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文娟 通讯员 张曼
麦秆剪贴
又称麦雕,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以金黄的麦秆为原料,洋溢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剪贴艺术,一草一木皆生动。
一束麦秆能做什么?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剪贴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邓友谱手中,这些毫不起眼的“柴火棍儿”,却成了畅销海内外的精美手工艺品。
端午将至,仙桃市三伏潭镇邓氏麦秆画工作室内,邓友谱和邓小军父子比往日更忙了些。
“咔嚓!”锋利的剪刀从上至下将麦秆剖开,用自制刮刀反复刮平,细若发丝的“金线”逐渐成了形。粘贴、碾平、切断、熨烫……邓友谱手上的动作谨慎又利落。
“麦秆虽普通,它本身的光泽和质地能让作品明暗有序,点‘草’成金。”邓友谱介绍。
将晒干的麦秆剖开后,整齐粘贴在纸板上,依据图案裁剪成各式形状,再用烙铁“烤”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形成明暗对比,这个集贝雕、木刻、版画、剪纸等艺术为一体的手艺,叫“麦秆画”。仙桃麦秆剪贴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秦怀王墓发掘出的麦秆画作品至今两千多年。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非遗名录。
这项古老的民间技艺,工艺繁杂,全靠手工。选材,清洗,熏蒸,裁剪,贴片,过稿,雕刻,烙色,粘贴……从麦子收割到成画,需历经30余道工序。
挑选麦秆是制作麦秸画的第一道工序,选料十分考究,必须手工收割。每年麦收时节,邓友谱父子会格外忙碌。为了挑选优质麦秆,他们握着镰刀在自家麦地里游走,一镰一镰收割合适的秸秆,以确保麦秆的光泽度、柔韧性。
“一幅好的麦秆画作品至少需费时2至3年,甚至更久。”邓友谱说,随着工艺进步,麦秆画也从平面贴出“3D”效果。
在邓氏麦秆画工作室内间,陈列着邓家历代麦秆画大师的作品。现存最早的画作是一幅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麦秆著作《观音大士》。尽管历经岁月洗礼饱经沧桑,麦秆图案依然栩栩如生。
然而,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走向市场,邓氏麦秆画经历了一番苦旅。起初,麦秆画只在当地小有名气。“非遗需要被看见,进而才能被了解、被热爱。想要打开市场,就必须让更多人了解麦秆画!” 在外闯荡多年的邓小军说。
2008年,在邓小军的推介下,父亲邓友谱以一幅长14米,高1.1米的麦秆浮雕《清明上河图》和500幅麦秆画《鸟巢》《福娃》献礼奥运,麦秆画逐渐走出国门。
将农村老家不起眼的“小玩意”卖出数万元价格,邓氏麦秆画火爆“出圈”,不仅多次参加国内非遗展,还随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团参访俄罗斯、新西兰、哈萨克斯坦、波兰等国,销售额几乎年年破百万元。
从小众到大众,从匠心守艺到活态传承,再到“非遗+”,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非遗麦秆画与旅游、演艺等多业态的融合,催生了“非遗+”创新模式。
为了烧旺“传承”这把火,邓氏父子先后在湖北、重庆、黑龙江等地举办麦秆画培训班,将愿意学习麦秆剪贴的人聚集到一起,让麦秆画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名声叫响后,邓小军又开始考虑让麦秆画更接地气,提倡产品实用性和价格亲民,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2021年,邓氏麦秆画成功入选“湖北礼品”。
地方政府对邓氏麦秆画的保护,同样令邓小军感动。在政府部门支持下,邓氏麦秆画工作室进驻仙桃硒馆。占地300余平方米的非遗工作室,集展示、教学于一体,让大规模、高规格的学术交流活动成为可能。
让麦秆画走进大学校园,在年轻人中掀起“潮”流。去年6月,邓氏麦秆画传承中心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共建社会实践基地,邓友谱、邓小军被华中师范大学聘为“社会实践基地教师”,定期、不定期进校园为学生们讲授麦秆画制作,并在仙桃为他们提供实践学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