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在哪里?
北依大别,南临长江,是长江中游重要生态屏障、中部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十大楚药,黄冈有四,中药材、油料产量稳居全省第一。
黄冈在哪里?
地处“吴头楚尾”,自古文脉兴盛。毕昇、苏东坡、李时珍、李四光……1600多位历史名人从这里走出。红色文化、戏曲文化、医药文化、东坡文化、禅宗文化等源远流长,“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革命传统薪火相传。
黄冈在哪里?
四省交界,身处武汉“1小时通勤圈”,3座机场、6个港区、8条铁路、9条高速、10座长江大桥,铁水公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成型。建设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黄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站在新起点、立足新阶段,省委省政府赋予黄冈新的目标定位: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
担起黄冈之责,激发黄冈之能,砥砺黄冈之为。
当前,黄冈抢抓武鄂黄黄核心功能区建设重大机遇,牢牢把握流域综合治理科学内涵,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对内整合,对外开放,在发挥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好区位等比较优势中培育新动能,为先行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实施强县工程,推进乡村振兴
一头连着城,一头连着乡,县城是县域经济的中心和城乡融合的关键节点。
黄冈加快补齐县城功能和建设短板,不断提升县城产业聚集功能和综合承载功能,提高县城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力、吸引力。
建立县域经济差异化考核体系,鼓励各县市区突出特色,分类发展。红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全力打造“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市体检,针对生态宜居、城市特色、安全韧性、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实施城市更新。黄梅县小南街通过针灸式微改造,保留古风底蕴,由拥挤无序、脏乱不堪,变身市民公园。
提升县城产业服务功能,各县市区大力推进县城“五个一”建设,即:一个农产品加工园、一个物流配送中心、一个游客集散中心、一个交易市场、一个标准化开发区。
增强公共服务功能,浠水县积极探索“三无小区”向“完整社区”转化路径,武穴市以新市民、青年人为重点群体,积极探索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改革。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黄冈积极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纵向整合组建乡村振兴投资发展平台。罗田县成立农投公司,支持“锦秀羊”等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发展。2022年,“锦秀羊”销售火爆,实现产值2.8亿元。
“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问题是仅靠市场配置资源解决不了的,需要政府和平台公司主动补位。”黄冈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有组织地推动整合政府、国企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组建实体公司,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系统性支撑。
同时,积极推动人才、资金、科技等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唱好乡村振兴“大合唱”。推进融合型教联体、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
红安、麻城是2017年住建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共同缔造试点县。在试点实践中,黄冈从改善环境入手,向更宽领域拓展。罗田县苍葭冲过去又穷又脏,通过党员和能人牵头组建合作社,群众自筹210万元现金入股,村民开起农家乐,吃上旅游饭。去年,该村收入超过300万元。
“共同缔造的生命力在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党委政府不能过多包办。”黄冈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群众自治互助为主、政府和社会帮扶为辅,带领群众有组织地参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引导群众共促平安和谐。
今年,黄冈把美丽乡村建设同流域综合治理结合起来,以安全为前提,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整体规划建设,串点连线成片。目前在全市选定797个村开展试点。
团风县牛车河小流域,整合各类资金和撬动社会投资5亿多元,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对17个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成功吸引20多个市场主体投资乡村游项目。
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
农业是黄冈的根本,大宗农产品体量大、特色农产品数量多,问题在于加工转化不够。这是差距,更是潜力。
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补齐工业短板的突破口,黄冈力争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过千亿。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蕲艾是黄冈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品牌价值达到110亿元,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蕲艾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供应链体系,依托黄商集团城乡商贸销售体系,整合供销系统流通资源,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推动专业交易市场建设,罗田九资河中药材、黄梅水产品等专业市场初具规模,成为区域性集散地。浠水正在建设“华中蛋品交易中心”,提供蛋品运营、质量检测、交易结算等全产业链服务。
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近几年,黄冈重点打造蕲艾、红安苕、英山云雾茶、麻城福白菊等区域公用品牌。今年,启动“黄冈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打造24个地标产品品牌。
工业长期是黄冈短腿,黄冈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争2025年,产值过千亿产业达到2个,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800家,产值过百亿企业达到5家。
