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8日

这一年我们捧回多项世界第一

大江两岸,活力涌动。东风悦享无人巴士行驶在武汉经开区。华工激光工作人员在国内最大的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产线上,组装、调试设备。2022年11月21日,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展,工业元宇宙特别展区,一位观众与机器人握手。光迅科技研发人员,正借助显微镜对高速光芯片进行检测。本版摄影: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魏铼 通讯员 李岿

“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踔厉奋发、奋起直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总书记殷殷嘱托,春风化雨,浸润着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心田。在强大的激励和感召下,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动能澎湃、活力迸发,捧回多项世界第一。

光谷实验室造出世界最快光场摄像机,全球首创“稻米造血”产业化基地在汉投产,首台核心部件“中国造”晶圆激光切割设备在汉下线,东风悦享成功运营国内首条无人驾驶公交线路……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市场前沿果断投资、踩准科技创新的强劲脉动;重点实验室聚焦原始创新,为未来发展导航定向;新型研发机构强力打通“产学研”堵点,让每一个创新成果瓜熟蒂落。

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奔赴创新一线深度探访,撷取创新浪潮中朵朵耀眼的浪花,敬请关注。

造出世界最快的光场摄像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光谷实验室

6月14日,穿戴好防尘衣物的李政言,走进低温安静的实验室,启动激光设备,调整操作台上密密麻麻的光学透镜,开始了新一天的研究。

从纸盒上的二维码打印,到船舶甲板的加工切割,再到医学美容的治疗,激光技术的应用,几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然而,这束光具体长什么样子?极短时间内是如何演化的?却一直没有准确答案。

不久前,光谷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李政言教授团队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超快光场摄像机横空出世,振奋了全球光学领域的专家学者。

“眼前的这个装置就是光场摄像机,可以记录下激光脉冲的宽度、波形、振幅、光场强度的分布等所有相关信息,就像是给激光拍了一部‘电影’,微观世界中超快帧率的电影。”李政言说。

生活中,观看的电影帧率一般为24至120帧每秒,仅能满足人眼视觉暂留效应的要求。而超快光场摄像机,每秒可达256万亿帧的拍照帧率,可观测飞秒(10的负15次方秒)时间尺度内发生的事件,速度为目前世界最快。

激光脉冲时空测量为何如此之难?原来,激光脉冲具有时空耦合,即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会相互影响。过去,人们只能测量单个时间或空间维度,无法了解其时空分布的光场结构。

不了解激光脉冲的“全貌”,也就不能完全发挥激光所长,影响激光应用的效率。为此,李政言教授团队历时多年,创新性将相干衍射成像技术和压缩感知概念结合,制造出可以得到激光脉冲三维时空分布“电影”的光场摄像机,国际上首次实现任意飞秒激光光场时空分布的单发测量。

“研究期间困难重重,就像这里的数百个光学透镜,我们需要不断调整每个光学透镜之间的距离、角度,历经成千上万次实验,才能保证成像效果最优。而且一些新技术的运用,比如压缩感知,我们也是边摸索边学习。”李政言说。

业内专家表示,该光场摄像机是激光脉冲时空测量领域内多年来极度渴望的仪器和技术。

过去,玻璃切割打孔,因为不了解激光参数,需要工人不断地试错,以找到最合适的激光脉冲参数。

有了光场摄像机,如同为激光精密加工设备安装了一双“眼睛”,通过实时采集光信号,观察材料在激光照射下的反应,进而实现对加工工艺的改进。它还可以作为光场时空诊断设备,对激光脉冲进行“检验”,以提高激光器的品质。

此外,李政言教授团队还以较低的成本、较小的装置,将300飞秒的激光脉冲压缩到了70飞秒,更适合精密加工,目前已成功在工业上运用。

“未来,激光制造过程一定是智能化,要‘所见即所得’。”李政言说,目前正在研究测量极紫外相干光源的光场,也是一个“布满荆棘”但充满希望的前沿研究方向。

攀登全球化合物半导体“芯”高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马文俊

九峰山实验室

6月13日,位于光谷的九峰山实验室,各类化合物半导体设备运转不停,身着无尘服的工艺人员穿梭其间,9000平方米的洁净室内一片繁忙。

近年来,在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储能等新兴赛道的高速牵引下,具备高频、大功率、耐高温等特性的化合物半导体快步走向台前,万亿级产业正处于爆发前夜。

