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4日

让创新之光闪耀国之重器

——中交二航局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中的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张靖皋长江大桥。

建设中的我国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普通公路“三位一体”的跨江大桥——江苏常泰长江大桥。

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新贝尔格莱德至苏尔钦段顺利通车。

建设中的世界最大跨度三塔钢桁梁斜拉桥——安徽巢马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全桥合龙。

6月14日,2023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汉开幕,有“中国建桥梦之队”美誉的在鄂央企中交二航局,携大批智能建造、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亮相盛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锚定科技创新目标不动摇,以创新之魂铸就企业之基!中交二航局挺立时代潮头,紧扣时代脉搏坚定前行。

飞驰山岭、跨越海河,铸就大国重器,彰显二航担当!中国桥、中国港、中国路,创新的火花闪烁在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平陆运河等一个个超级工程中……一项项二航造,成为响当当的“国家名片”。

获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标杆、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连续5次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近400项国家和省部级优质工程奖,120余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中交二航局创新之路足音铿锵,不断描绘着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美丽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壮丽画卷。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紧紧握住创新这一利器,在市场浪潮中拼搏向前,为打造高品质建筑业一体化服务商作出更大的贡献!”中交二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由瑞凯说。

百余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在茫茫大海中挑战“不可能”,创造三项“世界之最”!4月28日,由中交二航局参建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合龙,再现建桥绝美技艺。

全长约24公里的深中通道连接深圳和中山,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枢纽工程,中交二航局承建深中通道S04标段,线路全长3973米,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伶仃洋大桥东主塔、东锚碇施工,上游侧主缆架设,钢箱梁安装等。

伶仃洋大桥是深中通道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全长2826米,为主跨1666米的三跨全漂浮体系钢箱梁悬索桥,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悬索桥。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建造1000吨智能化缆载吊机,作为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悬索桥主梁吊装装备,其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同时具备大倾角荡移功能,解决了大吨位、大跨度悬索桥箱梁节段吊装同步稳定性差,起重能力和起升速度无法保证的难题。未来,它将在桥梁建设中大放异彩。

驰骋在港口、桥梁、隧道等交通运输主战场,中交二航局步履铿锵——

看港口:中交二航局首创自适应桩顶支撑移动平台桩基施工技术,研制海上自升式碎石桩施工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在以色列阿什杜德港、巴基斯坦胡布码头等国内外项目得到成功应用。

观桥梁:首创外海珊瑚礁地层大直径桩基础设计及施工技术,研发外海组合混合梁桥快速施工方法及配套装备,攻克了外海无遮掩环境下桥梁施工技术难题,在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等重大工程基础施工中得到应用,填补了国际空白。

行隧道:在海外的孟加拉国国父隧道,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条河底长大隧道。二航人在水下18至43米深度,采用大直径水下盾构机挖出一条双向四车道的隧道,解决盾构隧道上浮的国际难题,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是中国隧道在海外全产业链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更是“中国隧”在海外的又一张闪光名片。

5月,广西平陆运河全线动工建设,二航局承建的马道枢纽工程是平陆运河第一梯级枢纽,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内河省水船闸;6月,武汉双柳长江大桥主塔跨江遥望,这个被称为长江上最宽的钢箱梁悬索桥,正通过提前布局、抓抢工期成功赢得跨汛期施工的先机……

打破垄断,研发国产止水带应用于襄阳东西轴线鱼梁洲隧道;瓯江之上极限“飞跃”,温州瓯江北口大桥诞生30项原创技术……一项项成果转化“技艺”让世界惊讶。

4月15日,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江苏张靖皋长江大桥关键控制性工程南航道桥南主塔桩基施工完成,这也是这座拥有六个“世界之最”、六项“世界首创”桂冠的大桥首个主塔桩基完工。中交二航局团队开展“现场工业化、建造智能化、施工标准化、产品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管理,在主塔桩基施工中,创新性建造主塔装配化施工平台,钢护筒洞口采用装配式可周转承重组合面板,解决全平台承受重载施工装备的难题。目前已检测的桩基均为一类桩。

“质”从磨砺出、“品”自苦寒来。目前,被誉为“中国建桥梦之队”的中交二航局同时参建8座世界第一桥、5座跨海大桥、10座跨长江大桥、6座跨度超1500米大桥,全球3座跨径超过2000米的大桥,二航局承建其中2座。

“智能建造”攀高峰 涵盖交通全领域

放眼世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潮流不可逆转。

一键操作,1.5小时爬升6米!5月31日,世界跨度最大的双层四主缆悬索桥——燕矶长江大桥南岸桥塔工地,湖北首次应用的一体化智能筑塔机,让参加湖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现场推进会的百余名观众啧啧称赞。而这已是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产品,减人增效4倍以上。一体化智能筑塔机正是二航局将在本次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作为成果发布的其中一项产品。

中交二航局致力于“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例如,一体化智能筑塔机爬升时,通过内置装置实现整体上移,爬升速度可达到每小时5米至10米。即使遇到大风等极端天气,也能通过架体与模板之间抗风装置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工人日常在百米高空中施工作业行动自如。

在世界最长高速铁路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桥址区,每年7月至9月为台风多发期,年平均有效沉桩作业天数仅200天左右,大型设备需要赶潮作业。中交二航局科研团队对强潮海域水文实时监测及预报系统、超百米埋置式斜桩快速高精度施工关键技术及装备、大流速强冲淤条件下埋置式承台施工技术等方面开展创新研究,开发运用智慧船舶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确保沉桩施工安全高效。

