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8日

江夏:“优等生”比学赶超攀高峰

江夏城区俯瞰。

江夏打造“亲清江夏”营商品牌。

江夏科创阵地活力奔涌。

楚能新能源江夏基地开足马力抢订单。

江夏小朱湾从空心村蝶变最美村湾。

楚天首县,活力之城;千年翘楚,家国江夏。

2005年,我省启动县域经济综合评比,江夏区在全省76个县市区中脱颖而出,勇夺桂冠。

2008—2018年,江夏区连续11年荣登全省县域经济榜首;2021年,成功迈入千亿城区行列;2022年,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创新百强区、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幸福百强区等4个全国“百强”榜单。

今年,面临武汉都市圈国家级战略机遇,江夏如何一如既往勇攀高峰勇立潮头?

“强化危机意识,敢当破冰者;强化风口意识,争当急先锋;强化比拼意识,勇当优等生!”2023年,江夏以“敢字当头、一拼到底”的决心,“争先晋位、永争一流”的进取,“中部示范、千亿倍增”的目标,在湖北大力推进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建设、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拼搏奋进、苦干实干,不断描绘富强江夏、活力江夏、和谐江夏、美丽江夏、幸福江夏新图景。

勇担当: 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湖区

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湖北倾力打造的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摊开武汉都市圈规划图,汤逊湖组团等八大城市组团托举起武鄂黄黄。江夏,作为汤逊湖组团的主体区、核心区,战略地位空前提高。

在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中,汤逊湖组团是八大城市组团里唯一以湖泊命名的组团。汤逊湖组团85%面积在江夏,几乎包含了整个江夏北部城区,汇聚着科技、生态、文化、交通等重要资源。

“强化风口意识,争当急先锋。”江夏决策者态度坚决:江夏区要牢牢抓住武汉都市圈的战略机遇,坚决扛起汤逊湖组团主体区、核心区的使命担当,用好沿湖24所高校、28万大学生的科教优势,打造全国一流的创新生态湖区。

今年年初,江夏提出主动把握武汉都市圈战略的“汤逊湖组团”机遇,充分借助上位规划赋予的先天优势,聚焦规划同编、交通同网、功能同城,以不懈的后天努力集聚要素、放大优势,吃干榨尽政策红利,最大限度承接光谷溢出效应。比肩松山湖,建设汤逊湖,立足山水融合之城定位,把江夏开发区打造为科创策源高地、智能制造高地、成果转化高地、现代服务高地和名企云集高地。

“我们正认真对接武鄂黄黄战略规划,落实未来五年重点产业的方向,展现江夏区的发展设想。”江夏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介绍,江夏正全力抢抓机遇,加快汤逊湖组团(江夏区)空间统筹规划的编制及落地建设。

拼经济: 招商引资“火力全开”

6月19日—20日,“携手长三角 共构新格局”2023武汉招商引资推介大会和“数字赋能 创新引领”2023杭州知名企业投资恳谈会,分别在上海和杭州举行,共吸引近200家长三角地区的知名企业参加。

在这两场重头招商中,江夏区共签约5个项目,总金额90亿元,满载而归。

去年以来,在招商引资赛道上,江夏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节奏一路高歌猛进,深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开展驻点招商。今年迎来武汉都市圈国家级战略机遇,江夏更是坚定不移抓产业,提速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崛起的新格局,推动产业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

从大湾区到长三角,每一次招商之行都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实行精准招商、叩门招商,引进落地产业链头部企业、产业链补全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

今年2月,江夏区主要负责人专程带队前往上海,和复睿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实地交流。在了解到复睿智行的融资需求后,江夏区采取“产业+基金”的模式,联合市区两级国有资本与复星集团共同设立产业基金,统筹协调三方资源对项目予以支持。

3月17日,2023武汉全球招商暨一季度项目签约大会上,复睿智行与江夏区签订项目合作协议,计划投资50亿元打造智慧交通出行暨配套产业园。

复睿智行是世界500强企业复星集团旗下智能出行产业的核心企业。复睿智行落户江夏,是复星与江夏的第4次深度合作,从意向到签约仅花3个月时间。

复睿智行的快速落户,背后是江夏区走出去火力全开抢订单。在内地与香港恢复全面通关的首日,江夏区“招商军团”在结束长三角招商行动后不到12个小时,又马不停蹄奔赴港澳“抢单”。一季度,江夏区派出30余名招商人员前往北京、深圳、上海等地深入交流。

