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3日

在自立自强中推进对外开放

□ 任洁

阅读提要

我们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也要坚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自主中谋求发展、在开放中坚持自主,只有这样才能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进而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我们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也要坚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自主中谋求发展、在开放中坚持自主,只有这样才能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进而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

坚持自立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基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展现如此光明的发展前景,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是重要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实现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书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我们没有既成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方案可以复制,没有外部力量可以依靠,只能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这意味着,要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只能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不可能实现国家强大和民族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全局意义。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有些国家为了垄断科技制高点,采取了不正当竞争。在这种发展态势下,中国必须紧紧抓住科技自立自强这个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民族复兴伟业,增强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新时代新征程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以科技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鲜明标识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中国经济迸发出的活力和对世界经济作出的贡献充分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从国内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从国外看,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动力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盛行,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历史潮流,各国利益交融、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趋势不会逆转。基于对世界发展大势、国内发展条件和国外发展环境的判断,中国将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中国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和战略谋划。对我国实行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是不是意味着关起门来封闭运行,成为封闭的国内单循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

在对外开放中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自立自强不是自我封闭,对外开放不是抛弃根基。自立自强地发展本国经济、推进科技创新,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能够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实行对外开放是为了提升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水平,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当今世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方面,尽管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已经将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攸关命运共同体,但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从根本上保障我国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另一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对外开放是中国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掌控全球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更不可能靠封闭完成创新链中各种复杂的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需要利用庞大的内需去链接国外市场,以国内市场拉动国外市场,实现两个市场的内外联通,以提升国家自立自强的水平。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基本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2023-07-03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32235.html 1 在自立自强中推进对外开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