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黄立 江潮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考察武汉社区,强调“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作为武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近年来,东西湖经济实力持续跃升,城市面貌不断蝶变,区域人口快速增加,“中国网谷”加速崛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基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不仅是东西湖牢记嘱托、勇敢探索的职责使命所在,更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一流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动力所在。
时代浪潮,澎湃激荡。
东西湖区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部署,将党建引领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通过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使党的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真正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成功为基层治理赋能,形成了“网谷善治”的良好格局和实践经验。
——完善治理框架。坚持党建引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全省首个区县级社会治理中心,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高效运转的区域社会治理基本格局,让矛盾纠纷消弭于基层,防患于未然。
——赋能治理队伍。坚持党建引领,实施社区工作者成长计划,创建“两库一营”,为“小巷总理”加油添劲,构建起“头雁引领、强雁振翅、雏雁成长”的社区工作者培育体系,为社会治理注入人才动力。
——壮大治理力量。坚持党建引领,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基础上,针对两新组织、新就业群体推出特色党建联盟,强化组织建设,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创新治理机制。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在前期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探索形成长效机制,推动社会治理凝聚更多力量。
完善社会治理框架
成立全省首个区级社会治理中心
让矛盾纠纷消弭于基层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李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化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东西湖区牢记嘱托、破题发展,将及时有效化解矛盾风险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工作之一,于2022年6月23日揭牌成立了湖北省首个县区级社会治理中心,并成立了综合党委。
东西湖区社会治理中心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民呼我应指挥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于一体,通过“一中心多用、多中心合一”运作模式,破除了部门信息壁垒,整合了工作力量,实现了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工作联动。
中心投用一年来,东西湖依托该平台构建起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治理架构,使矛盾纠纷及时消弭于基层、化解于无形,“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城区”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
多元参与 纠纷调处“一扇门”
6月25日,走进东西湖社会治理中心,一楼大厅是明亮宽敞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下称矛调中心),8个开放式接访席位一字排开,由12家单位常驻、12家单位轮驻共同使用,为信访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区信访局相关负责人形容:如果说矛调中心是专治群众烦心事、忧心事的“心病医院”,那么“八席”就类似于“普通门诊”,可以直接解决咨询类事项,也能受理、交办诉求类事项。“如果这里解决不了,后面还有‘专科门诊’——‘四心’‘五调’工作室,以及‘专家会诊’——‘两庭’和‘一室’。”
“四心”指公益律师入驻的公心工作室、心理咨询师入驻的雅心工作室、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入驻的澄心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入驻的民心工作室;“五调”指医疗、道路交通事故、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纠纷等5个人民调解室;“两庭”指区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和区人社局劳动争议仲裁庭;“一室”指由信访、纪委、公安、司法部门共同组成的综合研判室。
“群众在信访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投诉、咨询、调解、仲裁、诉讼等诸多环节,在矛调中心都能找到解决途径。”该负责人表示,矛调中心的核心理念是“用集中换效率”,让信访调解工作像行政审批改革、政务服务改革一样,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趟”。
