门创作推出的荆州花鼓戏屡获国家级大奖,源于紧扣时代脉搏,在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锐意创新。
荆门花鼓戏屡获国家级大奖
7月17日晚,荆门市湖北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倾力新排的大型现代花鼓戏《老家》首演,戏迷们从四面八方闻讯而来,容纳800余人的荆门剧院座无虚席。
“看完《老家》这部戏,好像又回到了当年在老家监利看花鼓戏的感觉。”63岁的老戏迷朱美霞对记者说,这次她专程和家人一起从深圳赶回来“过过戏瘾”。“这部戏选取一个磷矿资源村转型发展的故事,很接地气,看的时候觉得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我是从头到尾看完的,觉得很有吸引力。”荆门戏迷胡国强表示。
荆州花鼓戏是我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江汉平原备受观众喜爱的传统戏曲剧种。荆门市花鼓剧团于1983年组建,在江汉平原花鼓剧团中成立是最晚的,1997年改名为荆门市艺术剧院,2016年加挂“荆门市湖北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牌子。
如今,该院演员阵容强大,拥有国家一级演员5人、国家二级演员17人,其中蔡建庭、曾菊先后夺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曾菊、罗涛双双荣获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表演奖。
“历经40年磨砺,我院花鼓戏精品迭出,极大地提升了荆门市花鼓戏创作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荆门市艺术剧院院长、荆门市湖北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蔡建庭介绍,该院排演的“长湖三部曲”(《荷花洲头》《闹龙舟》《十二月等郎》)相继荣获多项文华单项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大奖,其中《十二月等郎》还荣获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奖“文华大奖”,并获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该院剧目多次在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演出。
荆门艺术剧院以排演现代戏为主。大型现代花鼓戏《老家》,就是该院继《长湖三部曲》《乡月照人还》后推出的又一部反映农村现实题材的剧目,已入选2023年湖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
让花鼓戏适应现代人审美情趣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三大剧种(即楚剧、汉剧、花鼓戏)之一,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距今已有300多年。2006年,荆州花鼓戏入列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过去花鼓戏大多是古装戏,荆门市艺术剧院为何主攻现代戏?
“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该院副院长罗涛认为,花鼓戏源起时又称“地花鼓”,在唱腔、表演、造型上与现代人审美差距较大,特别是在现代戏中若不创新很难让人接受。
近些年,该院从五个方面创新了花鼓戏:一是在唱腔、旋律上,更大众化、现代化,让人一听就感觉更加优美;二是表演上,对过去的程式化动作加以改进,没那么夸张,更加生活化;三是人物造型上,借鉴越剧等剧种,化妆大众化,尤其是女性服装更显线条之美;四是舞美上,强调一戏一策;五是题材上突破,比如《老家》就聚焦绿色发展。
“《老家》这部戏在音乐上也有突破,比如大量采用西洋乐器,用了6把小提琴,还用了贝斯。”在《老家》中扮演“犟牛”的国家二级演员曹立洲认为,荆州花鼓戏在保留核心元素基础上推陈出新,更有利于其传承发展。
荆门花鼓戏精品迭出的背后,也面临着经费保障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据悉,地方财政对荆门艺术剧院采取的是项目制,加上自身经营创收,该院每年仍有数百万元的资金缺口,部分演职人员绩效工资难以落实,待遇较低,人才出现流失和断层,30岁以下的青年演员仅有11人,仅占演职人员的1/7。
蔡建庭表示,将尽力争取政府财政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扩大经营性收入,同时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师带徒,目前该院已有4位知名演员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