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勤
大约在公元前346年,马其顿王国国王腓力二世写了一封致斯巴达将领们的信:“奉劝你们别再拖延,立即归顺,因为一旦我率领大军踏上你们的土地,就将毁灭你们的农庄,屠戮你们的人民,夷平你们的城市。”腓力二世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自从他上任以来,马其顿王国军队实力大增,开始通过军事征服来收复和扩展国家的疆域,有时仅凭入侵的威胁就足以使邻国投降。
其实,斯巴达人的战斗力在古希腊世界一直名列前茅。自公元前371年被底比斯打败后,斯巴达又受到国内奴隶起义的进一步摇撼,可能腓力二世觉得斯巴达人衰弱了,根基不稳了,于是,他写了上述这封致斯巴达将领们的信。
但是,斯巴达人的回答很简单:“打了再说。”这样的回信,是典型的拉科尼亚式表述,由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首创。其特点是以一种简短、直率、精练、诙谐的陈述,打击或拒绝一个更傲慢、更哆嗦的人或观点。斯巴达人给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回信,充分映证了他们寡言少语、沉默朴素的民族特性。
英国作家科林·索尔特认为,自口语演变出其书写形式以来,信件便在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塑造了国家的命运,另一些记录了重大的事件,而很多只是让我们了解到生活在过去的时代是怎么回事。虽然电子邮件在现代社会取代了传统信件,但是他仍然对密封在信封里的信情有独钟。科林·索尔特最新出版的《改变世界的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一书,精选了《1429年圣女贞德告诉亨利六世,上帝站在她一边》等上百封意义深远的世界信件,堪称一座信件博物馆,一部纸笺上的浓缩世界史。
作者以信件为线索,从古希腊罗马到当代美国,以编年顺序,对三千年西方历史进行系统梳理。本书收录的近百封历史信件,写信者既有历史名人,也有此前并不为世人熟知的小人物。总统、科学家、艺术家、战士、刺客……写信人身份迥异,笔下内容广涉战争、科学、探险、文化、情感等多个面向,展现了丰富的人性。信件类型涵盖私人信、公务信、公开信、检举信、绝笔信、狱中书简和在激战前夜送出的数则重要简报等。从简牍到手写信,从电报到电子邮件,通信媒介历经流变,信件记录了时世变迁,而鲜活生动的个人化描述,则为枯燥的历史增添细节的血肉,使读者能轻松贴近每一段历史,感受个中细节。
作者以轻松通俗的笔法,摘引信件内容,阐明背景,以此串联起一系列或明或暗的重大历史时刻,带领读者从薄薄信笺间窥见历史之潮的端倪和转折处,感受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譬如在《1493年哥伦布向西班牙国王说明他的发现》这封信中,哥伦布描述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西印度群岛和中南美洲的情况。这封信在全欧洲引起了轰动,直到19世纪,它一直是唯一传世的以亲历者身份描述1492年至1493年这一历史事件的文字。
从这些信件中,亦可约略见出作者旨趣,如对自然的热爱,对公平、正义等社会价值的珍视,对勇气、理性、创造力和探究精神的敬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