今年2月,居民陈女士前来求助:其丈夫做工期间受伤,公司却未作任何赔偿。“公心”工作室值班律师王康向陈女士释法说明,积极引导其依法维权。在工作室的帮助下,陈女士丈夫向法院起诉,并进行伤残等级认定,最终和公司达成诉中调解。
在“雅心”工作室,心理咨询师鄢群对因工伤致残导致严重恐惧症的张女士持续开展情感辅导、婚姻辅导,帮助她打开心结、改善夫妻关系,最终重回生活正轨。“对于一些无法满足其诉求的上访者,看到他们内在的心理需求,纾解心结、输送温暖,引导和鼓励他们回归正常生活,是真正的化解之道。”
三级协同 矛盾化解“一体化”
如果说区矛调中心是面对面接访群众、一站式消解矛盾的“调解标兵”,那么,区民呼我应指挥中心12345市民服务热线就是线上倾听民意、及时拉响预警的“城市哨兵”,而“区—街道—社区”三级综治力量则是化解矛盾冲突、维护平安稳定的“综治尖兵”。
今年5月,区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到金银湖街白马泾社区碧云天小区多位居民投诉:“小区外马路旁一根电线杆子上平白无故‘长’出一座通信基站,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值班人员注意到,短短一天之内,相关投诉达到了几十条之多,属于热点诉求,于是迅速启动预警,将信息及时报送相关部门。区级综治中心迅速行动,统筹指挥相关街道、社区两级综治人员介入处理,职能部门给予协助。
白马泾社区书记陈诚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带领社区综治干部到现场调查走访、听取居民意见,并向相关职能部门查证核实,最终确认了真相:负责基站建设的第三方公司未履行报批手续,擅自新建,导致居民误会。随后,职能部门责令其自行拆除。
从“哨兵预警”到“尖兵出动”,再到解决问题,花了不到一周时间,这样的效率获得了居民们的认可,一场纠纷由此消解。
东西湖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区社会治理中心,全区已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高效运转的社会治理框架:
——在区级层面,社会治理中心成立综合党委,整合入驻政法、信访、大数据、公安等十余个职能部门工作力量,通过人员进驻、业务联办、信息互通,使社会治理协同联动更加高效;
——在街道层面,12个街道综治中心作为枢纽,整合街道各大服务平台和人员队伍,融合壮大基层调解力量;
——在社区层面,133个社区综治中心发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警务室、信访室、法务室、调解室等场所及功能,利用微邻里、网格群发挥治理作用。
数字赋能 社会治理“一张图”
集成、多跨、重塑、迭代、协同、数联……绘制实现社会治理“一张图”,正是东西湖区社会治理中心下一步的建设目标,也是区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重要的应用场景。
区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正在开发建设以“一标三实”数据为基础的数字治理底座——所谓“一标”是指标准地址数据信息,“三实”是指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等三类数据信息。同时,整个系统还将整合政法、公安、住建、规划、民政相关基础信息以及12345市民热线、12305邮政服务、12328交通运输服务、110非警务、122、119以及党建、城管、市场监管等综合网格信息,最终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实时运行态势“一张图”、治理要素“一朵云”、视频资源“一座库”。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完成了86万实有人口、21万个实有法人、51万套实有房屋、2万个视频信号的汇集工作,未来将打造市、区、街、社区、网格五级系统数据链,可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图总览、一网统管”。
赋能社会治理队伍
头雁引领 强雁振翅 雏雁成长
社区工作者成长计划
为基层治理队伍赋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江潮 朱邈
“跟着江欣苑的胡明荣书记学习一个月,我深刻体会到了一点:对群众肯掏心窝子,才能把基层治理干出好样子!”
“创建党建品牌,一定要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做到民众易于理解,才能避免疏离感和陌生感。”
6月21日,在东西湖区社区发展治理创享中心,来自全区多个社区的书记、“两委”委员和社区干事坐到一起,交流近期的学习体会和工作心得。
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东西湖社区工作者成长计划“两库一营”的学员。
“两库一营”培育社工梯队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基层治理同样离不开人才培养。
“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体系和人才梯队建设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牢不牢。”东西湖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8月,武汉市委组织部印发《武汉市社区党组织书记成长计划》,东西湖区结合实际推出“社区工作者成长计划”,创建了区级社区“名书记”后备库、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库和社区工作者训练营“两库一营”,构建起了“头雁引领、强雁振翅、雏雁成长”的社区工作者培育体系。
——区级社区“名书记”后备库遴选政治素质高、工作成绩实、群众口碑好的社区书记,参加在武汉、杭州、成都举办的基层治理高校班,开拓眼界、转换思维,形成“头雁引领”的示范效应。
——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库从社区“两委”、全职党建指导员、红色物业大学生中遴选,跟着社区“名书记”跟班学习、帮带指导,提升整合资源力量、发动居民群众的工作能力,实现“强雁振翅”的助航效应。
——社区工作者成长训练营遴选综合素质高、统筹协调能力强且具有一定文字、语言表达功底的优秀社区干事,依托区级社区学校开展培训学习,实现“雏雁成长”的“墩苗”效应。
“社区沙龙”话心得、晒成绩
“‘两库一营’的培训实在太及时、太有必要了!”
