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吴宇睿 通讯员 杜守雨 郭振兴
一河碧水穿城过,两岸花香扑面来。
全长80公里的沙河,发源于随州,自东向西流淌,奔涌入汉江,孕育了百万枣阳人民。
多年来,母亲河的默默奉献,支撑枣阳不断进位“全国百强”。但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的是,沙河变成了臭水沟。
挽救沙河,刻不容缓。
不临江,不靠海,有着鄂北“旱包子”之称的枣阳,深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统筹一盘棋,治死水、管污水、引活水,做好“四河”文章。
襄阳市委常委、枣阳市委书记孟艳清表示,4年来,该市累计投入40多亿元,建设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环境治理重点项目,织起一张立体水网,绘就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新画卷,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四河连通”完成“大手术”
6月5日傍晚,沙河畔绿意葱葱、繁花锦簇。水中鸟儿尽情欢唱,两岸游人如织,乐曲声、欢笑声不断。
“以前,河里到处是垃圾,臭味熏天,连窗户都不敢开。”家住沙河边的市民陈星说,现在环境好了,河边住户纷纷敞开大门,在一起聊天、下棋,十分惬意。
枣阳市水利局副局长李文介绍,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污水、垃圾直接排入河内,导致河道淤塞,环境恶化。政府苦于财力所限,一直未敢动“大手术”。2017年,沙河被监测为劣五类水质。
“同命运”的还有护城河、东冷水沟、西冷水沟,护城河呈C字形贯穿老城区与沙河相连,东冷水沟和西冷水沟分布于沙河两侧,也成了“断流”的水沟。
群众对美好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水域治理,迫在眉睫。
2019年,枣阳市启动沙河流域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投入10.6亿元,实施“四河连通”工程。
先截污,后清淤,改善水质量;种花草树木、建公园步道,提升城市品位;建水闸泵站,打通四条河,盘活城区水系……经过3年多的努力,“四河”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城区绿化面积近1900万平方米,建设公园近60个、游步道10余公里,城区重现“河水潺潺、鸟语花香”新画卷。
“沙河漂亮了,我们从‘最差社区’变成‘最好社区’,大家每天在河边跳广场舞。”紧邻沙河的北园社区党委副书记熊如巧说,今年,该社区申请老旧小区连片改造,6000多居民全部通过,无一反对。
“治好一条河,改变一座城。如今的枣阳城,就像一座美丽的‘水立方’公园!”住在护城河边的市民李晓虎感慨。
管好每一个污水口
6月4日,枣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控制室屏幕上,跳跃着pH值、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一组组数据。
每天,近万吨污水经过沉淀、酸化、过滤……达标后排入500米外的沙河。
该污水处理厂建于2019年,处理枣阳经济开发区内37家企业排放的污水,其中化工企业12家。“化工企业是一企一管接入,企业先处理达标后,污水处理厂再接收处理。”枣阳市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副经理王青华说,数据实时传送给环保部门,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沙河。
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只有管住了污水口,才能保证一河清水长流。
近年来,负责处理城区生活污水的枣阳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扩产,日处理能力从6万吨提升至9万吨。启动了雨污分流工程,打通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生活污水排放“毛细血管”,全市已建成雨污分流主管网344公里,实现污水应收尽收。
统筹资金10.7亿元,建成2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1.7万吨左右,其中约一半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入沙河、滚河,每年减少了近700万吨生活污水,水质得到了强有力保障。
环保部门在沙河、滚河等重要河流断面设置了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一旦超标,自动预警,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同时,还配套人工巡河,加强日常管护。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枣阳市1个省控断面、2个市控断面水质满足Ⅲ类标准,11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引活水为“四河”护航
“今年从西冷水沟取水灌溉,确保小麦丰收。”6月2日,刚刚完成小麦收割的枣阳市环城办事处刘桥村村民宁万双喜笑颜开。
刘桥村属于“鄂北岗地”,缺水严重,至少要打120米深的井才能取到水,成本昂贵。此前,村民们可从比邻的西冷水沟取水灌溉,但2000年之后,西冷水沟因垃圾增多、河道淤塞,水量大幅减少,失去了排放灌溉功能。
西冷水沟重新发挥作用,得益于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期(简称鄂北工程)的建成使用。
鄂北工程在枣阳境内设有8个分水口,设计分水量3.64亿立方米/年,占工程每年总调水量的43%,可补充解决枣阳60万人生活、80万亩农业灌溉和工业、生态用水。
今年,该市从鄂北工程调水2800万立方米,其中一半直接用于农业灌溉,800万立方米补充到城区第二水厂水源地,剩余部分主要用于生态补水。治理后的西冷水沟引水31万立方米,解决疏通沿线环城办事处、琚湾等乡镇“最后一公里”用水问题。
枣阳市水利部门介绍,该市通过从鄂北工程、唐河取水、调水,有效补充了全市22座大中型水库的水量。其中,沙河水库、大黄河水库及时向沙河补水,确保沙河、护城河、东冷水沟水量充足。
枣阳市市长孔令波表示,“十四五”期间,该市将再投资20多亿元,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修复等重点项目21个,进一步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为枣阳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