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曹梦雯 李雷
开栏语
宜昌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宜昌城发”)是宜昌市政府重组整合9家市属国有企业而成立的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市属国有企业。
宜昌城发1979名党员,带领1.4万多名员工奋战在各行各业。317个班组如星火散落,点亮城市的条条战线。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宜昌城发以党建引领“星火”班组建设,以凝聚力聚合生产力,赋能城市发展,践行“城发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使命。
今起,本报开设专栏《“星火”的力量》,聚焦宜昌城发“星火班组”的拼搏故事,敬请关注。
入夜,宜昌。
游客登上长江游轮,逐浪而行,只见绚烂灯光已点亮黄金岸线。
放眼江南,璀璨星河映照磨基山脊;再看江北,霓虹光影勾勒城市轮廓。
似乎一夜之间,宜昌不再与空山寥影相伴,这变化离不开宜昌城发“长江夜游”夜景灯光班组不舍昼夜、不胜不休的拼搏奋斗。
作为宜昌城发“星火班组”的重要一员,该班组在党旗引领下,一期工程冲锋奋战60天,力排万难,让万千霓虹点亮灯火里的宜昌。
“面对‘急难险重’,做到‘我先上’‘跟我来’,群众就能学有榜样、做有示范,党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凸显。”宜昌城发交旅开发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副总经理赵云说。
6座山峰每天爬两遍,日行2万步
时光倒流。2021年7月,宜昌城市亮化提升首期工程拉开大幕。
按照计划,该工程将实现磨基山临江立面、三江河道、至喜大桥、三江桥、葛洲坝闸室的景观节点灯光秀表演,共有磨基山和三江河道2万套灯具、至喜桥3万个点光源等需要装设。
其中,难度最大的要数磨基山。该山由6座山峰构成,多年人迹罕至,许多地方连路都没有,车辆更无法上山,设备和材料只能靠人工肩挑背驮;临江一面,山体陡峭,施工难度极大;工期只有60天,时间不等人!
面对最重的担子、最硬的骨头、最烫手的山芋,共产党员挺身而出,挑战不可能。班组骨干不甘示弱,紧随其后。
作为宜昌城发重点项目“揭榜挂帅”中年龄最小的“揭榜者”,年仅34岁的赵云拥有14年党龄,身上有一股“干比抢拼闯”的劲头。
他带领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5名成员上了山,探路踩点。没有路,就拿镰刀砍条路;坡坎太陡,就手脚并用,爬过去。七八月间,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汗水打湿衣服,干了又湿,他们更顾不上蛇虫出没。
“6座山峰每天要爬两遍,日行步数超过2万步。”班组成员高硕荣记忆犹新,队伍里没有一人退缩,“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跟着他干,我们心中有底、脚下有力!”
党员带头,群众劲足。宜昌城发坚持党员带职工引领发展,通过党员联系结对职工,建立“传帮带”工作机制,带动思想进步、作风改进、技能提升、业绩提效。
2个月过去,再看看班组成员,大家都像换了个人。因高强度运动,小伙唐焓瘦了25斤。因高温暴晒,“女将”赵筑阳黑了几个度。“能干事,干成事,咱们的队伍靠得住。”赵云感慨。
60天铸就长江新夜景,彰显宜昌速度
“三分装,七分调。”一句行话,让夜景灯光班组成员明白,装好灯具只是第一步,更严峻的考验在后头。
当年8月底至9月间,每天晚上8点,班组成员都会雷打不动地来到江边集合,开始调试灯光,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
一开始,效果不尽如人意。“钱花了,灯光不好看,还不如不装。”有市民吐槽,也有人担忧,这让班组成员压力倍增。
“党委有交办、群众有期盼,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赵云再度站出来,带领大家冲进山野、扎进树丛,逐一调整8万余盏灯具的角度、色泽和饱和度。
2021年9月30日,“交卷”拭目以待:北岸华灯璀璨,南山渐次晕染,让不动声色的山水“活”了起来。
有了“60天铸就长江新夜景”的丰富经验,夜景灯光班组乘势而上,加压揭榜“下一单”——点亮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主场馆。
53万个点光源、4290套投光灯,45天内安装调试完毕,“宜昌百合”绚烂绽放。“这是我合作过最年轻、也是最有干劲的业主方,这批城发‘8090’后刷新了国内同类体育场馆亮化施工新速度。”施工方良业科技中西部大区副总经理杨创钦佩不已。
“党建就是生产力!党建强,企业才会更强,干部职工才能凝聚更大力量。”宜昌城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殷俊说,发挥党组织体系优势,把干部职工组织起来,紧紧拧成一股绳,力量就会成倍放大。“大家真正团结起来,就能攻坚克难,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