6月21日,交流沙龙一开始,多位社区书记就表示,随着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普遍存在能力恐慌、本领恐慌。“共同缔造工作如何常态化,‘完整社区’如何建设……这些问题都是第一次遇到,而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都慢慢摸到了答案。”
长青街金鼎湾社区书记胡敏说,通过培训学习,自己对于基层党建品牌的创建与提炼有了全新认识,并为社区提炼出了“金钥匙——红色领航·共创‘邻’聚力”的党建品牌,形成了“强化轴心动力、管好贴心队伍、搭建暖心阵地、聚力齐心共建、提供精心服务”的“五心工作法”。根据这一工作法的指引,社区在辖区内龙耀华府小区完成了文体小广场改造、电动车棚增设、管网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项目,赢得了居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常青花园第三社区书记夏依在杭州学习期间,对“完整社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公共配套用房的打造一定要摒弃行政化思维,要更加亲民、接地气,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居民使用。”今年,三社区即将对五小区的党群驿站进行改造,夏依计划将这里改造成居民共享自习室,“五小区居民以中青年人为主,有较强的学习需求,此前小区里就开有一家民营自习室,生意不错,有商机就说明有需求,相信会更受群众欢迎。”
金银湖街花城社区书记魏彦辉则分享了自己在共同缔造中撬动各方资源形成“资金池”的经验做法。她介绍,目前已成立花城社区基金,并组建由社会组织、党员骨干、社区慈善资源、居民代表等组成的基金管委会,累计吸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捐款6万余元。基金成立以来,开展花城社区金点子提案大赛,扶持了一批由居民提出、策划、实施的公益项目,激发了一批社区能人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引导了一批文娱型居民团体向互助服务型志愿组织转型,提升了一批互助型服务组织的专业化水平。
东西湖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两库一营”创建工作启动以来,一批社区优秀书记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能力、扩大了影响,一批社区工作者获得了成长,走上了社区书记、两委等重要岗位,成为全区基层治理骨干力量。“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学践育用’培育体系,继续推动‘两库一营’创建再上新台阶,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人才动力。”
壮大社会治理力量
党建引领 搭建平台 抱团发展
金银湖街成立“金畔花园”
友好商圈党建联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然 通讯员 盛晓琴
6月16日,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金畔花园”友好商圈党建联盟正式成立。
金银湖街道商圈繁荣,仅金口、畔湖、花城、园博等四个社区就有商户600余家。为了将这些商家纳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体系中,金银湖街党工委发起成立了“金畔花园”友好商圈党建联盟和商圈党建联盟综合党委。
互惠互助共同缔造美好生活样板
在党建联盟成立的启动仪式上,大屏幕上显示出“心愿清单”,商户们纷纷举牌“竞标”。
有经济困难的居民寻求小孩旧衣物,门窗店老板邹桂华立即举牌表示,自己可以帮忙筹集;有文具店商户求助经营经验,李国双举牌认领,愿意倾囊相授……
“这是我们探索‘商业+公益’的一次小尝试,未来还将策划推出更丰富的活动。”“金畔花园”友好商圈党建联盟会长李国双介绍,友好商圈党建联盟得到众多商户响应和参与,是基于大家共同的诉求:搭建好平台,抱团同发展,公益显担当。
千滋百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店长李咏国说:“逢年过节,我们也想进社区组织包粽子、送月饼等活动,为老人送爱心餐,这既是公益,也能塑造企业公益形象,但如果单靠我们一家店,和社区、物业沟通组织会比较困难。有了友好商圈党建联盟,能够更好地参与组织公益活动,推广服务和品牌。”
