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余姝满
阅读提要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一个个便民生活圈上修补增色,做实这个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就能把幸福“圈”在人民群众身边,把活力“圈”在城市发展身边。
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桩桩民生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作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项探索和行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迈上新台阶。日前,商务部等13部门研究制定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对外发布,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开,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2021年,商务部首次提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此后,这项工作一直积极推进。从分批试点到“在全国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开”,近年来,人们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有了更深的体会:“一刻钟”不只是时间概念,也体现城市治理的温度、标注美好生活的刻度。
城市建设,既要用大标尺去规划,也要用小尺度去丈量。一座城市,肌理更加细密、血脉更加通畅,才能让社区空间的活力更足,让人和城市的贴合度更高。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具体细微,修个鞋、补个纽扣、配把钥匙、寄个快递、打印文件、吃个早餐,这些能否在家门口实现,直接影响生活便利度和获得感。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一刻钟”是按人步行距离的远近来定的,对应出行时间、精力等可接受的成本支出。“便民”是把群众所感、所得作为衡量的尺度,以供给匹配需求。“圈”则画出了一个相对舒适便捷的生活半径,圈内和圈外之间并不存在有形的物理边界,而是让人有一种切实的感觉,走出家门后,走进的是烟火人间,走进的是一个小型的生活共同体。
这个“圈”装着人情味,也装着品质感。理发店小哥、便利店老板,生活在一片天地里的人们唠嗑闲聊,家门口变得熟悉,也有了家一般的温暖。人们感知一座城市的品质,不是只看大的面貌革新,也看日常的生活便利。这些便利植于生活、植于人心,无声而坚实,照见一座城市内在的基础品质。
这个“圈”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更新的。在一些城市的实践中,“15分钟养老服务圈”“15分钟托育圈”“15分钟健身圈”等多圈融合趋势渐显。此次《计划》也明确指出“促进融合协同发展”“圈圈相融”。“圈圈相融”指向“生活圈”提质增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功能有机整合,满足更多元的期盼,奔着提升老百姓生活品质、升级城市功能而去。在一些城市的推进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便民生活圈没有充分照应到老年人出行、养老和看病等需求,没有观照到年轻人娱乐社交、休闲健身等需要,设施配置不足、功能兼容不高。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不能有“一刀切”思维,也不能搞“一锤子买卖”,有的刚刚起步、有的渐显气候,都要下好绣花功夫。
十几年前,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现在,如果我们仍然执着追问:“城市,何以让生活更美好?”答案就是,把“城市”具象化为具体的空间、具体的人、具体的事。
我国有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2022年第三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城乡社区约60.6万个,其中农村社区约48.9万个,城市社区约11.7万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一个个便民生活圈上修补增色,做实这个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就能把幸福“圈”在人民群众身边,把活力“圈”在城市发展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