瞄准这一重要领域,作为九大湖北实验室之一,九峰山实验室成立于2021年,不到两年便建设完成,今年3月投运。

实验室总投资82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成了目前全球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科研和中试平台,以及先进的专业检测平台。

“作为一个公共、开放、中立、共享的平台,实验室填补了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的生态空白。”九峰山实验室主任丁琪超说,实验室既可联合学界、产业界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堵点”,共同为未来3至10年的技术难题进行前沿探索和技术攻关,同时也打通全产业链条中的“断点”,拉平了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鸿沟。

他介绍,产业链上游的合作伙伴,可利用实验室的科研平台验证材料、催熟设备、研发软件;借助先进的中试线,下游应用企业的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将得到提升;高校科研、创业团队在进入实验室后,可加速其创新成果落地。

“实验室不直接参与产业竞争,完全独立运作,护航平台的研发、检测等工作。”丁琪超说,实验室为此组建了一支约200人的“产业级”工艺团队,实验室科研及技术人员占比超75%,其中工艺团队核心成员拥有超过10年工艺经验和管理经验。

高标准打造的国际研发高地,让创新力量看到了入局的希望,不少业内巨头奔赴而来:华工激光与九峰山实验室构建长期合作,协同攻关高端激光半导体设备;国内芯片设计软件“领头羊”华大九天联合九峰山实验室,成立“神舟实验室”,推动建设化合物半导体EDA软件从底层物理模型到芯片仿真设计的完整生态……

“平台的设备完整度、包容度超乎想象。到这里来,就是想抢抓产业发展先机。”来自台湾的陈柏松博士团队于去年底入驻,正面向未来第四代化合物半导体的材料兼容性问题开展研究。“据我们了解,目前还有五六个研发团队,因九峰山实验室的成立,选择在一旁的九峰山科技园注册了公司。”

不仅国内厂商,来自比利时、新加坡、日本等国外的研发团队,也赶来与九峰山实验室咨询合作。

今年3月,九峰山实验室8英寸线已实现第一批研发产品样品交付,6英寸、4英寸工艺线即将完成调试。

首台核心部件“中国造”

晶圆激光切割设备下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游茁瑞

华工激光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主轴高新大道,湖北创新最活跃区域。驱车一路向东,至武汉、鄂州交界处,抵达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工激光”)。

首套国产化数控激光切割机、首台高性能光纤激光器、首个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在一场场“突围”中,华工激光的母公司华工科技先后诞生了60多项“中国第一”,从一家年营业额不足8000万元的校办企业,成长为营收百亿级企业。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华工激光考察。“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起这一光荣使命”……总书记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殷殷嘱托。

“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我们时刻牢记在心。”回忆起一年前总书记视察的场景,华工激光半导体产品总监黄伟仍难掩激动,“一年来,我们在半导体激光设备领域攻克多项中国第一,以实际行动向总书记作答。”

手机、电脑、汽车等产品的芯片,离不开半导体。晶圆就如同半导体的母体,其生产制造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半导体芯片的性能,而激光作为加工工具,对于确保半导体芯片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半导体晶圆属于硬脆材料,在一个12英寸的晶圆上有数千颗甚至数万颗芯片,晶圆切割和芯片分离无论采取机械或激光方式,都会因物质接触和高速运动而产生热影响和崩边,从而影响芯片性能,因此,控制热影响的扩散范围和崩边尺寸是关键。”黄伟说,机械切割的热影响和崩边宽度约20微米,传统激光在10微米左右;此外,切割线宽的减少,意味着晶圆能做到更高的集成度,从而使得半导体制造更经济、更有效率。

去年起,黄伟团队对半导体晶圆切割技术,展开微纳米级激光加工的迭代升级、攻坚突破,“最忙时我们团队20多人两班倒轮流做测试实验和产品优化,设备24小时不停。”

经过一年努力,半导体晶圆切割技术成功实现升级,热影响降为0,崩边尺寸降至5微米以内,切割线宽可做到10微米以内,华工激光在今年6月制造出我国第一台核心部件100%国产化的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

