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2日

推进高校图书馆 更好服务全民阅读

□ 朱红梅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作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在继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现出良好的专业性、高效性和不可替代性,对服务全民阅读有重要的指导和支撑作用。丰富的馆藏图文资源是不可替代的知识宝库,有待于在服务全民阅读中进一步提升使用效率、挖掘潜在价值。

书香社会建设是深化全民阅读的重要实践载体。从建设书香校园到融入书香社会,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全民阅读的可行路径。推进高校图书馆向周边社区居民有序开放。按照就近原则,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精神资源推向社会,重点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热门科学技术以及优势学科知识等内容,将校园书香弥漫至周边区域。推动人力和图文资源走出去。深化与周边社区的共同体建设,探索流动服务、点单服务、上门服务等服务模式,在专业指导、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强化支撑,满足周边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阅读需求。将阅读服务范围延伸到偏远地区。通过共建农村(社区)阅览室、开设流动图书巴士等途径,拓宽阅读空间和服务网络,搭建采购共享、配送共享与管理共享的借阅平台,使基层服务点的用户也能同样享受高校图书馆的图文资源。高校图书馆融入书香社会建设,也可能出现阶段性资源分配效率低下、高校自有秩序与安全受影响等问题,应在试点基础上不断深化,逐步打开开放窗口。

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读者对于碎片化、定制化阅读活动的期待需要满足,与此同时,传统纸质阅读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依然备受追捧。开创数纸互促的图书管理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全民阅读的新动能。加快推进“纸”“数”共通。在充实馆藏经典图书的数量、优化馆藏经典图书的结构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数字阅读中的经典资源,采用“一书多体”的发展模式,以数字媒介为支撑,将经典著作的电子书、有声书及网络版等多种版本纳入电子馆藏经典目录。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资源共享。结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加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数据库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获取电子资源的效率,打造图书管理服务领域的“最多跑一次”品牌,提升读者线上线下阅读体验。加快制定落实“数”“纸”一体发展规划。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相关机构及社会组织的协调沟通,在推进数字图书馆馆地共建、强化纸质图书管理服务资源统筹利用、加强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融合互促等方面深度合作,不断提高数纸互促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服务全民阅读、融入书香社会的过程,也是不断反哺高校图书馆自身建设的过程。通过服务全民阅读,推动高校图书馆在理念、队伍、制度等方面提档升级。塑造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内核。图书管理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职能是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服务,通过有效服务全民阅读倒推高校图书馆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更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换位读者视角,注重营造人文氛围,倾注人文情愫,做好馆藏资源的载体组织和资源组织,同时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构建常态化的意见收集反馈机制,形成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优质馆藏资源对读者的可及性和友好度。塑造高校图书管理服务制度体系。通过深度参与全民阅读,推动完善高校图书馆图书捐赠、基层运营、绩效考核等制度,结合行业发展新趋势和工作实际,完善适合本地、本行业的全周期、全流程、全覆盖的管理机制,让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真正成为国家文化治理的契机与手段,更加符合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求。塑造高校图书管理服务专业队伍。通过实践练兵,培育高效的管理团队、信息建设团队、读者服务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围绕加强数据技术与数据情报服务能力建设,全流程优化智能化设备的运维支持、数据整理与分析、数据资源咨询检索等服务体系,打造讲本领、讲协同、讲担当、讲规范、值得群众认可信赖的图书管理服务团队。

(作者为武汉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 2023-07-12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33619.html 1 推进高校图书馆 更好服务全民阅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