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露 赵琳 娄雅玲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当天,湖北日报与武汉、襄阳、荆州、黄石等地的10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开展“博物馆奇妙日,一起寻宝荆楚”联合直播活动。湖北日报客户端88个县(市、区)频道,湖北日报微博、抖音号、视频号、百家号、快手号等,全矩阵不间断直播7小时。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官方抖音号、视频号同步进行了转播。截至18日16时,全网点击量251万,并冲上微博同城热搜榜。
访百年老街
赓续城市“红色血脉”
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139号门,悬挂着一块银色匾牌,上面醒目写着“八七会议会址”六个大字。
讲解员对着镜头,将中国共产党的峥嵘岁月娓娓道来。1927年,神州大地,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在鄱阳街139号(当时为俄租界三教街41号)的俄式公寓的二楼,一场紧急会议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召开。20多平方米的会议室里,唇枪舌剑,年轻的干部们吃着干粮,喝着白开水,怀着满腔热血,探讨着中国革命的未来。
“在革命危急关头,‘八七会议’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道路,确立了新的革命方针,将革命扭转到正确的方向。”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馆长曾宪松介绍,在这场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中国革命走向从大革命失败向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八七会议纪念馆周边的黎黄陂路历史文化街区,今年3月被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评为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在这里,3位江岸区的“红领巾小小文旅大使”,细数老街历史,带领大家感受老街“红色文化”。
在武昌区红巷13号的武汉革命博物馆,青砖灰瓦的檐墙、苔藓青石的路面、光影摇曳的大树,把观众们带到了那段暗流激荡的岁月。这里有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博物馆现已成为征集、收藏、保护、研究武汉地区近现代文物、革命文物、党史文物和展示大革命史、中共党史及重大历史事件的综合性博物馆,更是大革命史和武汉地区党史的研究中心。
跟随江夏融媒记者杨莹的脚步,我们来到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代名舰。中山舰博物馆是武汉市文化局所属的一座专题性纪念性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6300多件(套),其中一级文物62件(套),它们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见证物,在军事研究方面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山舰博物馆讲解员吴珊说。
寻荆楚瑰宝
穿越千年邂逅青铜
金银、青铜、陶瓷、玉石、漆器、古字画……类别丰富、形态各异,走进襄阳市博物馆,上万件展品琳琅满目,吸引着网友的目光,尤其是镌刻着大量铭文的青铜器,绘就了襄阳馆藏文物和历史文化的别样风景。
呈站立状,形体精干,肌肉结实;头小微昂,颧骨扁平,咧嘴作嘶鸣状;颈短而粗,腿短而有力,前腿绷直,后腿抓地。“这匹身高、体长均为163厘米,重达360公斤的青铜马于2008年10月出土于樊城菜越三国墓,是目前国内出土的体型最大的青铜马,被称为‘华夏第一青铜马’,如今也是本馆的镇馆之宝。”襄阳市博物馆讲解员马毓婷介绍,这匹马按照真实的马匹1∶1的比例用青铜浇铸而成。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家兵器在古代青铜器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类型的青铜兵器,均记载着属于那个年代金戈铁马的历史。在荆州博物馆陈列大楼的青铜文化展区,修复过后的“吴王光戟”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凛冽光芒。“‘吴王光戟’出土的时候,兵器后半部,即称之为‘内’这个地方,跟前面的‘援’已经折断成两部分了。它的表面还漫布着一层枣红色的锈,专家反复测定,发现正反两面各有4个错金的铭文,当时就初步识别,认为是吴国的兵器。”荆州博物馆副馆长杨开勇说。
跟着镜头,大家来到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盘龙城遗址距今有3500多年历史,是商朝在南方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这座青铜大圆鼎是商代早期最大的圆鼎,高85厘米、口径15厘米,最薄的地方仅为0.5厘米,器身上还有两个凸出来的眼睛,其他部分均是兽面纹,凸显了商人对于神明的敬畏。”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社教专员贺潇华介绍道。作为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盘龙城出土的青铜器有500余件,其中三分之一是兵器。
“击鼓作战,鸣金收兵。”战场上,锋利的兵器与鼓舞人心的乐声一样重要。出土于巴东的虎钮錞于,就是战场上重要的青铜乐器之一。“巴东出土的虎钮錞于以白虎图腾为钮。因为巴楚都信鬼尚巫,认为神树是灵魂上天的阶梯;桅杆中穿着一面战鼓。这组图案记述了巴人部落军队和楚人的军队在三峡地区进行战争。”巴东县博物馆前馆长向勇也向网友送上“军事大餐”。
赏传统工艺
守护古人智慧与匠心
一座城市的“根”与“魂”,与一座城的古遗址密不可分。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大厅内,主播说,一眼便可看到春秋时期留下的采矿遗址,井巷纵横交错,层层叠压,系统地展现了古人在地下开采的情景。“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1973年在矿山生产中发现的,距今正好是50周年,而它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的夏代。”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讲解员游霜介绍,铜绿山矿区目前已经发现了50余处冶炼遗址,专家们通过对40至50万吨古炉渣抽样检测分析,推测产铜8万吨至12万吨。古炉渣含铜量平均仅为0.7%,炼粗铜纯度高达93%以上,在当时世界上是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内不仅有冶铜区,还有着墓葬区。2012年和2014年,专家们在古代炼炉旁分别发现了35枚春秋时期矿工的脚印和258座古墓葬,这也使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见物不见人”的问题迎刃而解。2018年,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列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2021年,被评为“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走进武汉荆楚金石博物馆,近千平方米的空间里,一块块老砖石安静地放置其中。其中,有4块砖石年代最为悠久,分别是3块“持旗重甲兵俑墓砖”、1块“宝瓶忍冬纹砖”。武汉荆楚金石博物馆馆长张友海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器物全形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6年来奔波于武汉三镇各个角落,寻找老砖,迄今共收藏了400多种、2000多块老砖,最早的距今1500多年。
感受植物活化石魅力
探水杉秘境
曾被植物界宣布灭绝的水杉,在利川被重新发现,利川也成了国内外公认的“水杉之乡”。这儿,坐落着一所极具特色的博物馆——中国水杉博物馆。
为什么全世界水杉原生种群能够独存于湖北利川狭长的区带呢?“利川地处于鄂渝交界的大山区,海拔在800米—1200米之间,且都是高凹封闭谷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于水杉的生长。”中国水杉博物馆讲解员黄晶晶介绍。
水杉树干挺拔,直指云天,昂然向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卓然不凡,是希望的象征。1982年,利川设立小河水杉省级自然保护点。如今,水杉已在全世界生根落户。为了保护世界各地水杉的“祖宗”,2003年6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开眼界,加油、加油……”“博物馆,城市的文脉。”“荆楚文化,博大精深”……直播平台上,网友热烈互动,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