秉持“代表国家竞争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初心,华工激光追“光”的脚步永不停歇。黄伟介绍,按照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理念,华工激光正在研发具备行业领先水平的第三代半导体晶圆激光改质切割设备,计划今年7月推出新产品,同时也正在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半导体晶圆激光退火设备。

“发展无止境,突破无止境。”黄伟说,激光技术的应用是没有边界的,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大胆探索,“我们有信心让中国的激光装备在更多的细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功运营

国内首条无人驾驶公交线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谢慧敏 通讯员 曹亚莉

东风悦享

无人驾驶,被誉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是下一代汽车竞争的关键。

放眼全球,自动驾驶特别是高级别无人驾驶已成“兵家必争之地”。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00亿美元。

在“中国车谷”武汉经开区,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悦享”)正勇闯这一全新赛道。成立仅两年多,这家孵化自东风技术中心的科技型企业,不仅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5G通信L4级自动驾驶汽车,更将“版图”拓展至港口、园区、公交等多个应用场景,高等级自动驾驶全面走向商业化。

6月16日,阳逻港二号码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了东风悦享的最新成果——3辆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它既没有车头,也没有车尾,蓝色车身宛如一个大型滑板。接到指令后,车辆自动起步驶向码头岸桥处,停靠、对位,等集装箱装车后,再自动驶入堆场指定位置……1.1公里路程,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作业,且全程无人操作。

“这批无人集卡,搭载了30多个全感知传感器部件,通过5G网络通信定位,能实时接收并精准执行运输指令,并根据周边环境自动做出微调、避让等动作。”东风悦享项目部工程师郭彬介绍。未来,它们还将驶进中远海运在全球的37个港口,助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港口。

在东风悦享的“无人驾驶”版图中,无人集卡只是冰山一角。东风悦享首席运营官周静介绍,截至目前公司无人车已在全国15个省、30多个城市投入运营,从封闭园区到公开道路,累计运营里程超过70万公里,涵盖无人巴士、无人清扫车、无人物流车、无人集卡等多款车型。

在雄安新区,东风悦享无人驾驶共享巴士今年3月获得当地首张智能网联测试牌照,正式运营国内首条无人驾驶线路901路公交。这是全国首例将自动驾驶车辆纳入大公交运营的案例。7辆无人巴士,搭载多种高科技传感器,能够实现复杂天气及复杂城市路况下的安全行驶,将为“未来之城”预演未来交通体验。

在武汉经开区,“春笋号”全年无休地行驶在军山新城的公开道路上。作为武汉市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东风悦享已在此投放44辆无人驾驶接驳巴士,开通10条常态化运营线路,累计接送乘客近7万人次。今年下半年,“春笋号”还将迎来扩容,新增一批无人驾驶共享出租车Sharing-Taxi,并将运营车辆增至70辆。

从0到1再到N,突破的背后,是东风悦享始终把核心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周静介绍,东风悦享自成立之初,就坚持关键核心部件自主化、国产化,先后完成了L4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研发、自主云控制器开发等重点攻关任务,实现了国产AI芯片车载营运等多项核心技术突破。

截至目前,东风悦享已牵头或参与制定无人驾驶行业团体标准29项,发明专利受理量突破300件,在“下一代汽车”研发中抢得先机。

眼下,东风悦享正牵手黑芝麻智能,破解“卡脖子”难题,推进核心芯片国产化。“未来,东风悦享将继续勇闯‘无人区’,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周静说。

一流生态培育顶级纳米抗体平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耿尕卓玛

武创院

“中国迎来生物医药的新浪潮,纳博生命一定会成为其中一朵耀眼的浪花!”

