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
阅读提要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这一重要思想不仅饱含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更闪耀着知古鉴今、以启未来的思想智慧和人文之光。
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是从不同维度对中华文明内生逻辑和内蕴机理的系统把握,是对中华文明整体发展的规律性把握。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是“两个结合”。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如何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和思考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盈着中华文化独特气韵的光辉文献,是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论述
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我们党强烈文化担当和高度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的根本指针。
高度认同中华文化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彰显坚定文化自信和深沉历史自觉。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无比深沉、厚重的中华文化情怀,多次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等,生动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这一重要思想不仅饱含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更闪耀着知古鉴今、以启未来的思想智慧和人文之光。
深刻洞见中华文化与中国道路的辩证关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正是吸吮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走自己的路才拥有无比强大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中走出来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滋养的必然结果,是亿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辛探索而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条道路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独特基因。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中华文化、赓续古老文明,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创造了全新人类文明形态,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善于汲取中华文化治国理政理念思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特别善于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思维理念和历史智慧。比如,在谈到变革创新时,引用西汉《盐铁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强调“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谈到依法治国时,引用韩非子“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强调领导干部要懂法守法;谈到人与自然、国家民族相处之道时,引用孟子“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庄子“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阐明交融并存是天地万物共处之道,引用《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延伸阐述不同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多元并存、协调发展、合作共赢,方为人间正道;谈到责任担当时,告诫各级干部“以天下为己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夙夜在公、勤勉工作;谈到党的自我革命时,引用苏轼“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盛赞其珍贵情怀,号召党员干部以清廉之风滋养浩然正气……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大党大国领袖厚植文化情怀,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坚定立场和一贯追求。
全面系统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生动展示荆楚文化的举足轻重地位和长江文明的代表性符号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中华文化的突出特性,鲜明指出这些突出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精神品格、共同信念、历史取向、胸怀格局,为治国理政提供深刻启示,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形成重要借鉴,为推动荆楚文化和长江文明传承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用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对中华文明作出了整体性把握和学理性评价。五个突出特性,是从不同维度对中华文明内生逻辑和内蕴机理的系统把握,是对中华文明整体发展的规律性把握,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存续久远、从未断流、绵延至今,就是因其内蕴着历久弥坚的创新性、多元一体的统一性、交融互鉴的包容性,由此而生美美与共的和平性,既绵延守正,又变革日新,坚定持守旧邦新命;既内聚融通,又开放并蓄,始终秉持协和万邦,推动中华文明应运生发、茁长、鼎盛,不断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荆楚文化、长江文明悠久绵长,充分例证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相辅相成、互融互补、彼此辉映,共同构成中华文明源头,充分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融合发展脉络;荆楚文化以其精美绝伦的物质文明成果、敢为人先的制度文明成果和精彩绝艳的精神文明成果,为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作出贡献。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傲然卓立:从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稻作文明”,到“百里不求天灌区”的期思陂;从扬越和华夏而兼之的青铜冶铸技术,到体现高超铸造技术和良好音乐性能的曾侯乙编钟;从“华彩衣兮若英”“佩缤纷其繁兮”的丝织刺绣,到历经数千年仍明丽光彩的漆木钺柄;从春秋首设县制,到吴起变法等。
历史文化名人灿若群星:主张“天生烝民,有物有则”的尹吉甫、倡导“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的季梁、“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伟大爱国者屈原、张扬“南方之强”的老庄、融合践行儒法的荀况、“一鸣惊人”“止戈为武”的楚庄王、远赴塞外的文化使者王昭君、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陆羽、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从“江陵神童”到一代名相的张居正、完成旷世巨著《水经注疏》的杨守敬等。
人文精神更是历久弥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锐意进取意识,敢为人先、名列前茅的创新创造精神,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实践观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合作观念,扶夷属夏、有容乃大的开放包容思维,朴诚勇武、坚毅刚强的英雄气概等,历经千年、穿越时空,成为源远流长的文脉、血脉、根脉。
全面深刻领悟“第二个结合”的创新性意义
深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荆楚大地落地生根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是“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彼此契合,互相成就,让党的创新理论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契合性,由此奠定互相成就的“结合”基础,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有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和更加深沉丰厚的文化根基,基于此开启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以坚定的文化主体性,有力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依靠自身力量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中华文化才能浚源流长。
用朴实生动的语言讲清楚深刻的道理,为加快建设先行区提供思想引领。“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要坚持政治话语学理化、推动学术话语大众化。注重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性阐发,用学理性的深入阐发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系统解读,用学理性的强力支撑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进行深刻分析,把学术研究和理论传播与老百姓关注的民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学术话语和现实生活相融合,才能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彻底的思想理论、强大的真理力量,把理论讲清楚,让百姓弄明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在井冈山用歌谣传播党的为民初心、解读土地革命等政策,把书面语转化成大白话。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用“小康社会”愿景引领人民投身伟大实践。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将“高大上”的施政理念转化为“接地气”的鲜活语言。谈全面从严治党时提出“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等;谈粮食安全时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谈到小康社会时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谈到生态与经济相互关系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率先开展社科工作者“回乡宣讲志愿服务”、推出“中国共产党百年长江情”“潮头先声·理润荆楚”栏目,探索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推动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转化为先行区建设的行动张力,为高水平建设先行区提供强大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