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4日

城市更新改造:现代和历史一个都不能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三春 通讯员 冯蕾

在旧工厂改造的工业风店面喝一杯咖啡,从上世纪风格的老房子精品酒店一觉醒来……当下,越来越多的老街区、经典建筑焕新亮相,以新功能、新业态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体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中后阶段,城市更新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关键任务和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如何进行城市更新?面对不同年代的建筑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引发社会关注热议。

循序渐进,“建筑化石”焕新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曾提出(collage city)“拼贴城市”的概念,认为城市是各个阶段历史建筑的不断沉淀和积累的结果,就像动植物化石那样。

不同年代标语,上个世纪的消防器械、运货滑道与书店、创意设计公司等共生……走进汉口平和打包厂,参观者争相举起相机拍照打卡,不时传出“很酷”的评价。5月9日至10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首次在汉召开,参观者找到了不少“武汉样本”。

“更新改造不是一味模仿和复古,而是要提升建筑适应能力。”平和打包厂项目设计修缮主持者、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会长、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经理肖伟表示。

平和打包厂始建于1905年,是武汉现存最完整的早期工业建筑,在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的保护性设计修缮下蝶变重生。开园4年多,先后有100余家企业入驻。该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大上海、大武汉,一个滨江一个沿海,都是最早的一批通商口岸,经验有共通之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汪孝安肯定武汉的做法。他还介绍,早在2007年,上海市即划定了12个风貌保护区,其中64条道路原汁原味整体保护,永不拓宽。房子会不断更新,但城市脉络和肌理被保留。如今,以上海新天地等为代表的历史街区焕新之后,已经成为城市名片。

“不能用当下的视野和审美评判不同时期的建筑,要各美其美。城市更新改造不能是‘突变’式的,也不能仅仅变成某一年代的‘时装表演’。”汪孝安说。

善待当代建筑,留下历史年轮

保护“现代与历史交融”的城市格局,一座“拼贴城市”还需要充分重视现当代建筑。

上海,超大型城市典型代表,城市更新改造探索走在全国前列。一场建筑设计行业熟知的大楼“保卫战”曾上演。

1989年建成的南京东路201号楼——上海华东电力调度大厦,曾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被评为“上海十大优秀建筑”。然而建成不到30年,大楼将改造为奢侈品牌酒店。

“第一版改造方案出台,大楼外形面目全非。”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与上海业内多位专家学者呼吁,三年里反复论证50多个方案,最终达成共识:大厦内部的功能可以置换,但三角窗、微波塔等经典元素不变,保留大部分原貌,延续时代记忆。

“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体系在我国已较为成熟。但1949年以后的现当代建筑,误拆乱改、乱建现象反而频发。”曹嘉明说,如今上海已经启动了现当代优秀建筑的遴选与保护。类似的问题,在武汉等城市同样存在。

“上海经验的探索值得我们关注。面对近现代建筑,不论是拆改还是新建,同样都要保留城市肌理,注重人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生。”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首席总建筑师陆晓明说,中信设计做了很多尝试。

武昌武珞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即红楼对面,是陆晓明主持设计的辛亥革命博物馆,不仅外立面颜色与红楼相仿,整体还采用了内凹的三角形设计,与红楼的U型建筑布局再次呼应,形成百年建筑的“对话”。

武昌东湖畔,省博物馆三期扩建工程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超出一期、二期建筑面积总和的三分之一,且背靠东湖场地狭小。陆晓明介绍,设计方案向地下要空间,面湖设边庭。三期整体藏身于老馆背后,宽屋檐、大坡顶之下,做到藏融隐衬,丝毫没有违和感。观众从新馆观湖一览无余,从湖畔看馆则楚风依旧。

实施城市更新,各地都有探索。

住建部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实施6.5万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达5.8万亿,涉及既有建筑改造,老旧小区、老旧街区改造,城市生态修复,以及新城建等多种类型,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

湖北不遑多让。2022年,《湖北省城市更新工作指引(试行)》提出:到2025年,城市更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结构、功能、布局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城市开发建设的方式加快转变。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持续的改善,城市的综合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 2023-05-24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25983.html 1 城市更新改造:现代和历史一个都不能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