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0日

山水“高颜值”带来经济“高价值”

——看贵州如何升值“幸福不动产”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李斌 实习生 周静怡

黔山秀水,多彩贵州。7月8日至9日,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贵州省,近年来,依托清凉气候、良好生态,推动生态价值转化,逐渐改变过去群众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的局面。湖北从中可以收获什么?

11届“贵州实践”的生态探索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1届。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13年、2018年向论坛致贺信,论坛已经成为展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以及“贵州实践”的窗口。

从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到国际交流合作,今年论坛设置17场主题论坛,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3200余名代表参加。漫步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既可回顾历届论坛成就,又可观看地方生态文明成果。

“每一次来贵阳,都能感到城市建设越来越大气,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教授秦天宝多次受邀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今年专程参与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主题论坛。在他看来,贵阳自2009年开始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抓住了绿色低碳发展的风口,十分具有前瞻眼光。

秦天宝认为,十余年来,贵州先行先试,通过取消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GDP考核等改革,构建起保护绿水青山的“四梁八柱”,30多项举措作为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贵州最大的特色,是持之以恒将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秦天宝介绍,以赤水河保护为例,该流域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相当复杂,贵州据此设计了互为支撑、相互关联的生态文明改革措施。例如,通过出台《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地区的发展新路。

探索更多“两山”转化路径

盛夏,黄果树瀑布迎来一年中水量最丰沛的季节;入夜,贵阳甲秀楼华灯初上,南明河畔清风阵阵,青云夜市热闹如白昼,热门景点、网红美食客似云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畅游黔中大地。

8日下午,家住贵阳观山湖区的刘先生带外地朋友游玩青岩古镇。“特色小吃、民族表演、焰火灯光,每次外地朋友来贵阳,我都会带他们来青岩古镇。”刘先生说,常来常新的体验感,让这里一年四季人流如织。

“高铁票、机票都很紧张,热门时间段的票基本抢不到。”前来参加论坛的宜昌市生态环境局五峰县分局局长佘克坤感叹,贵州夏季旅游非常火爆,处处烟火气十足。

能够吸引贵客前来,依靠的是贵州数十年如一日践行绿色发展、厚植生态优势。截至2022年,贵州森林覆盖率达62.81%,其中贵阳森林覆盖率55.69%;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1%,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大生态”已成为贵州最靓丽的名片。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主题论坛上,五峰县县长覃业成分享了五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我们依托丰富的茶叶、高山、森林资源,构建了‘茶文旅’融合和‘林药蜂’立体经济发展模式。”覃业成介绍,五峰县相继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这次受邀参会,我们学习了贵阳和其他地区‘两山’转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佘克坤介绍,五峰将努力探索更多“两山”转化路径,做靓生态品牌,做优全域旅游,推动山水人产城融合发展。

独树一帜需因地制宜

此次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玲玲,非常关注贵州“村超现象”。

“从台江村BA到榕江村超,为什么贵州山区能够做出世界级的传播产品?甚至吸引了许多不看球的观众?这一现象值得湖北深思。”王玲玲认为,贵州闯出的路径,是少数民族地域文化与当地良好生态相结合,由此获得了独树一帜的凝聚力。

“贵州能够破圈,在于当地了解自身优势,没有千篇一律搞大开发,或者盲目模仿其他地方的发展模式,因而保持了原生态最有活力的文化。”王玲玲建议,湖北鄂西地区自然禀赋与贵州相似,可借鉴这一因地制宜的思路,激发自身特色与魅力。

--> 2023-07-10 ——看贵州如何升值“幸福不动产”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33280.html 1 山水“高颜值”带来经济“高价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