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张歆 通讯员 雷鸣 王蕾
曾经,秦楚古道和长江故道在这里交汇,万里茶道贯穿欧亚大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交通史上多个第一在这里创造,全球50%大跨度桥梁为湖北造。
6月14日,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武汉启幕,全球目光再次聚焦湖北。来自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院士、科研工作者,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代表聚集一堂,共享前沿科技成果,共推中国交通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新技术应用。
湖北交通吸引全球目光
作为全球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化交通运输盛会之一,此次大会吸引了万余名国内外嘉宾。国际运输论坛秘书长金永泰、国际道路联合会主席阿诺瓦·贝纳祖兹、世界道路协会主席纳齐尔·阿利等先后致辞。在为期4天的大会中,300余场活动将聚焦交通运输行业最前沿领域,涵盖学术交流、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学术沙龙、项目洽谈、技术比赛等各类,展示我国交通发展的实力。
这是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第一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举办。
“我们比较了很多城市,最终选择湖北武汉,武汉通则全国通。”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国际道路联合会副主席刘文杰介绍,湖北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快速发展,是我国的“立交桥”,在我国交通发展格局中地位突出。同时,湖北对外开放势头强劲,中欧班列等构筑起世界联通“新桥梁”,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湖北交通运输行业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在湖北办会对世界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刘文杰说。
近年来,我省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联通四海,通达全球:高铁4小时可达全国80%的重要城市;10条在建和已建的高铁,总投资3300亿元,全国第一;民航1.5小时内覆盖全国90%的经济总量,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国际专业货运投入运营;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日韩的货物经阳逻港转运中欧班列可节省时间95%,降低成本15%。我省还依托科教优势,全力推动交通创新。
中外专家聚焦交通技术变革
智慧交通、数字交通、低碳、新能源……这些议题备受各国与会者关注。
在主旨报告会上,中外院士、企业专家分享了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科技观点和发展战略趋势,展望新技术变革后的交通生活。
通过AI(人工智能)仿真预演,可以预测隧道事故,并且提供避免事故的多个处理策略;在港口装上监测设备,及时发现集装箱的变形或残损,降低风险、提升效率还能节约人力;驾驶员按照计算机后台推算出的最优速度行驶,既能节能减排,行驶过程中还能一路绿灯……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介绍了数字与交通融合的成果。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骑行安全、高能耗等依然是全世界各国的共同难题,也是交通领域亟待解决的痛点。
“我们常常关注总体数据,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这能够提醒公众建立安全意识,却无法帮助科学家们理解交通事故背后的机制。”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国家首席科学家塔里克·赛耶德提出“瞬时管理”概念,即建立事故指标,利用摄像头、雷达等技术装备,产出瞬时数据,以秒为单位,实施评估安全状态,动态降低出行风险,达到减少事故发生的目的。
在科技加持下,更为便利、安全、低碳、可持续的交通未来触手可及。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山枝介绍,“智慧的车”更少不了通信技术的支持。车辆移动引起的无线传播环境复杂多变,要真正实现车联网,让出行智慧起来,还要解决车车、车路的高可靠和低时延通信等难题。
日本工程院院士林良嗣从碳中和的角度出发,提示大家,技术革新为交通带来改变,但我们需要划出一个“增长的边界”,建立监管机制,评估新项目的集体利益,通过政策组合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