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3日

种博会上的“新板眼”——

“叶子”会捉虫 地膜会“消失”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王璐 陈雪莹 李兴需

6月2日启幕的武汉种博会上,有些什么“新板眼”?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神奇的食虫植物

在展馆中,记者看到了一些神奇的“叶子”,它的上面沾满了密密麻麻的小虫子——这就是今年种博会新增设的“食虫植物”展示区。

这些“叶子”,其实是捕虫堇,长得像莲花台,层层叠叠的,属于多年生食虫草木,叶片具有黏液,小虫飞过来,就会被牢牢粘住,无处可逃。

大家熟悉的食虫植物还有猪笼草,叶片尾部卷须扩大成瓶状,瓶中分泌消化液,可捕食消化昆虫。此外,还有张着血盆大口、形似贝壳的茅膏菜,虫子进入“贝壳”里,“贝壳”就会合拢,分泌汁液把虫子消化掉。

“最近几届种博会,我们都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除了食虫草,还有光诱技术、异色瓢虫投放区,这些展示都是为了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让农业可持续发展。”种博会地展负责人说。

可快速消失的黑色地膜

传统的农业地膜,都是白色的,但在本届种博会地展现场,采用的是黑色地膜——全生物可降解生物膜,可促进辣椒增产70%左右,而普通地膜只能增产60%左右。

科研人员介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淀粉、纤维素、壳聚糖及其他天然多糖类材料,在自然界中可通过微生物100%降解。

“我国从15年前开始研究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陆续解决了原材料稀缺关、成本关,特别是使用功能关后,这两年开始在大江南北推广使用。”农业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严昌荣介绍,这种黑色降解膜在作物罢园时,就已经明显进入降解阶段,厚度变薄、韧性消失。土壤翻耕后约35天,降解率可达95%左右,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地膜的污染问题。

--> 2023-06-03 种博会上的“新板眼”——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27502.html 1 “叶子”会捉虫 地膜会“消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