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曾莉、通讯员章晟)“这是我送给自己的最好生日礼物,希望远方的他早日康复!”5月29日,研究生刘辉(化名)迎来自己24岁的生日,这天他来到我省定点采集医院血液科进行最后一次造血干细胞动员,并完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这份“生命的礼物”将通过最快方式送达,输入一位急需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体内。
2017年,还是大一新生的刘辉在学校组织的一次献血活动中,了解到中华骨髓库,留下了HLA分型资料,成为中华骨髓库一名志愿者。他做这个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因为“对捐献有所了解,知道不会对自身造成什么影响,一旦配型成功,自己的一点点付出却能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为什么不去做呢?”
去年11月,他接到通知,有一名患者与他配型成功。刘辉毫不犹豫答应了捐献造血干细胞,他说:“得知有患者与我配型成功,我挺意外的,配型成功的几率一般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几百万之一。”
5月24日,刘辉便在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采集医院,医生告诉他需要连续注射4天的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集中在外周血中才可以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正是打动员剂的这个“插曲”,把捐献日期幸运“转移”到了他生日这一天。
5月29日早晨8点30分采集工作开始,刘辉躺在病床上进行采血,暗红色的干细胞悬液顺着管子流入采血仪器。近4小时采集过程中,刘辉很放松,中途还小睡了几次,“没啥不舒服的感觉,抽取过程没那么恐怖。”
12时30分,从刘辉体内采集的造血干细胞被装进中华骨髓库干细胞储运专用箱。此时,来自患者所在城市医院工作人员也风尘仆仆赶到。他们小心翼翼接过装着干细胞悬液的专用箱,表示将以最快速度送到患者所在医院。
采集结束后,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为刘辉点上生日蜡烛,刘辉手握一支康乃馨,闭上眼,静静地许愿。他有些腼腆地说:“被救助的那位患者也是一位母亲的孩子,都说‘儿生日娘苦日’,我之所以拿起这朵康乃馨默默许愿,一是要感谢我的妈妈给了我生命,祝她健康长寿,同时也祝福远方的那位患者能够重获新生,一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