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8日

紧密协同 产业“链”起都市圈核心区

黄石大冶湖畔,投资一百亿元的黄石科技城拔地而起。

技术人员在湖北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洁净生产车间内忙碌。

员工在湖北安一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赶制订单。

建设中的黄冈人福医药国际高端新型特色原料药生产基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富春 柯利华 周鹏

武鄂黄黄产业协作由来已久。

1950年,“石黄工业特区”升格地级黄石市,大批武汉工人支援黄石。

上世纪80年代,中央提出“横向经济联合”,湖北省将首个国家级开发区放在鄂州葛店,开启区域合作之路。

2003年,武汉城市圈规划出台,武汉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开始外溢,黄冈化工园成为重要承接地。

进入新时代,武汉汽车、光电子、芯片、显示面板、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发展,对城市圈的溢出效应日益明显;其他城市承接武汉产业外溢的能力也日渐增强。

2020年起,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向鄂州、黄石、黄冈延伸,同“芯”追“光”,产业“同链”,成为武汉都市圈产业协同最火热的行动。

区域协同,四地紧紧抱团

7月6日,盛隆电气鄂州葛店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内,生产线满荷运转,产品整装待发。“正在赶制订单。”基地二号厂房车间主任宋秀才介绍,该基地总投资13亿元,主要生产智能型高低压成套开关、智能型变压器、智能型断路器以及数字多功能仪表等产品。

盛隆电气总部位于武汉光谷,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产品在国内智能用电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一年前,公司选址葛店扩大产能,建设盛隆智能用电全产业链产品供应中心,形成武汉、鄂州“产业同链”的格局。

不止盛隆电气,在黄石开发区·铁山区,锐科激光智能制造基地今年冲刺40亿元营收。这个来自武汉的激光器龙头企业,依托光谷研发力量,致力把黄石打造成华中地区最大的激光器及核心器件智造基地。

距离武汉40分钟车程的黄冈高新区,已入驻美格科技、伯远生物、格罗夫新能源、小驴机器人等10余个光谷项目,涉及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芯屏端网等领域,形成“研发在光谷、生产在黄冈”的产业协同生态。

国家发改委提出,都市圈空间规划面积2万平方公里左右,有一个核心城市,四周城市毗邻,形成一小时通勤圈,产业联系紧密。武鄂黄黄规划提出“八大组团”,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错位布局,共造韧性集群

3个月前,投资150亿元的武汉华星光电t5项目主厂房封顶。量产后,每月可新增4.5万片的产能,这一全球最大的低温多晶硅生产工厂更强壮。

瞄准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武鄂黄黄四地都在进行产业布局。黄石引入上达电子,为华星光电配套生产柔性线路板;鄂州葛店开发区引入芯映光电,向华星光电提供发光二极管封装器件;TCL集团在黄冈投资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导入显示、终端、光电子等上下游及电子信息为主的相关产业企业,配套服务华星光电等湖北三大生产基地。

这表明,共建武汉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不再是鄂州、黄石、黄冈单一承接武汉产业外溢,还有分工协作、共同布局。在《武汉新城规划》出台后,这个变化更为明显。

从空间格局看,武汉新城定位为武鄂黄黄城市中心、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从产业布局看,武汉新城将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在武汉均有千亿级规模,可更好带动形成主链在武汉、配套在都市圈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

围绕光电子信息产业,鄂州葛店与武汉光谷共建光电信息产业聚集区,以三安光电为龙头,在新型显示、光电子器件、半导体材料等领域集群成链;黄石与武汉组建产业联盟,两地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产业规划,121家企业与武汉产业配套,占比达71.2%;黄冈与武汉联手打造光谷第九园,引入三利谱偏光片等投资过百亿元项目。

“武汉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黄冈市招商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市今年成立12个产业链招商专班,对照武汉新城主导产业地图,以需求为导向,实行精准、专业招商,主动做好配套。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说,武鄂黄黄核心区产业协作程度最高的就是光电子信息产业,以光谷为龙头,沿着光谷科创大走廊不断延链、补链,奠定了湖北万亿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底盘。

以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导向,一扫多年来“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烦恼,实现城市功能互补、产业特色化发展。

鄂州葛店投资40亿元建设大健康产业园,与武汉光谷联动擦亮药谷品牌。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飞说,光谷主要是医疗器械、化学药、生物药的研发生产,葛店正好错位发展原料药、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

站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风口,黄石依托企业的技术优势,生产汽车高强度钢、车载显示及激光雷达系统和轮毂电机等配套产品;黄冈、鄂州则致力于盘活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生产线。

