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1日

省民政厅聚焦民生保障、基层治理、服务职责——

把惠民生顺民意的好事办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光正 通讯员 马静 潘鹏

7月14日,省民政厅党员干部赴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街道虎泉社区,宣讲社会救助等惠民政策,解答群众提问,深化主题教育成果。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民政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创新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和优化基本民生服务职责,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办好,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新成效。

“大排查”实现困有所救

7月13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麦庄村,61岁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廖启兴经民政工作人员多次劝说,同意到福利院试住。福利院给他理发、换上新衣新鞋,他“就像换了个人”。

目前,我省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178.6万人。省民政厅党员干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日无人照看、生病无人照护”。为此,省民政厅开展分散特困人员生活状况“大排查”,逐人逐户走访,将于7月底前全面完成排查,8月底前因人施策、分类处置到位。

对自愿选择集中供养形式的对象,一律安排进入机构供养。对生活能够自理且不愿集中供养的对象,逐人确定照料服务人,细化照料服务内容,签订协议,保证对象生活质量。对有自主意识、不愿入住机构的生活不能自理对象,尽力说服其选择集中供养,多次劝说无效的,由对象及其选定的照料服务人作出双承诺后,参照上一类情形妥善处置。对照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生活状况差的失能半失能对象以及智力、精神残疾对象,争取村(居)协助和对象近亲属支持,全面实行集中供养。

省民政厅还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类救助试点工作,推动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新格局。

倾力疏通养老服务淤点

7月6日,在襄阳市襄城区昭明台社区,助老员陶真英来到88岁的独居老人散有秀家中,为她按摩、量血压、修剪指甲。老人躺下休息后,陶真英打扫卫生、洗衣晒被。

我省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300万,占比22.28%,老龄化程度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省民政厅结合主题教育,推进养老服务提档升级,不仅出台政策,还谋划推进项目,倾力疏通养老服务淤点。今年,我省计划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5万户,新建乡镇(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100个,改造提升农村互助照料中心200个,省级下拨项目建设补助资金1.579亿元。目前已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1.27万户,建成养老服务综合体40个,改造提升农村互助照料中心142个。

机构养老方面,省民政厅推行失能特困人员县级集中照护模式,已有63个县(市、区)实现失能特困县级集中照护。

省民政厅还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推动解决特殊困难老年人就餐难问题。全省运营老年幸福食堂达1380个,惠及老年人27.6万人;新增家庭养老床位7142张,提供居家上门服务1.1万人次。

政务服务提效让群众少跑腿

省民政厅聚焦“便民利民”,为基层松绑减负,提升村级服务效率。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村级组织履职清单指导目录、综合服务设施挂牌规范和出具证明事项清单指导目录,指导各地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

民政部门服务质效提升,让群众少跑腿: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告知承诺制,化解群众申办低保材料多、办事繁、耗时长的问题;6月1日起,省内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让群众不再“为爱奔波”;实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一网通办”,承诺“最多跑一次”,免提交非法定材料8项,办理时限从法定的60日压缩到8个工作日内;推动志愿服务和资源下沉,选派400余名社工进社区开展专业服务,运行102个乡镇(街道)社区公益基金,募集慈善资金435万元,服务群众64万余人次。

--> 2023-07-21 省民政厅聚焦民生保障、基层治理、服务职责——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34781.html 1 把惠民生顺民意的好事办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