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蔓、曾莉、通讯员袁福国)5月12日,武汉楚精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肠息肉电子结肠内窥镜图像辅助检测软件”正式获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这是我省首个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三类证,也是我省第二个获批的创新医疗器械三类证,也是全国首个消化内镜实时质控与辅助诊断软件三类证。
据悉,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是国家最高级别的医疗器械,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这类器械的研发企业要有极强的创新能力、技术实力、资金保障,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目前,全国仅有201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我省第一次获得该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在2019年。
据统计,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中国癌症总发病率的43.5%。早筛早诊,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策略。然而,早期癌病变微小,不易被发现。数据显示,有20%—40%的胃早癌患者被漏诊,而结肠腺瘤被漏诊的概率也高达22%。
“哪怕提升1%的检出率,也意味着成千上万的生命将被挽救。”这款又名“内镜精灵”的软件,其开发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医院负责人于红刚教授介绍,为解决临床之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联合“楚精灵”历时六年,绘制出人体消化道的“地形图”,并依照消化内镜检查的诊疗规范,标示出必查的“坐标点”,经过上百个夜晚的挑灯奋战、数万次的实验演算,终于自主研发出“内镜精灵”。如今,经过几百次的迭代,产品日臻完美。
“内镜精灵”是全球首创的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消化内镜下质量控制和辅助诊断系统,可对消化内镜下视频图像进行实时监测,在放大40倍的探头下,头发丝大小的病灶也难逃它的火眼金睛。它还可自动识别盲区,提醒医生检查遗漏部位;发现癌变倾向的病灶,立刻进行预警。它可有效降低息肉漏检率和结直肠癌发生率,节约医疗成本,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被称为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
研究表明,使用“内镜精灵”辅助,腺瘤检出率可达30.6%,检出率水平提高近50%,助力消化道系统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有了“内镜精灵”,基层患者不用辗转省城大医院挂“专家号”,就可获得权威的内镜检查结果。目前,“内镜精灵”已经应用到全国220多家不同级别医院,协助医师发现了万余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挽救了大量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