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为建景观水池占用耕地、村里修建超大广场但利用率极低……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地区把乡村建设狭隘理解为“造景”,甚至热衷“堆盆景”,不仅群众不认可,还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牵系着最古朴的乡愁,关系着最真实的获得感。片面追求景观化、视觉化,用“涂脂抹粉”给乡村变装,甚至照搬照抄网红乡村模样,这种虚而不实的乡村“造景”,因为忽视当地实际、没有对准群众需求,最终会沦为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早在2022年5月,中办、国办就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总目标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是保障基本功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软件和硬件一起抓。随着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众多美丽乡村让人眼前一亮。有的村庄邀请文创工作者彩绘墙面,让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有的村庄则坚持“老样子”,修旧如旧,保持浓厚历史和民族文化底蕴;有的村庄吸引文旅投资者,发展康养产业、观光农业,自成一派。不管是哪一种乡村建设方式,关键在于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让群众实实在在受益。
杜绝花架子、半吊子,在乡村建设上实打实,正是要端正政绩观,科学规划,精准施策。“盆景”虽好看,但毕竟没有扎根土壤,缺乏生命力,走不长远。杜绝“造景思维”,正是要少一点追逐“显绩”的浮躁,多一些沉下心、为民务实的定力。广袤的乡村大地,需要我们投入资金、力量的方面有很多,切不可将乡村建设表面化、单一化,只在“美颜”上花心思,却没有定力练“内功”。对有限的建设资金而言,更应用在民生紧要处,用在解难、解困时。在启动任何一项乡村建设计划时,多问问“这是群众需要的吗”“这是符合当地发展的吗”“这是契合乡村文化的吗”?才能真正让民心工程落实、落地。
中国乡村之大,资源禀赋各异,始终将农民作为乡村建设主体,才能校准乡村建设的航向。不造一时好看的“盆景”,全力打造符合乡村建设发展规律、经得起时间检验和群众评判的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