据了解,首批加入友好商圈党建联盟的商户近70家,涵盖餐饮、美容、汽修、教培、建材家居等多个行业。
好社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黎明认为,与一般行业商会不同,友好商圈党建联盟具备“党建引领”和“异业联盟”两个重要特征,能够更充分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商户参与公益的同时,居民也为商户带来更旺的人气,双向互惠激发商圈经济活力。
“把公益做好,把生意搞旺!”李国双满怀期待和信心,“在党建引领下,各行各业的商户将更具凝聚力,实现互惠共治,与新就业群体暖心互助,共同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力量。”
关爱新就业群体解锁基层治理新技能
同日,金银湖街道商圈还新增了两处“暖新微驿站”,成为江城蜂巢延伸阵地,为外卖员、快递员和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小憩加油的便利空间。
这两处微驿站,位于金银湖街十方购物广场和金盛国际家居,布置有桌椅、饮水机、充电宝、医药箱等,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还有专属的电动自行车停车位和充电桩。
美团买菜金银湖站运营站长谭舒怀介绍,该站有20多名配送骑手,业务繁忙,金盛国际家居这处“暖新微驿站”,正好设在美团买菜仓库门口,骑手们送货空档期,可以靠在舒适的沙发喝水休息,以更佳状态投入工作。
感受到关爱与尊重,新就业群体也热心快肠,积极回馈社会。
谭舒怀说,不少骑手长期在武汉生活,对这座城市充满感情,在送货途中,碰到道路破损、路灯不亮等情况,都会主动上报。花城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金银湖南三街路面配电箱曾意外失火,幸亏快递小哥第一时间发现上报,消防车迅速赶到灭火,避免了更大的损失。“骑手、司机就像是移动的监控天眼,能够及时发现隐患,友好商圈党建联盟成立后,将更好地凝聚和激发他们的力量。”
东西湖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延伸党建引领的“神经末梢”,把商户、企业、新就业群体有效凝聚起来,增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将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更多新活力、新动能。
探索社会治理机制
蔡家社区
共同缔造工坊
让“村头议事”常态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林思雨 宋亮
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东西湖区慈惠街蔡家社区游客如织,亲子菜园、紫藤艺术社区、“鹿儿在”欢乐营地等刚刚开业的景点引爆了整个“乡伴慈惠”景区,景点、餐馆、民宿一座难求。
6月25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蔡家社区的村民们就聚到了共同缔造工坊的会议室里,开起了“村头议事会”。
“从端午节情况来看,集中停车位数量还是偏少,在暑假旅游高峰来临前,村湾里有没有可能新增一批临时停车位?”
“个别居民对于提升房前屋后卫生环境的积极性还是不高,社区一定要想想办法。”
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对村湾环境、基础设施、景区运营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蔡家社区书记王君则带着社区干事认真记录,时不时进行交流讨论。
王君介绍,蔡家社区是“乡伴慈惠”旅游区的核心区,2022年被确定为东西湖区共同缔造试点社区。在区、街道指导下,社区将共同缔造深度融入到乡村振兴工作当中,通过“入户走访听民声、村民座谈收民情、现场办公议民事、能人恳谈聚民意”等方式,让居民群众成为塘堰清理、亲子菜园、共同缔造桥等民生项目建设的设计者和推动者。
通过一年努力,如今的蔡家社区里村舍连片成排,沟渠池塘相间,乡间小路纵横,还有停车场、民宿、餐馆、咖啡厅及一系列景点,整体环境美不胜收。
在改造过程中,“村头议事会”成为居民们最为欢迎的交流方式。68岁的张培权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村头议事会”,他已经参加了十多次。“去年改造过程中,大家提出的意见,桩桩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才让我们的村湾变得这么美,今年进入了运营收获期,大家参与议事的积极性更高了!”