推动建材家居全产业链发展。依托鸿路钢构、中电建等龙头企业,推动建材产业向装配式建筑和新材料领域拓展,力争2025年,建材家居产值过千亿。
打造医药化工特色产业集群。黄冈3个合规化工园,医药重点发展中医药、化学原料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四个细分领域,化工依托祥云集团等龙头企业,主攻精细磷化工。
协同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去年,黄冈通过共建智能科技产业园和“光谷第九园”,导入华工正源、铭普光磁等光通信元器件企业。今年3月,三利谱偏光片项目落户黄冈,达产后将成为中部最大的偏光片生产基地。
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产业,主攻绿色智能船舶、智能制造装备、卫星遥感三个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十四五”末,黄冈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超1000万千瓦。
黄冈文旅资源富集,今年该市实施全域大文旅战略,对文旅资源进行全地域、全业态、全产业链整合。
构建“一心、两圈、多点”空间格局。主城以东坡文化为主体,融合全市文旅元素,打造客流集散中心和黄冈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示橱窗。依托麻城、黄梅两个高铁枢纽,分别打造大别山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文化旅游圈。推动武汉都市圈、全国红色旅游联盟、东坡联盟、环大别山城市文旅合作,拓展机场、高铁直达城市合作,推动黄冈旅游更好走出去。
市县联动、一体营销,全市打造“大美黄冈,此心安处”主品牌,10个县市区分别打造子品牌,形成旅游品牌矩阵。开发挺进大别山红色之旅、东坡足迹诗词之旅、中医禅修康养之旅、绿色生态休闲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以各类田园综合体为载体,发展体验式农文旅融合新模式。
推动“三城建设”,加快主城崛起
黄冈主城区紧邻大武汉、依傍大长江、连接大机场,是武鄂黄黄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主城区的根本出路是打开通道连接枢纽,依托枢纽提升功能,围绕功能聚集产业,着力建设科技城、文旅城和空港城。
——依托黄冈长江大桥和鄂黄第三过江通道,对接武汉新城,打造科技城,构建光谷科创大走廊重要节点。
——依托鄂黄长江大桥和鄂黄第三过江通道,连接周边城市和全国市场,打造文旅名城,形成武汉城市圈旅游集散中心。
——依托鄂黄长江大桥和燕矶长江大桥,连接花湖机场货运枢纽,打造空港城,形成中部地区空港供应链中心。
三城建设的核心是发挥外引内联作用。对内通过供应链管理、游客集散中心等平台,把黄冈的好物产、好文化送出去;对外通过联接光谷、花湖机场等,把新兴产业和资源要素引进来,培育空港经济。
发展空港经济是黄冈一项探索性工作:在服务空港核心区方面,发挥长江北岸距离机场近、发展空间大的优势,分片区规划建设功能区。在巴河西侧,重点打造空港供应链基地。目前,航天宏图、中交兴路、千方科技等区域性总部已经入驻。在巴河东侧,布局跨境电商物流园、多式联运仓储物流基地。目前,大别山智慧农博城、顺丰冷运、大别山电商创新中心等基本建成。
在服务大别山内陆开放方面,强化空港供应链对大别山优质农产品的整合功能。推动强强联合,引入全国头部药材交易企业与黄冈国投联手,运用“互联网+仓储物流+质量检测+金融服务+产业配套”全新商业模式,首期对蕲艾、苍术、天麻、福白菊进行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的全产业链整合,建设区域性中药材供应链管理中心。
黄冈将以共建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系统完善综合交通功能。融入武鄂黄黄“三横三纵”快速道路体系,争取鄂黄第三过江通道尽快启动建设,加快燕矶长江大桥建设,积极推进武汉至黄梅高速、武汉至黄冈市域(郊)铁路建设;打通大别山对外大通道,加快京九、沿江高铁建设,推进蕲太东高速、英黄高速等省际大通道建设。加快麻阳高速北延、武红高速北延项目建设,打通连接豫、皖的旅游通道;完善市域交通大网络,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的“环形+放射状”现代交通网络。
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筑牢发展安全底线
黄冈山水资源富集,全市划分为7个三级流域,确定27个四级治理单元,分层级确定正、负面清单和重点项目清单。
今年,启动实施流域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谋划实施各类项目171个,系统提升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力争到2025年,将三级以下长江堤防全部提升至二级,完成12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市污水收集率达到7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6.5%,水土保持率提高到80%;建成高标准农田45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50亿斤以上。
对白莲河示范区进行综合治理。白莲河流域跨三县一区,流域内的白莲河水库是湖北第三、鄂东最大的水库,也是黄冈饮用水源保护地。过去,由于跨多个行政区,诸多问题难以解决,白莲河水库一度为劣五类水质。近年来,黄冈市委市政府通过立法、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开展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白莲河水库水质稳定在二类。
为进一步推动白莲河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今年3月,黄冈市委将白莲河示范区作为样本点,成立工作专班,提级管理,直接调度到沿线7个乡镇。专班对流域水安全风险点、水环境污染源、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等进行全面普查,在此基础上编制规划,系统谋划安全底线、产业发展、城乡布局和基础设施配套。
依据规划,在上游的英山、罗田,启动实施英山县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南河农业小微水体治理、罗田古庙河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在中游库区,启动实施水库整险加固、水质提升等工程。在各入库支流设置20个市级监测断面,在水源涵养区禁止石材开采,限期整改畜禽养殖,引导村民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之路。
构建防汛指挥“一张图”。黄冈地势北高南低,大别山区是长江流域五大暴雨区之一,梅雨期常出现“坨子雨”等极端天气。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全市防汛指挥“一张图”,系统集成水文、气象、水利、自规、城管等部门信息,实现实时查看雨情水情、提前预判预警、快速指挥处置三大功能。
今年入汛以来,黄冈经历多轮强降雨,借助“一张图”,及时预判预警,提前应急处置,抢在山洪暴发前紧急避险1万余人。此外,在森林防火、安全生产、水质监测、长江禁捕、河道采砂监管等领域,广泛应用现代技术,推动科技保安。
一个个新理念、一项项新探索,浸透汗水、鼓舞人心。
大美黄冈,此心安处。这片红色热土,正在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策划:黄冈市委宣传部 图:通讯员 周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