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7日

守得住古法传统 跟得上时兴潮流

蕲春千年楚窑再现熊熊炉火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陈钰 许美华

蕲春管窑、汉川马口窑、麻城蔡家山窑,并称湖北史上三大民窑,一度辉煌,均有“窑州”之美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塑料、玻璃等现代工业产品的冲击,汉川、麻城两窑先后停烧,只有管窑炉火未断,成为目前唯一仍在生产陶器的楚窑代表。

时代变迁,他们怎么走出黯淡,让老手艺焕发新光彩?

请回老窑工,重振古龙窑

窑身呈长条形,坡形砌筑,烟囱在上,窑口在下,宛如一条巨龙。几棵直径1米多、生长逾百年的旱柳下,窑工们练泥、拉坯、盘筑忙得不亦乐乎。

这就是湖北省唯一尚存、最完整的古龙窑——蕲春县管窑镇李家窑,窑长98米,最多同时烧陶3万件,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管窑镇制陶史则更久远,1980年曾发掘出土了宋代窑砖、大量彩色陶片等,以此推断,至少有千年。

正在拉坯的70岁老窑工贾芳喜说,他12岁就开始学习制陶技艺,后来在李家窑厂上班,主要生产坛、罐等日用陶器,产品畅销长江沿岸城市,但随着塑料、玻璃器具的盛行,厂子慢慢不景气,每年开窑只有几次。

改变源于2019年,受管窑镇政府邀请,迷恋陶艺的蕲春人高全军,从北京回乡,投入300余万元,租赁李家窑老厂区20年。

重振李家窑,高全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回7名老窑工。

“恢复老窑口,就是要一个古字。”高全军说,无论练泥、拉坯,还是施釉、烧窑,全部采用人工古法。放在龙窑里柴烧陶器,火候全靠窑工的经验,因此每件釉色效果都不一样,有别于工业流水线的千篇一律,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更受喜爱瓷器的人欢迎。

火光映红了砖窑,也映红了73岁老窑工王郢仁的脸庞。他说,现在李家窑再度活跃起来,点火次数越来越多,以烧制茶具和工艺品为主,每年还举办千年龙窑柴烧艺术节,引来大量游客。

牵手互联网,“器成天下走”

“大家看,这个茶杯器形,古朴厚重。它采用的陶泥,取自赤西湖底沉积多年的黄胶泥,性硬,适合做缸、瓮、盆、壶等造型简单的陶器。”4月20日晚上,在李家窑产品展示厅,高全军化身“主播”,在镜头前轻车熟路地介绍产品工艺,讲述一件件手工陶器背后的故事。

去年10月,看好直播带货的高全军,在抖音开通“杨朱说陶”直播间,销售李家窑烧制的陶器,涵盖茶具、花器、食器、灯具、雕塑等。凭借丰富、专业的陶瓷知识,他迅速积累了一批粉丝,直播每晚8点开始,平均每场1.5小时。几十场下来,收获12万元订单。

高全军说,下单客户主要来自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柴烧茶器受到热捧,一个杯子卖到几百元。

相比线上拓展陶器交易渠道,带给高全军更大收获的是,千年楚窑文化得以更好展示和传播。

今年3月,深圳愚公集团不远千里,慕名来到管窑镇,与高全军签下年网销600万元陶器的协议。目前,直播团队已入驻李家窑,在测试直播场景,即将上线。

团队负责人袁斌说,直播卖陶,可拉近消费者和器物之间的距离,打破社会大众把陶器定义为非遗艺术品的局限性,让茶具、花器、食器等陶品,成为人人都能欣赏和消费的物品,为更多百姓生活服务。

老窑厂变身,文创园受捧

练泥、拉坯、施釉……4月22日,管窑镇“柿外陶园”,前来研学的几十名武汉小学生,将一坨坨泥巴变成一个个茶杯,大家兴奋不已。

“柿外陶园”是一座占地上千平米的徽派建筑,里面集陶艺展示、生产制作、工艺表演于一体。创建者何建平,出生在制陶世家,是管窑镇制陶业萧条后长大的一代。2015年,他回乡创办湖北明窑陶艺股份有限公司,将日用精品陶生产与陶文化体验、教学相结合,走产教融合、文旅联动之路。

“传承有很多种方式,关键要让年轻人了解和喜欢。”何建平说,这里每年接待五六万研学的中小学生,是武汉12所高校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实训地,每个月上万人来识陶、做陶、买陶,平均每天销售近200件陶品,去年产值过2000万元。

千年传承的制陶技艺和文化记忆,正成为管窑镇业态创新的崭新沃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岚头矶工艺陶器厂改造成国际艺术区,王家窑变身制作家乡味的“陶然私厨”,还有的老窑厂改造成工艺美术教学实践基地、民宿……

管窑镇党委书记徐红霞介绍,镇里正在加快建设配套基础设施,用一条旅游路串起各有特色的窑厂、万亩栀子花、百年古柿林、赤西湖亲水美宿等,提供“体验+文创+休闲”一条龙服务,让游客在管窑慢下来、住下来,以此实现千年楚窑的传承与发展。

--> 2023-05-07 守得住古法传统 跟得上时兴潮流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23530.html 1 蕲春千年楚窑再现熊熊炉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