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勤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上古时期人类的生活状态。在没有利用电力照明的时期,古人主要利用蜡烛、油灯或火把照明。一直以来,学术界甚少有人研究夜晚。那么,当夜幕降临,古人们真的早早就睡下了吗?
美国学者南希·贡琳和阿普里尔·诺埃尔两位教授编著的《古人之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分“夜间仪式和意识形态”“夜间活动”等六部分,收录了《点燃午夜的灯油:中世纪早期维京油灯的考古学实验》等关于人类夜间生活的近二十篇文章。
书中认为,夜晚从古至今都是人类存续的一个重要领域,要勇敢地接受夜晚,不要回避它。
古人的夜生活其实也丰富多彩。以古典时代晚期为例,西欧基督教本笃会住院修士在一间只点着一根蜡烛的公共休息室内和衣而睡,起床后整晚会在漆黑一片的教堂内吟唱赞美诗。这是个让人精疲力竭的活动。修士们只能睡5到7个小时,然后在凌晨2点起床咏唱整晚,在精神上为清晨的来临做准备。之所以在漆黑的教堂整夜吟唱赞美诗,是因为修士们认为夜晚给人以深沉的寂静与安宁,人的思想更容易沉浸到超自然的神秘中去。
夜晚意味着什么?本书认为,在某些文化中,昼夜之间的区别是特别明显的,而在另外一些文化中,这种差异却被看作是连贯的。随着夜幕降临,日落这个天文现象在全球引起了各式各样的欢呼和恐惧。夜晚或多或少会导致某些异常情况发生。夜晚是原始的和狂野的,像是需要被驯化的东西;而白天则是文明的。但是,夜晚也具有积极的属性,因为它与梦境放松有趣、崇拜和奉献、沉思和冥想有关。作为人类学家,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这种隐喻是怎样在时空上分布的。
作为夜间考古学领域一部具有实验性质的文集,本书为我们呈现的研究成果涉及旧石器时代的欧洲、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玛雅文明等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这些考古学家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从“夜晚”这一视角入手,将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考古学功夫相结合,着重从家庭考古学、平民考古学、景观考古学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古人的就寝方式,夜间仪式与照明,夜晚的文化意象,星座与建筑、夜间生产活动、神话故事之间的联系等内容,带领我们进入古代世界的“夜之国度”,点亮了一直被学者忽视的那片暗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