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2日

地下4000米探“黑金”“千层饼”中取“黄油”

我省加紧勘绘首个规模页岩气田“藏宝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通讯员 谢江 李慧

5月7日,位于利川市的江汉油田红星地区传来好消息:红星500亿方增储工程的9口井全部进入钻探、试气施工阶段,年底基本探明储量。

这意味着,今年底,利川有望建成我省首个规模页岩气田,改写湖北“缺油少气”的困局。

利川是页岩气的主要分布区之一,50年来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去年9月,江汉油田将红星500亿方增储工程作为油气勘探“1号工程”推进实施,1000多名石油人奋战在齐岳山上,不眠不休,只为探秘地下4000米的世界,在年底画出“藏宝图”。

为一个信念坚守50年

住着四面环山的铁皮房,几十年如一日守着气井,陈善华如今已是满头霜雪。

比起枯燥与艰辛,陈善华更怕“看不到希望”。

脚下这片土地到底能不能产出页岩气?这个问题困扰了江汉石油人很多年。

利川市建南镇,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早在1969年,一批石油人来到这里,满怀壮志建设气田。

然而,由于国内相关技术刚刚起步,生产装备也很简陋,建南气田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

“探明页岩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江汉油田采气一厂副厂长罗林波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与国外相比,我国页岩气埋藏深,一般为地下3500米至4500米之间,且地质结构复杂多样,要想获得产能,对技术的要求极高。

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来到建南,开展技术攻关。2011年,江汉油田第一口页岩气井在建南开钻。建南地质的复杂性超出预期,开采过程十分艰难。这一次,依然以失败告终。

正在此时,与建南相隔数百公里的重庆涪陵,被勘测出地下有规模页岩气,且地质结构相对简单。

建南采气人响应号召,转战涪陵,一边建设一边积累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涪陵成功了,一跃成为我国首个百亿立方米产能页岩气田。

涪陵的成功让大家信心倍增,他们坚信建南也一定能够取得突破。一位石油工人讲了一个故事:建南谐音“建设太难”,故更名为“红星地区”,寓意未来红星闪耀。

“我们一直在等一个机会。”罗林波说。

“千层饼”中取“黄油”

2019年,机会终于来临。

中石化投资过亿,组织1000多人的勘探队伍走进鄂西大山,部署间隔20米的检波器和延绵630公里的电缆。经过勘测,红星地区被认定具有商业开采的潜力。

听到这一喜讯,曾在红星奋斗过的石油人,纷纷请战,希望带着从涪陵积累的技术,回到红星,圆心中的“气田梦”。

这一次,他们底气十足。

“开发页岩气的核心技术,主要是水平井技术与水力压裂技术。”罗林波介绍,如果把地质层比喻成千层饼,那么页岩气就像千层饼中所夹的黄油。然而,并非每一层都有“黄油”,需要在数千米的地层中找到有页岩气的那一层。然后,凭借水平井和压裂技术,把蕴含在石头孔隙里的页岩气开采出来。

在红页13HF井架旁,一个简陋的铁皮房里,钻井工程室副主任王斌正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研究刚刚从地下3915米开采出的岩屑,“每一层的地质结构不同,需采用不同的钻压方式”。

“每向下一米,都是考验。”王斌介绍,红页13HF井钻进至地下3800米时,技术人员发现泥浆性能与预想的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正常钻进。

这一情况迅速反馈到江汉油田本部。很快,油田相关专家汇聚线上,紧急会商,研讨应对办法。

这样的难题,对于油气勘探开发来说,司空见惯。

相比涪陵,红星地区地层地质更加复杂。江汉石油人在涪陵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开发出对应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目前,红星500亿方增储工程的9口井“火力全开”,全部进入钻探、试气施工阶段。为了赶进度,王斌和他的同事们驻守在齐岳山上,大多数人5个月没有回家。

“90后”加入攻关队伍

技术的不断创新,让以前无法探知的地下世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我们用10年时间,走过了美国30多年的技术攻关之路。”江汉油田页岩气领域首席专家刘尧文说。

刘尧文介绍,江汉油田形成了整套技术标准体系,与北美的页岩气开发技术水平没有代差,有些环节还优于对方。以钻井为例,以往钻一口井需要一年时间,如今仅需要70天,同时,单井成本也降低不少。

页岩气是绿色能源,开采技术同样绿色环保。

在利川市建南镇建新村,一个巨大水池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水池有两三个足球场大小,池底覆盖着一层绿色的塑料薄膜。

“这叫暂存池,用于暂时存放试气产生的返排液。”技术员介绍,原来的水泥暂存池,容易出现污水渗透,如今改用防渗膜打底暂存池,用完后一卷,池子填满土就能复耕,既环保、成本又低。

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江汉油田还探索“瘦身井”技术,使钻井废弃物同比减少17%。同时,运用清水钻井技术,最大程度降低钻井对地层水资源的污染风险。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石油事业。26岁的技术员曾心,去年从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毕业,满怀激情地来到利川市建南镇。白天跟着老师傅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晚上蹲在井边钻研每一道工序。经过几个月的实战训练,曾心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据介绍,在建南技术管理团队中,平均年龄不到35岁,70%以上是共产党员。

“90后”女孩何静怡,是“气三代”,今年初来到江汉油田采气一厂天然气净化站工作。她准备和爷爷、父亲一样,把青春与热血奉献给油田。

26岁刚入职的大学生成露,则将朋友圈封面换成深山中矗立的钻井塔。她说:“它像一座灯塔,照亮着前进的路。”

--> 2023-05-12 地下4000米探“黑金”“千层饼”中取“黄油”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24285.html 1 我省加紧勘绘首个规模页岩气田“藏宝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