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袁平
7月26日,在长江三峡库区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境内,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宜昌段)龙潭溪取水口区域正在加紧修筑施工作业便道,挖掘机“铁臂”高举,运输车来回穿梭。
引江补汉工程的总干线工程涉及夷陵区5个乡镇,夷陵区跟踪调研服务重大项目。区、镇、村40多名干部,入户调查142户435人,调查专业项目7项,进入18家企业收集意见建议。调研发现问题136个,建立任务清单150余条,形成移民搬迁、征地维稳、产业发展、生态影响四个专题调研成果,所列事项全部办结。
35天完成引江补汉前期征迁
今年4月,夷陵区接到引江补汉前期工程第一批拆迁任务,涉及太平溪镇、雾渡河镇两个山区乡镇,共45栋58户176人。
太平溪集中安置点建设是工程首个集中安置区域。在安置点设计方案征求居民意见时,遇到了不小的阻碍。
指挥部负责人汤磊介绍,太平溪镇山区平均海拔800多米,山高谷深,“看山跑死马,山路十八弯”,道路交通极其不便,当地群众均为三峡大坝建设期间多次搬迁移民,再次搬迁不仅集中安置地点难找,移民的生产生活不方便也成为影响征迁进度的重要问题。
“最初仅考虑了村民搬到哪里,没有想到如何让他们稳下来。”太平溪村党支部书记陈世华说,不在一线看不到问题。原方案中集中安置点未规划通往田地的道路,对村民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多位村民前往镇政府反映情况。
为了服务工程快速推进,40多名干部爬深山、访农户、看菜园,前前后后沿线路走了5次,发现村民担忧不无道理。
指挥部将实际情况反映至业主方,讲清楚老百姓的现实困难,并前往武汉邀请设计方现场调研,为安置点重新规划最便捷的设计方案。“新增一条公路,与其他过境线路联通,还能走农业机械。”陈世华说,经过多轮比选,设计方案最终确定,村民生活通勤问题得到解决。
5月31日,夷陵区率先完成引江补汉工程第一批土地征迁工作,从接到任务到最终完成仅用35天。是在引江补汉工程沿线接到任务最晚、完成征迁速度最快、建设方进场施工最早的县市区。6月20日,引江补汉(宜昌段)前期施工准备工程正式开工。
10余个重点项目调研全面铺开
夷陵区委政研室主任汪淳说,夷陵区现有引江补汉、沿江高铁、呼南高铁等10余个国家、省级重点项目,目前是自三峡工程建设以来,重点项目最多的时期。这些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服务要求高,需要系统性解决的问题更是繁多,需要跟踪调研找到解决之道。
夷陵将国、省级重点项目作为调研对象,围绕征地拆迁、要素保障、放大效益等问题确定选题,调研全面铺开。调查研究不到一线,就听不到问题,得不到实情。专班成员在项目驻点,聚焦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区级领导牵头,全周期跟踪服务,在项目一线研究、现场解决问题。
在调研中,有村民提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型设备穿行造成交通中断,无法出行;爆破作业噪音大、影响安全等。针对这些问题,许家冲村以退休老支书望作战为首的16名镇村老党员,主动请缨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进村组、测田地,帮忙解“疙瘩”、出主意。区指挥部干部每周两次沿线走访,及时了解征迁动态,制作征迁进度情况图,将征迁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公示,使征迁进展动态一目了然。
跟踪调研为10余个重点项目成功实施打下了基础,成为夷陵保障重大项目高效推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