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文娟 通讯员 鹿丹丹
仙桃雕花剪纸
又称“沔阳雕花剪纸”,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雕龙雕凤雕吉祥、绣花绣朵绣美好”,是仙桃雕花剪纸的形象描绘。
“二十八,贴花花。”每逢春节,在窗户上贴上各式各样的窗花。当阳光透过玻璃上的窗花投进屋子时,一种安安静静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剪纸得以流传千年成为春节习俗,是因为有一群认真的人一直坚守这门手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花匠”。
6月16日,在仙桃工美楼马又甫雕花剪纸工作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了一位有着50多年工龄的老花匠——73岁的仙桃雕花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又甫,正在精雕细刻《走村串巷十六匠》。
“磨刀匠、打铁匠、补锅匠……这些老匠人和手工艺随着时代的进步,早已消散,我想通过雕花剪纸艺术,留住人们的记忆。”马又甫说。
工作室内,一幅作品让前来参观的人驻足停留,啧啧称奇。
长5.1米、宽0.6米,300多个人物形态各异、65棵树婀娜多姿、30头牲畜活灵活现,房屋建筑、桥梁流水呼之欲出……
这是以“刀”为笔的画作,以“纸”为媒的艺术。马又甫一刀一刀、一道一道,画图3个月、雕刻45个日日夜夜,完成巨幅雕花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
仙桃民间剪纸源远流长,早在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即有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或戴之头鬓”。“镂金”“剪彩”,皆剪纸工艺。
仙桃雕花剪纸,俗称“花样子”,是民间艺人们用刻刀和白纸在蜡盘上雕刻的绣花纹样。昔日沔阳水乡卖“花样子”的剪纸艺人身背花箱,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到处可见。以雕卖“花样子”糊口的艺人代代相传,越来越多,仙桃“剪纸之乡”远近知名。2008年,仙桃雕花剪纸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雕花剪纸只需简单的材料:纸、刻刀、垫底的蜡盘。不过背后的工艺,却极需功夫。大半辈子贡献于剪纸工艺的马又甫,设计的雕花图案包罗万象,从动植物、人物,到生活场景、传说故事,多姿多彩。
马又甫介绍,雕花剪纸的构图繁茂完整、黑白虚实分明、刀法流利工整、破工精细严谨、点划秀美匀称、图案丰满均衡,具有写实兼写意、变形不失原形、艺术语言丰富、装饰风味浓烈的特征。
50多年来,他精进于雕花剪纸艺术的钻研探索,从构图、技法、工具等层面推陈出新,创作剪纸作品《丰收后的怀念》《闹新春》《十二月花扇》等400余件,50多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展览中荣获金、银、铜奖和优秀奖。
在仙桃市支持下,设立马又甫雕花剪纸工作室,从事雕花剪纸的创作与传承,先后收徒马泽引、马志勇、蒋宏波等12人。其中汤舒眉的作品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斩获银奖。
“一把刻刀,刻不出金,刻不出银,但它却是一门传统的手艺与艺术,不能丢。”马又甫由衷地说。
如今,雕花剪纸的舞台更大了——校园、社区、村落……
“我们的任务是把这门技艺保存好,传承下去。”仙桃市剪纸学会会长王隽介绍,依托本地剪纸专家,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建立雕花剪纸项目兴趣社团,研究、编印授课教材,聘请10名项目传承人常年免费授课,提高孩子的剪纸兴趣,播下传承种子。
紧跟时代节奏,让非遗更有生命力。在第三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上,王隽带领市剪纸学会联合团市委、市孝雅使者志愿者服务站历时3个多月,耗纸千张,打磨完成剪纸“党史百米长卷”。涵盖了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政治、经济、社会重大事件等内容,剪纸艺术把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有机结合,用民间艺术表达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
仙桃建设了一批传习所和传承基地,将雕花剪纸项目纳入集中展示和进行市场开发,常年开展传承传习活动。
活化传承,让雕花剪纸搭上“时代快车”,生动讲述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