今年1月至5月,江夏区“招商军团”招商引资答卷亮眼:成功签约项目29个,超额完成半年目标任务,成功招引落户投资1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个、投资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

强产业: 车光康“三箭齐发”开新局

6月14日,2023第五届自动驾驶地图与定位大会在江夏举行,来自产学研不同领域、多家行业头部公司的技术大咖,围绕高精定位、高精地图等行业热门话题,思想碰撞、链接资源、共话未来。

成功举办此次大会,是江夏区长期坚持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尤其是在汽车产业深耕的创新举措。

汽车产业是江夏区的第一支柱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100家。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江夏区也已与华为、百度、阿里、博世等头部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加速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抢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风口,与车谷、光谷协同打造武汉南部车光融合发展产业大走廊。

从“一车独大”到“车光联动”,再到车、光、康“三箭齐发”,江夏区“3+4+1”的产业格局明晰:依托上汽通用武汉基地、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国药武生所、湖北江夏实验室、光迅科技等,加速壮大以“车光康”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集群;依托海康威视、楚能股份、三全食品等头部企业,聚力开辟智能安防、新能源、新材料、预制菜4个主导产业新赛道;依托717光量子平台、纺大新材料实验室等核心机构,启动未来产业培育计划,超前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未来产业。

优环境: 营商环境排名武汉市第一

今年一季度,武汉市级重要工作任务得分排名情况公布,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江夏区以28.83分位居全市第一。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以来,江夏区围绕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着力“降市场成本、稳经济大盘、提发展质效”,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亲清江夏”营商品牌。

今年3月,江夏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深刻剖析当前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明确2023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争先进位目标,并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2023年度全区绩效目标考核和“六治九纠”重要内容,切实形成解决问题的动力和压力。

同时,出台促进高质量发展33条、招商引资10条、助企纾困8条、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10条等政策。以“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为主题,探索建立惠企政策“一码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服务“线上线下”双提升。推行“免申即享”改革,打通“政采贷”通道,15家中小微企业凭借政府采购中标(成交)通知书和采购合同,无抵押、无担保申请贷款,3天内放款。

今年1—5月,江夏新增市场主体24413户,同比增长134%。在全市率先试点并发布电子证照“亮证即办”“免证可办”事项清单,“三下沉降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常态化开展异地评标”等被列为省市典型经验,成功探索实现“六证同发”,“马上办”排名新城区第一,“全程网办”达96%。

惠民生: 共同缔造幸福江夏

鳞次栉比的美丽村居、生机勃勃的蔬菜大棚……走进江夏区山坡街高峰村,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幅“富美村居图”。

山坡街高峰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经过多年发展,高峰村不仅成功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还达到30多万元。

“我们还要让家园变得更美!”高峰村将田甫卢湾的环境卫生管理专项资金一分为二,一半用于公共区域保洁员管理支出,一半用于各农户房前屋后管理考核奖励,环境卫生由一人管变成大家管,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责任感。

高峰村还在共同缔造工作中,寻找到了乡村振兴的密码。

村里通过党员带头入股“吃螃蟹”,带动村民入股“共参与”,合作社共流转土地350亩,开辟林下经济种植模式,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成果共享促进共同富裕。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明确要求,大城+大乡的江夏区交出了一份“江夏方案”——打造“共同缔造先行区”。

江夏区搭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将党的触角和力量延伸到最小治理单元。在党组织的引领下,通过打造“小板凳议事会”“我和书记拉家常”“湾子夜话”等共谋平台,发动群众共商共议、共解问题、共美环境、共享服务、共建家园。

人民群众是共同缔造的核心力量。怎样才能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

江夏区通过培育志愿队伍、孵化社团组织、依托专业力量,推动建立多元化群众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激发居民自治内生力。目前,全区已培育发展城市社区社会组织1051个,农村社会组织350个;注册志愿者达15.32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5.8%。

撰文:王夫之 姜亮平

图片由武汉市江夏区委宣传部提供

--> 2023-06-28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31383.html 1 江夏:“优等生”比学赶超攀高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