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王丙全
铺开湖北地图,宜昌、荆州、荆门三地恰好构成一个“黄金三角”,两两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
列车飞驰,最快34分钟从宜昌抵达荆州;二广高速连接,驾车80分钟从荆州抵达荆门……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宜荆荆都市圈,支持宜昌打造联结长江中上游、辐射江汉平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支持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2022年,宜荆荆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成为继武汉都市圈后,湖北第二个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的都市圈。
绿色化工、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万亿级现代产业集群,正在宜荆荆大地上拔节生长,“黄金三角”的发展脉动蓬勃强劲。
同向发力
百亿项目频频落子
液晶大屏挂满整面墙,数字工厂字节跳动。
8月2日,荆州市江陵县,华鲁恒升荆州基地一期项目正冲刺9月投产,新落成的中央控制室内工作人员忙碌有序。
华鲁恒升是国内新型煤化工行业领军企业,荆州基地项目总投资460亿元,主要布局和打造氢能、高端合成材料等平台,构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产业链,预计“十四五”末实现总资产300亿元、营收300亿元的先期目标。
长江回溯,来到宜昌。
总投资约320亿元的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该项目以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为核心,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整合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等多环节业务。项目全部建成后,可为40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池正极材料,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
视线转向荆门。炎炎烈日下,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第十厂区超级工厂的建设工地,数十台挖掘机来往穿梭,抢赶工期。
该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占地1000亩,是目前国内单体设计产能最大的锂电池工厂;建成后,产能将达212GWh,年产值达1000亿元,助推荆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跨入2000亿元大关,打造“华中锂电之都”。
绿色化工是宜荆荆的支柱产业。2020年底,三地共同申报“国家级磷化工产业集群”,获工信部1000万元奖补资金。依托成熟的化工产业,宜荆荆竞相切换新能源新材料发展新赛道,吸引百亿级项目频频落子。
在宜昌,欣旺达东风、山东海科、广州天赐等项目加速建设,一条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产业链闭环加速形成;在荆州,金山化工、云图控股、史丹利等投资过百亿元的优质项目开建或加速落地;在荆门,格林美、恩捷、科达利等行业头部企业纷至沓来……
产业同链
集群融合协同发展
8月2日,松滋临港工业园,总投资110亿元的史丹利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工地塔吊林立,2000多名工人挥汗如雨。
“原料在宜昌夷陵区,生产在荆州松滋市,水运距离不超过70公里。”松滋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照顺说,以松滋临港工业园为圆心,30公里半径内,江南有宜都化工园,江北有枝江姚家港化工园、宜昌高新区田家河工业园,产业同链、互为补充,“产业集群发展,企业才能相互成就、做大做强。”
集群发展,是宜荆荆都市圈产业的突出亮点,也是最大优势。
在宜昌,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核心基地呼之欲出;在荆州,“投资过千亿、产值过千亿”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强势崛起;在荆门,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串珠成链”。
此外,宜荆荆都市圈在汽车产业上协同发展,宜昌、荆门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优势,和荆州汽车零部件配套优势日益融合,共同推动现有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方向转型提升。
眼下,宜都和松滋交界处的千亩飞地经济试验示范区雏形显现,宜都苏州酸醇、湖北迅盛半导体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即将落地建设。
这是宜都和松滋两地为推动协同发展的试点项目,也是宜昌、荆州跨区域牵手合作的有益尝试。
不仅如此。当阳、枝江、松滋、宜都、东宝,一个县域百强聚集区如宝石般,镶嵌在宜荆荆都市圈的版图上。2022年,五地以占宜荆荆都市圈18%的土地、19%的人口,创造了都市圈三分之一的GDP,成为都市圈经济发展主力军。
在首届中国(湖北)县域经济高峰论坛上,五地主要负责人共同发布宜荆荆都市圈“当枝松宜东”区域发展合作协议,提升化工产业整体竞争力,建设当阳经开区、枝江姚家港化工园、松滋临港工业园、东宝化工循环产业园、宜都化工园等千亿级园区,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工产业基地。
2023年赛迪百强县榜单显示,宜都、枝江分别位列第63位、83位。“当枝松宜东”,湖北首个百强县聚集区正加速成形。
绿色崛起
强筋壮骨赋能跃升
天空湛蓝,一碧万顷。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长约1公里的沿江景观带内,绿树成荫,生机勃发。“这哪里是工业园,分明就是花园。”采访团成员啧啧称赞。
“这样的美景并非一直都有。”兴发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晓清说,2016年起,兴发集团陆续关停沿江32套生产装置,拆除厂房和码头;腾退长江岸线950米,全部栽上树木和花草,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园区面貌焕然一新。
顺江而下,荆州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内,江豚逐浪、探头嬉戏。
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美誉。自从设立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天鹅洲故道江豚从5头增至百余头,占全国江豚迁地保护种群数量近三分之二,成为长江流域唯一稳定增长区域和世界淡水鲸类迁地保护唯一成功范例。
长江黄金水道在湖北流经1062公里,其中荆州483公里、宜昌232公里,占比近70%。长江、汉江、清江一衣带水,以水定产、绿色发展,是宜荆荆都市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指引下,三地累计完成260余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实现从“化工围江”到“绿满荆江”、从“靠江吃江”到“靠江护江”的蝶变。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宜荆荆都市圈城市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通过整合港口运输能力,提升浩吉、焦柳、紫云和荆沙等干支线及其他疏港铁路的运输能力,形成“港区协作、覆盖全域、一次转运、直达坝上”的高效运输网;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高标准建设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迈向内陆开放“新沿海”。
眼下,“当枝松”高速公路枝江长江大桥、武松高速观音寺长江大桥等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宜荆荆都市圈正通过交通硬支撑强筋壮骨,赋能城市跃升,托举绿色崛起。
长江东流,碧波翻涌。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的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