立足差异化定位、有序化协作、一体化发展,有效激活了武汉都市圈各地资源禀赋优势,产业集中度和集群化不断提高,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有效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59.9%。

对接临空,区域竞合发展

“这台21米长的伸缩皮带机替代进口,即将交付并配套花湖机场顺丰物流系统。”7月5日,黄石市黄石港区江北工业园,湖北恒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毅笠说。

江北工业园位于黄冈浠水县散花镇,是黄石的一块“飞地”。为抢抓临空经济机遇,2021年,黄石港区与浠水县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和招商协议,双方联手投资7.8亿元,打通6条断头路,形成一江两岸、一区三园跨江协同发展格局,为共同发展临空经济打开了空间。

花湖机场与天河机场,将武汉都市圈打造成全球独一无二的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花湖机场更是将武鄂黄黄核心区紧紧链接在一起,鄂黄黄三地城区至花湖机场的直线距离,均不超过20公里。

世界机场协会研究表明,机场的建设与发展是区域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如何加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快速通道,抢抓临空产业制高点?鄂州、黄石、黄冈争相布局,竞合发展。

围绕花湖机场,鄂州加快空港新城建设,发展枢纽经济、流量经济和总部经济,引进智能制造、航空物流、医疗健康等临空产业,尽快把枢纽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6月8日,圆通湖北总部暨智慧供应链科创园项目签约落户鄂州葛店,投资15亿元,集总部办公、物流数字化研发、智慧物流、智能云仓、大数据运营管理为一体。

燕矶长江大桥通车后,黄冈临空区到花湖机场车程缩短至15分钟,临空区建设顺丰培训中心,成为保障花湖机场运营的人才基地、货运航空培训中心。产业规划上,黄冈在起步区围绕顺丰冷运引入高端食品加工企业,巴河片区重点发展临空物流;白潭湖片区布局电子商务、高端商贸。

黄石,提出“全域临空”理念。黄石港区依托商业、教育、医疗资源,建设临空高端商务区;黄石临空区·还地桥镇承接光谷产业转移,招引临空产业;下陆区加速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随着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花湖机场城市货站落户,直通跑道的“卡车航班”起运,倾力服务武鄂黄黄都市圈核心区临空产业。

大临空时代迎面而来,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将振翅翱翔!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

念好五字诀

做强产业链

建设武鄂黄黄都市圈核心区,是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建设好核心区,当前应做好五个方面的文章,我用“近”“通”“创”“产”“共”五个字来概括。

第一个字:“近”。武鄂黄黄核心区实现一小时通勤圈,所谓“通勤”,是指上下班,要把地域的“近”真正变成产业衔接上的“近”,上下游企业打个电话30分钟配货就能送到,要近到这个程度,价值就大了。要充分利用三板、四板市场,把武汉的资本进一步盘活,渗透到三个城市。

第二个字:“通”。欧盟的经济边界几乎不存在,跨越边界时不用交税,企业到哪里去都很自由。武鄂黄黄最大的机遇就是“双枢纽”,武汉有天河机场,鄂州有花湖机场,要把双机场这张牌打好,不仅服务湖北,也要服务整个中部地区,打造内陆出海口,形成电子元器件及生物医药等产品的出口、进口、分装、检验等业务,这也是产业链增值的过程。

第三个字:“创”。包括创新、创业、创造、创投。光谷是国家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又有自贸区、保税区,蕴含的创新动能巨大,要做好光谷科创大走廊文章。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工业对湖北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绝不能放弃,要主打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新型制造。创投,就是利用资本市场去推动创新创业,一方面要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利用私募和国际资金的力量,形成创投资金的运用市场。

第四个字:“产”。要构建头部、躯干、底盘三个层次的现代产业体系。去年中国500强企业湖北有13家,其中武汉9家,黄石闻泰科技上榜。在头部企业带动下,上下游企业都会跟随而至,形成产业生态。躯干就是每个行业门类里,即使不是500强,但做到了龙头位置,是亟需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外,还要不遗余力培育市场主体,做好底盘。

第五个字:“共”。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涉及发展理念的问题,就是城市经济的发展环境维护,同城化一体发展,要确保整个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并且在安全保护的背景下,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武鄂黄黄核心区水域面积很大,全国八大都市圈几乎都是傍水发展,这是宝贵的财富,要保护好,利用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富春 整理)

(本版图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通讯员 张成 周伟 摄)

--> 2023-07-28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35811.html 1 紧密协同 产业“链”起都市圈核心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