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燕明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是推进基层良法善治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只有通过深入基层做细致的调查研究,坚持“理论”与“实际”贯通、“天线”与“地气”结合,坚持“调”“研”并重,才能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多一些,把客观规律认识得更透一些。
在调查研究中察民情访民意,摸清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任务繁重,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办公桌搬到基层社区,将议事会开到老乡家门口,了解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社保、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听取最真实的声音。对辖区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让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面对面交流,开诚布公提出意见建议,最大程度汇聚民意、凝聚民智,为基层治理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鲜活资料。
在调查研究中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我们要在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中发现急难愁盼问题,在千头万绪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复杂多元的形势中把握方向。锚定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直面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坚持系统观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科学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探索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特别是要聚焦教育医疗、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注重抓住典型、解剖“麻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为基层治理精准施策找到发力点。
在调查研究中做到真抓实干,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调查研究实效,必须提出务实对策,对策研究是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既要重调查,又要重研究,调查是前提,研究是提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调查问题,不提出办法,就会让调查研究工作效果打折扣,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离开调查谈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一方面,基层直接面对群众,群众是基层治理的直接受益者,对基层治理的效果有着最真切的感受。基层治理政策的好与坏、得与失,人民群众有最直接的感受,最有发言权。我们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把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率先总结出的“金点子”、闯出的“新路子”梳理好、推广好。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形成。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做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对于那些一时解决不了、长期积累的事务,需要从长远考虑、做出长远打算,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为民服务解难题,既要有一事一议、办好个案的耐心,也要有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坚持到底的恒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这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大抓基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在家门口解决,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坚持将“小事”干好、把“大事”做实,以“心”换“心”、用“心”用“情”,不断在求突破、见实效上下功夫,聚焦调研发现的重点问题,研究形成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把一个个“调研清单”变为“成果清单”。
(作者为武汉传媒学院党委常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