“深水”“大跨”“高速”等世界建桥难题,倒逼出超级建桥重器。智能化步履式顶推技术及装备基于工厂预制拼装技术与生物稳态行走自平衡原理,研制了集自平衡顶推、无人值守、智能决策算法、智能调位于一体的模块化装备。它创造了桥梁智能化决策与控制的高效、高精度建造新技术,成为跨越既有线和深山峡谷桥梁的重要建造方法,获得十七届中国专利金奖,并已成功应用于贵州北盘江第一桥、济南凤凰路黄河大桥、武汉沌口长江大桥和深中通道等近百个重大工程。智能化步履式顶推技术及装备也是二航局将在本次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作成果发布的又一项产品。

下好“先手棋”,练就“杀手锏”——

从研制出全球最大塔机“大力士”,到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围绕数智建造优势,中交二航局积极推进管理智能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在打造工业化智能建造产品体系、技术体系、技术标准上走在前列。如模块化步履式智能顶推、桥梁数智建造云平台、大跨悬索桥上构智能化施工应用系统、一体化智能筑塔机、桥塔施工数字孪生平台、节段梁智造云工厂等。依托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研发基于移动工厂的混凝土索塔筑造技术及智能装备,开创混凝土索塔工业化智能建造先河。

在数字化技术领域,中交二航局构建基于BIM+GIS工程全域数字模型的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数字平台。研发的集全天候实时监测、智能辅助决策等多功能自动控制于一体的桥梁转体三维实时监控平台,实现桥梁的“一键转体”,通过桥梁全寿命健康监测打通了工程信息数据链。

锻造攻坚克难的“金刚钻”!中交二航局“智能建造”成绩斐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智能筑塔机、1000吨缆载吊机、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钢筋网片柔性制造成套设备、智能无人顶推装备、海上碎石桩平台装备等一批独有的核心领先装备。

依托强大技术创新能力,二航局研发了千米级斜拉桥建造技术、海中超大跨悬索桥建造技术、超大跨钢桁拱桥建造技术等十大国际领先技术。据悉,二航局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科技奖项300多项,20次斩获国际桥梁大会(IBC)大奖和“菲迪克”工程项目奖。

践行科技强企战略 “硬核”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早在1988年,中交二航局就提出“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的企业精神,用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并将其作为开拓市场的利器。

近日,中交二航局“科技强企”领域喜事连连。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所属“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2022年度专项考核结果的通知》,中交二航局以优异成绩荣获“科改示范企业”2022年度专项考核第四名,获评“标杆”;交通运输部公布2022年度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入库成果名单,中交二航局11项成果入选,目前中交二航局已有24项成果入库。

“科改示范行动”是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部署的国企改革专项工程,旨在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

示范,就是榜样和标杆!自入选“科改示范企业”以来,中交二航局以“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的传世佳作,彰显公司以品质工程筑牢品牌的实力,围绕公司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公司的大科技体系,攻克核心技术、培育核心团队、整合核心资源、做强核心市场,打造桥梁智能建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通过打造高端科研平台,成立林鸣院士工作室,参与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桥梁智能建造实验室建设——

中交二航局现有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17个,所属技术中心在174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位居全国第三、建筑业第一,在武汉阳逻打造桥梁智能建造研发中心,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建筑企业智能建造综合实验基地。

中交二航局聚焦超大跨径桥梁建造、工业化智能建造、港航与海洋工程建造、先进材料、智能装备、数字化技术等六大主攻方向,研发了超大跨桥梁全过程自适应控制理论与技术等一大批全球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联合攻关机制。公司与10余名院士建立长期合作,与中科院共建岩土实验室,与华中科技大学等2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牵头组建中交集团桥梁创新联合体,整合数字技术领域科技领先企业共同推动产业升级,攻克“卡脖子”技术,助力桥梁产业链自主可控。建设公路学会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分会,推进交通智能建造现代产业全面创新、全面发展。

突出价值创造,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科技推进产业升级,推动以武港院、设计研究院、智行国际公司、建筑科技公司等子分公司为特色产业孵化器,研发一批新产品,增强科技成果应用能力,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科技支撑市场经营,2022年承揽江苏张靖皋长江大桥、池州长江公铁大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等项目,桥梁工程合同额同比增长66%。

锻造创新人才“强磁场”——

实施高端人才推优计划,与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等机构及领域专家建立了常态化合作机制;加快科技人才专业提升。推行团队“揭榜挂帅”制,构建科技人才雁阵格局,形成了高端人才引领、科技骨干支撑、科技新星储备的人才梯队,“长大桥梁建设施工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入选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团队和中交集团“十大创新团队”。

通过首席专家团队熔炼、创新平台孵化,中交二航局锻造了一批善于攻关的科技研发人才,拥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人才12人,省部级创新人才56人,大科技人才总量达到1500余人。

时至今日,中交二航局技术中心已培育30余个高水平科研和技术服务团队,服务遍布全球20个国家的300多个重大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创效超百亿元。

步履不停,奋斗不止。中交二航局将秉持“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的企业精神,全面吹响“科技强企”的号角,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 2023-06-14 ——中交二航局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29079.html 1 让创新之光闪耀国之重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