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云燕
注重把握破与立的关系
定期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一大法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多次组织开展集中教育,不断提升自我革新能力,从而始终保持肌体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和号召力进一步提升。主题教育能够产生显著成效,一个重要原因是坚持明确的问题导向,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例如,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是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四风”,都是先破后立,以反对什么为基础达到纯洁党风政风的目的。只有事先找准问题,才能够精准打靶。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应发扬党在集中教育中的优良传统,辩证把握破与立的关系。只有在“破”中坚持问题导向,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改造主观世界,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才能纠正行为偏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等问题。作为此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特别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调研内容主要集中在12个方面,特别强调每个方面要明晰主要情况、重点问题或具体问题。只有在“立”中树立目标导向,按照党中央要求,通过主题教育,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注重把握道与术的关系
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一味追求简单的形式创新,很难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只能是激动一阵子,难以影响一辈子。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学习不到位,做不到融会贯通,不能从总体上、全局上去把握其精髓实质、核心要义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例如,对新论断的理解和把握,有时仅停留在记住这些新提法,并不了解其来龙去脉和发展历程。对于一种理论,如果不能做到系统把握,只是学习只言片语,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既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要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
所谓“道”,是指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重点是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所谓“术”,就是要将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做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去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做到认识问题有高度、分析问题有深度、开展工作有力度。
注重把握变与常的关系
首先,要关注“变”的元素。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演变与民族复兴、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叠加性、长期性,进一步凸显了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能坚持不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鉴于斗争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更为重要,只有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守住守好底线红线,才能牢牢把握战略上的主动权,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中,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目标。
其次,要关注“常”的元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历次主题教育,精髓要义一脉相承,都是紧紧围绕明确的政治立场、价值属性、初心使命而展开,其目的就是要确保全体共产党员立场不偏、价值不变、初心不改、使命不弃。此次主题教育主要在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
开展此次主题教育,就要做好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内化、转化工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进一步铸牢对党忠诚,把对党忠诚体现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单位:武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