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2日

家门口欣赏“南腔北调”

全国千余曲艺传承人 送来120余场演出

湖北日报讯 (记者严芳婷)6月10日,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湖北剧院驻场演出,非遗传承人带来苏北大鼓、山东落子、傣族章哈、苏州评弹、大本曲、天门渔鼓等精彩曲目。

手持两片月牙形钢板、一面简单的书鼓唱响浓厚的民族味道。来自中国曲艺之乡宿迁市的苏北大鼓表演艺术家牛崇祥为观众带来苏北大鼓《红色坠胡》,讲述抗战时期日军对宿迁作出“全城搜捕”计划,琴书盲人张振业以唱琴书为名冒着生命危险,机智灵活地将这份紧急重要情报巧妙传送到共产党组织手中。去年5月,该作品入围中国曲艺界最高奖项牡丹奖。

山东落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青敏带来群口表演《良心》。山东落子以早期曲调之衬词“落莲花”“莲花落”而得名,主要演出乐器为铜钹、竹板、竹筷,演出形式简单,明快有力的风格鲜明表现了鲁西南人民直率强悍的性格特点。

傣族章哈小戏《颂党恩》,讲述在共产党领导下,傣族人民生活逐渐富裕、步入小康社会的故事。演唱者们身穿艳丽的傣族服装,配合笛声轻摇花扇,地道的方言口音展现浓郁的傣族风味。

苏州评弹传承人汪正华带来传统书目《七侠五义》。该作品改编自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讲述众侠士驰骋江湖的仗义行迹,以及“五鼠”归附包拯后,助其弹劾惩处权奸贪官、替百姓鸣不平的传奇故事。吴侬软语娓娓动听,弹拨说唱细腻绵长,生动展现书中角色的人物魅力,引得观众拍手叫好。

来自“中国曲艺之乡”天门的4名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张红艳、刘柱纲、刘雄、朱常岑以说唱相间的天门渔鼓形式共同演绎《扬帆起航新征程》。

“我从小就爱听说唱,这次全国各地优秀的曲艺传承人都来了,在家门口就能看遍南腔北调,一次过足瘾。”武汉观众汪大爷计划着后面几天的观演行程。

本届曲艺周将从6月9日持续至6月15日,来自全国144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9个保护单位的千余演职人员齐聚江城,演出场次超过120场。驻场演出将在武汉说唱团都市茶座小剧场、中南剧场小剧场、汤湖戏苑和湖北剧院小剧场等4家剧场进行,并通过曲艺“五进”展演,走进全市39个社区、学校、景区、机关和企业,将优秀曲艺节目送到观众身边,让人民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 2023-06-12 家门口欣赏“南腔北调”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28681.html 1 全国千余曲艺传承人 送来120余场演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