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左晨 通讯员 吕露 实习生 向苏芹
7月5日,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上线即将满两周年之际,由中碳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全国碳市场促进企业低碳转型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汉召开。与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总结两年内交易成效,为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推动全国碳市场深化发展支招。
中碳登累计提供1.6万余次服务
2010年,湖北提出“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次年,湖北入列国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4年4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气候处处长张志祥表示,作为碳交易试点省份之一,湖北始终高度重视区域碳市场建设。交易主体从年综合能耗6万吨标煤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年综合能耗1万吨的标煤企业,纳入企业数量从最初的167家扩展到现在的339家,涉及水泥、钢铁、化工等16个行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制度健全、主体多元、交易规范、监管严格的区域碳市场,企业碳资产管理意识和能力逐步提升,企业累计减少碳排放2047万吨,碳排放年均下降2%左右。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是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心设在上海,注册、登记、结算系统设在湖北,由中碳登负责运维。自全国碳市场上线以来,中碳登保持零中断,为重点排放单位提供咨询、答疑、开户等服务1.6万余次,为全国碳市场高效、平稳运行贡献了湖北智慧和湖北力量。
全国碳市场的平稳运行,让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节能减排意识、碳资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晶杰介绍,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电力行业的单位发电量碳排放强度相较2018年下降1.07%。通过抵销机制,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为风电、光伏、林业碳汇等189个自愿减排项目业主或相关市场主体带来收益约9.8亿元,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国碳市场逐步覆盖八大行业
“坚持将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定位,全国碳市场建设将进一步深化。”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市场机制研究部副主任于胜民称。
在覆盖范围方面,全国碳市场将逐步覆盖发电、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等八大行业,年度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的重点排放单位,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在制度建设方面,加快构建以国务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为顶层,以生态环境部相关管理制度为重点,以交易所交易规则为支撑的“1+N+X”政策制度体系。
在配额清缴方面,力争年内尽早启动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CCER将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碳交易体系。这也意味着,光伏和风电等减排项目可以将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在全国碳市场出售,获取经济收益。
湖北宏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玉祥表示,作为省属唯一金融服务类平台,湖北宏泰集团将加快中碳登、武汉碳清算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三大“涉碳平台”建设,构建独具湖北特色的“双碳生态圈”。作为全国碳市场的“碳资产大脑”,中碳登将始终高标准推进系统建设,为全国碳市场深化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