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磊 实习生 李江萍
阅读提要
教育数字化就是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对教育进行系统性变革,构建教育新生态,可以实现更加公平的教育、更加高质量的教育、更加终身化的教育、更加包容的全纳教育和更高水平的教育治理。
推进教育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物”和“数”的层面实现普惠共享,才能助力学习者全面发展,实现“由不能变可能”“由小能变成大能”。
面对数字技术的冲击,我们要充分重视、冷静思考、积极应对,既要加快发展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高水准竞品,又要深入研究人机协同的智能教育学规律,妥善处理教育的变与不变、公平与效率,以及技术的专用性与通用性等重要关系。
再造教育流程,
重构教育内容,
重组教育结构
记者: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数字化变革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在您看来,教育数字化的本质以及承载的价值是什么?
杨宗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数字化是重要一环。教育数字化就是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对教育进行系统性变革,构建教育新生态。通过革新教育理念,再造教育流程,重构教育内容,重组教育结构,创新办学模式、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等,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连接、开放、共享、个性化、智能化的教育新格局。
教育数字化所承载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
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数字化可以打破时空边界,促进更大规模的优质教育资源生成和共享,扩大各类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通过构建学科知识图谱,优化数字教育资源的标识与分类,还能够实现资源的智能化组织、管理和服务。此外,平台通过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鼓励教师跨校合作,有助于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良好资源供给生态。
更加高质量的教育。数字时代,学校应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校校、家校合作,科教、产教融合,培养更加适合未来创新社会需要的人才。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数字化的跨学科教学、探究式学习等,使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创新性思维品质和合作能力等。通过基于大数据的学情诊断分析,可采用差异化、个性化手段进行精准干预,发掘学生潜能、促进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统一。
更加终身化的教育。教育数字化赋能终身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如生活技能、兴趣爱好、职场素养、职业技能、老年学习、学历继续教育等领域。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全面覆盖各级各类人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更加包容的全纳教育。数字化可以为实现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例如,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接纳、满足残障人群的特殊教育需要,使他们不因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受到歧视和排斥;提供自适应的教学方案,满足其在阅读等方面的需求;构建无障碍的数字学习环境,有利于丰富阅读方式、拓展学习渠道、创新学习方法、汇聚学习材料,让残障人群足不出户即可接受优质教育,获得全新的沉浸式学习体验。
更高水平的教育治理。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教育管理者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驾驶舱,使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成为可能,使面向社会大众的教育政务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少跑腿”“最多跑一趟”,使面向师生的校园服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有利于达成教育治理体系、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记者:6月20日,在武汉举办的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要求,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其中提出,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您说过,教育数字化关键在于“化”,也就是在数字时代对教育进行系统性变革,构建新型的教育生态。这个过程中,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杨宗凯:推进教育数字化是一个全局性的变革过程,要牢牢把握当前所处的阶段和特征,深入剖析内部现状与外部环境需求的一致性与矛盾性,立足实际、明确定位、精准施策,系统完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明确重点问题与核心任务,找到符合区域、学校业务发展的突破口,探寻出一条适合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赛道。
教育数字化的核心包括“知识”和“数据”双驱动,其中数据是基础,协同共享是关键。知识驱动即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核心价值。数据驱动的目的在于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优点特长,从而实施精准培养,促进个性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数据共享和平台间的数据交换,支撑构建更加连接、开放和共享的教育体系。
数字化转型不可能单兵突进,需要协调融合包括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力量,贯通“政策—教学—科研—市场”各环节,实现资源整合、创新协同。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到教育数字化中来,明确各方承诺、义务与责任,通过建设性对话和多方合作,确保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利益均衡分配、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健全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保障数字化转型顺利进行。
加强顶层设计,
让知识与数据双驱动,
注重协同共享
必须从“物”和“数”的
层面实现普惠共享
记者:教育数字化承担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有效推动教育资源的普惠共享,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公平公正。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学校之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明显差距,是一个客观事实。在强调数字技术与教育活动深度融合的趋势下,如何避免这种差异进一步加剧既有的不平等,形成新的数字鸿沟?
杨宗凯:推进教育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物”和“数”的层面实现普惠共享,才能助力学习者全面发展,实现“由不能变可能”“由小能变成大能”。不可否认,由于客观条件差异,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有可能形成数字鸿沟,为避免这一问题,应注重从如下方面全面发力、持续推进:
推动国家平台和省平台深入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教与学提供全过程、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提供了一个优质普惠的供给平台;省平台是国家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汇聚了省内自主特色课程和本地化优质资源,推动国家平台和省平台深入应用是削减数字鸿沟的重要抓手。例如,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开设“慕课西部行”专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虚拟教研室等方式,系统性、专业化培训西部优秀教师,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信息化素养,带动西部师资水平整体提升。
加强薄弱地区数字化教育环境建设。通过教育新基建推动学校教学、实验、科研、管理、服务等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逐步普及符合技术标准和学习需要的个人学习终端,支撑网络条件下个性化学习;积极探索利用“三个课堂”助推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精准帮扶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弥合数字化教学基础条件方面的差异。
提升薄弱地区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必须注重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整体持续提升,尤其是提升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学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成果。开展面向全省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与动态监测,推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方面教育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支持开展各类应用交流推广活动。
把握好教育的
“变”与“不变”
记者:从当前实践看,有的地方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呈现出技术中心主义的倾向和为数字化而数字化等现象。尤为突出地表现为“重硬件、轻内容”“重技术、轻学生”,以及重视技术装备的即时性作用而忽视其长期效应等问题。诚然,教育数字化不是要脱离传统,而是要将技术与教育、虚拟与现实等有机结合起来。应当如何妥善处理好技术逻辑和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
杨宗凯:面对数字技术的冲击,我们要充分重视、冷静思考、积极应对,既要加快发展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高水准竞品,又要深入研究人机协同的智能教育学规律,妥善处理教育的变与不变、公平与效率,以及技术的专用性与通用性等重要关系,正确把握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引领教育体系结构与运行机制变革。
正确把握好教育的“变”与“不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不论数字技术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必须把握好教育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人的培养目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教学的原则。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心灵启迪另外一个心灵的过程。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德育为先,遵循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变”的是教育场景、教育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育人理念等。
处理好教育的专用技术和通用技术之间的关系。数字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必须处理好教育的专用技术和更普遍的通用技术之间的关系。专用技术是专门为教育目的而设计的技术,如学习管理系统、作业应用程序或虚拟实验工具,对教育教学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通用技术虽然不是专为教育目的而设计,但也可以在教育场景中使用,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或通讯工具,能够提供更加便利的体验。
重塑德育为先、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的育人理念。随着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教育主体呈现出由单一的人类主体转变为复合的人机主体的趋势,人机协作、人机共教、人机共学有可能成为新常态,在此形势下,必须主动创新育人模式,增强跨界融合,发展人机协作。要高度重视创新,超越不同层面的教育“围墙”,探索和创新教育发展的路径,建立数字时代、智能时代的教育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