6月19日,浙江杭州,瓦阿里出席第十届国际生物药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式后,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句话。

瓦阿里来自巴勒斯坦,去年受邀加入武汉纳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纳博生命”),出任市场总监。此次到杭州参会,是为了推广纳博生命研发的纳米抗体产品。

“建成七大纳米抗体技术研发平台,拥有几十个在研和合作项目,开发出了100多个抗体工具产品,超过1400平方米的实验室已竣工。”谈到纳博生命的快速成长,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春辉自信而笃定。

2022年7月25日17时,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简称“武创院”)23楼会议室里掌声响起。武创院打造的首个公共服务平台——纳米抗体产业平台,通过了专家咨询论证。

该平台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徐涛担任首席科学顾问,武创院携手沐杰生物、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爱博泰克共建。成立于2022年10月24日的纳博生命是该平台的实际运营方。

咨询论证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院长舒红兵认为,纳米抗体具有巨大的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前景,项目实施将有助于攻克国内抗体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从无到有的创新之路,并不平坦。

2021年,纳博生命技术团队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剑峰就萌生在汉打造纳米抗体产业平台的想法。受产业化路径、盈利模式等因素影响,平台一直难以落地。

2022年4月,武创院启动运行,聚焦光电子信息、大健康、先进制造等产业创新需求,重点推进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建设。

这家“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的成立,让刘剑峰看到了曙光。

在武创院撮合下,前沿技术、项目管理、市场需求、资本要素整合聚变,纳米抗体产业平台项目从梦想照进现实。

“一批堵点已彻底被打通,如技术方和市场方对价值判断的偏差、科学家与企业家互信机制建立等。”马春辉说,武创院作为创新资源的集聚者、整合者、催化者,做到了政府不能做、高校不去做、市场做不了、科技创新又必须要做的事情。

目前,纳博生命已经自主研发了一系列重要靶点的纳米抗体,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开发和科研抗体工具,以及一些可进一步用于抗体药研发的成果。今年有望初步实现盈亏平衡,这对一家初创公司来说非常难得。

眼下,纳博生命正与中科院合作,双方将基于纳米抗体产业平台建设“抗体银行”,对目前已知的、会对人类产生危害的病毒分类建设纳米抗体库,有望将疫苗以及诊断试剂的研发时间从“以年计”缩短至“以月计”。

军山新城崛起中试产业集群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谢慧敏 通讯员 杨运飞

未来技术研究院

6月18日,通顺河畔的军山新城,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一派繁忙。

随着一声“点火”,12号厂房内,“高能量密度磷酸锰铁锂复合正极材料”中试产线正式启动运行,这是该基地今年启动的第二条中试产线。

现场,项目负责人朱文教授难掩激动。“这一年,团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研发到中试、从天使轮到A轮,感谢中试基地给科研人员在逐梦道路上提供平台和保障!”

朱文是华中科技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研究团队的学术带头人。2007年起,他带领团队进行全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先后取得高能量密度磷酸锰铁锂复合正极、微纳固体陶瓷电解质等一系列科研成果。

“这些科研成果,一旦完成中试转化,可极大地加速我国固态电池规模化应用进程,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朱文说,固态锂电池耐高温、安全性强,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也更长,已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重点产业。

为此,他四处奔波寻找中试场地,希望科研成果早日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但这并非易事。“中试,指在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生产之间的中间环节,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产线搭建、水电气走线、环评、安评,与大的工业化生产线筹备是一样的。”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江华介绍,业界常说,中试环节,高校、科研院所做不了,中小企业不愿做。

为破解难题,2022年6月,武汉经开区携手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布局产业型中试平台,助力优质科技成果开展中试放大。研究院拥有3万平方米中试基地,支持项目团队建设中试产线开展中试熟化工作,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经过层层筛选,去年9月,首批10个中试项目团队签约入驻,朱文教授团队就是其中之一。除提供标准化厂房,研究院还为项目团队搭建推广平台和学术交流窗口,帮助对接资本市场,提供创业辅导、知识产权导航等服务。

“得益于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的大力支持,项目已获得500万元融资,除一期产线顺利启动外,二期产线微纳固体陶瓷电解质及导体隔膜也已完成设备订购,力争8月投产,后续还将布局固态电解质、负极材料等中试产线。”朱文说,到明年初项目就将完成中试熟化,届时还将建设万吨级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

与朱文教授团队一样,过去一年内,一批中试项目正快马加鞭。研究院已完成高端电子氟化液新材料、高性能钛合金零配件等10个重点中试平台的搭建,今年下半年,这些平台都将陆续启动生产。

--> 2023-06-28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31312.html 1 这一年我们捧回多项世界第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