王君表示,今年随着各主要景点陆续建成开业,“乡伴慈惠”景区结束了建设期,转入了运营期。而在运营期,村湾环境维护、文旅产业发展同样离不开居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形成“共同缔造”长效机制。
于是,蔡家社区在蔡家台新建了一处200多平方米的“共同缔造”工坊,不仅记录了共同缔造的经验做法和真实变迁,更成为村民们进行议事、讨论的公共空间。
经过一上午的议事,“村头议事会”决定对此前开展的环境卫生评价工作进行优化:对于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的居民,除提供米面粮油、卫生纸、垃圾袋等物质奖励外,还可以组织志愿者提供收发快递、家电维修、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等服务奖励,“物质与服务并重,相信可以撬动更多居民参与进来”。
目前,慈惠街形成了“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共同缔造精神。今年以来,通过共同缔造工坊举办的“能人恳谈会”,蔡家社区吸引了来菜小院、樈池空间茶舍等产业项目进驻,进一步丰富了社区产业业态。
辛安渡街
筑起“资金池”
共同缔造儿童友好型社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宋亮 潘秀芬
辛安渡街位于东西湖区西北角,2022年“共同缔造”工作启动以来,该街道结合实际,将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五共”理念,打造环境友好、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儿童社区生活圈”。
6月20日,在辛安渡振兴社区五龙御园小区,一处占地约200平方米的小型儿童游乐园里设有滑梯、秋千、摇摇马等十余种儿童游乐设施,色彩鲜艳、种类丰富、趣味十足,吸引了20余名小朋友玩耍。
“我家小孙子特别喜欢这个儿童乐园,每天在这玩得都不想回家!”看着孩子玩得满脸是汗,振兴社区居民汪阿姨喜笑颜开。另外两位家长也说,“有了这个游乐园,孩子不再一天到晚吵着要玩手机,更愿意出门玩耍和运动。”“孩子们可以找小伙伴玩,我们也可以跟邻居聊聊天!”
振兴社区书记杨盛介绍,去年在共同缔造活动中,不少居民反映辖区儿童游乐设施太少。社区组建专班进行调研后,通过“群众议事会”决定在辖区增设儿童专属户外玩乐场地。“整个游乐园从选址、到设计,全部都由居民做主,数易其稿才形成现在的模样。”
在这一过程中,街道、社区发现,共同缔造活动一方面动员群众居民出谋划策、出工出力相对容易,另一方面,要解决资金问题却较为困难,特别是一些儿童帮扶、关爱工作,基层政府无法列支,也不应“一投了之”,“但如果简单交给民间众筹,又难以保障资金收支和管理安全。”
为解决资金难题,辛安渡街将政府惠民资金、街道慈善爱心基金相结合组建共同缔造“资金池”,探索形成了一个各方资源汇聚、群众充分参与的常态化资金筹集与管理机制。
据介绍,辛安渡街在武汉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下成立了“辛安渡爱心基金”,对辖区低保边缘户进行“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等帮扶活动。截至今年6月,该基金共筹得善款17.27万元,其中421名党员干部及爱心人士捐款约5万元,辖区内7家企业共计捐赠12.5万元。有了这笔资金,2022年以来,辛安渡街对辖区内7名困难青少年进行了帮扶,累计发放慰问金4万元,帮扶对象患有听力残疾、脑瘫、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残疾等残障。
不仅如此,辛安渡街还利用“资金池”,将振兴社区原来50平方米的“儿童之家”扩展到了100平方米,设置了活动室、阅读室、文体娱乐室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通过参与省妇联“全省儿童友好社区微改造项目”,以专项募捐的方式进行儿童空间微改造,建设童趣涂鸦墙、朗读亭、艺术小舞台、农事体验角、迷你菜园等儿童微空间。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共同缔造“资金池”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儿童友好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儿童友好从“概念”变成身边的“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