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在春日融融的三月来到五峰仁和坪镇杨家埫村的,跟所有来杨家埫观光的游客一样,第一眼就看到那棵高大的古栎树。从下往上看,参差的枝桠铺展在蓝色的天幕上,苍劲古朴。闰二月,气候的脚步稍缓,还没有长出绿叶,但静下心来,还是能隐隐地看到枝头有绿意的萌动。
一棵古树,一种气象。这场子,被央视的编导看上,2020年1月4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古树广场举行文化扶贫的慰问演出,杨洪基、张也、阿鲁阿卓、林永健、刘和刚、云飞、王爱华、霍尊、许魏洲等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走上舞台,为杨家埫的干部群众献上了一台精彩的节目。
一月的杨家埫,寒风凛冽,古树广场春潮涌动,春意盎然,艺术家们精彩的表演,让祖祖辈辈居住在杨家埫的村民们说不出的激动,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能这么近距离地观看大艺术家们的表演,演出结束,还跟他们拉家常,就像来自家走动的亲戚。
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杨家埫的历史比这棵263岁的古树更加悠长。单是这里的石板屋就有了600年的历史!在那生产力低下,贫困落后的岁月里,杨家埫人就地取材,利用本地黄土版筑为墙,用薄石板当瓦修起了遮风挡雨的房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发展到今天,在五峰深山里,一栋一栋钢筋水泥的小洋楼拔地而起,昔日的石板屋将被埋藏在历史的皱褶里……这时,村两委的干部们突然发现了石板屋的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石板屋是中国民居史上重要的一页,是人们灵魂深处的一缕乡愁,是杨家埫最具特色的资源。村里决定,以奖代补,先行修缮改造村委会附近的26栋石板屋。我们从古树广场出发,一栋一栋观赏,黄泥涂抹的墙面平整干净,屋顶的薄石板如片片鱼鳞,首尾相衔,春日的阳光落在石板上,熠熠发光。每家每户的门框上,都悬挂着一副楹联,内容是市楹联协会的专家们来此参观后结合各家的特色创作的,然后由市书法家协会组织书法家书写,再刻在木板上,红底黄字,庄重典雅。房前屋后的园子田,都用篱笆点缀,温馨雅致,各家各户各具特色,有的一座小石桥,有的一个石水缸,有的一个小摆设……有人听说了杨家埫的石板屋,跑来一看,赞不绝口,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去年就有1万多人来看石板屋,吃农家饭。
260多年前一个春天的早晨,在一栋栋石板屋之间,一粒橡子落在一片黄土中,雨水的浸泡,阳光的亲吻,一茎嫩芽顶破橡壳,然后长出一株小栎树,这棵树太茁壮了,太阳光了,太俊俏了,太完美了,人们不忍心碰它一个枝桠,不忍心伤它一片叶子。在众人的呵护下,它蹿过屋顶,超越左邻右舍,似乎要跟太阳握手,跟云彩接吻。
它在岁月的风霜中成为树之老者,成为一个村庄的图腾,成为一尊神仙,它目睹了村庄里发生的一切,目睹了时光流逝中变幻的风云。
大革命时期,贺龙元帅、叶光吉将军西进五峰东出洪湖、监利,杨家埫是必经之路,古树旁张品文的骡马栈就是交通站,贺龙元帅称张品文为“文叔”,叶光吉拜他做了干爹,他俩常在此落脚。那年深秋,贺老总和“文叔”烤着火,茶罐里煮着道家湾的绿茶,叶光吉坐在一旁听他俩说各自向往的未来世界,文叔希望将来有自己的骡马,赶骡马出身的叶光吉将军对干爹说:等我们胜利了,我一定给您搞几匹骡马,贺龙元帅在一旁哈哈一笑,将来我们不光有自己的骡马,还有汽车、轮船、飞机……更多的时候,骡马栈里没有这样安逸消闲,经常有国民党的军警搜查盘问,有一次刚煨了半罐坨坨肉,敌人来搜查,他们连忙跑到后山隐蔽,等敌人离开,他们回到骡马栈,那半罐肉被狗吃光了。
杨家埫,在五峰抗战史上也书写了重要一页。1943年11月,常德会战在常德及周边县市展开,86军驻守杨家埫,全境阻击日军进犯,4名连长壮烈殉国,长眠于此。
杨家埫注定是一片不平凡的土地,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古树下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旧貌变新颜的颂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更是让这个古老的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2016年注册成立的归一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致力于地方人文景观挖掘推介,致力于地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致力于地方第三产业探索发展,他们建广场,做餐饮,种植了500亩贵州甜心李,搞采摘园,去年的甜心李卖到四五十元一斤。同时还栽种了樱桃、猕猴桃等水果,形成了四季有果的采摘休闲观光基地。
杨家埫,这个古树下的村庄,每天都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的关注,每天都有一拨又一拨人把杨家埫这三个字书写到导航的目的地,每天也有很多人把关于杨家埫、关于古树、关于石板屋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收藏到精神和文化的储藏间里,慢慢欣赏品味,实在按捺不住了,他们才会把双脚迈进这一片神交已久的土地!
我们选择在古树饭庄晚餐,苍茫的暮色里,石板屋的饭庄静卧在古树下,红灯笼的灯光温馨和煦,还有几分魅惑。菜是土菜,土法烹炒,久违的味道,唤醒的不光是记忆,还有向往,忙打听食宿的价格,已经有了来此小住的打算,心里盘算着是樱桃成熟时来还是甜心李成熟时来,于是忙加了书记的微信。
吃完晚饭出来,古树广场聚集了几十个舞者,音乐婉转,舞步轻盈,一栋栋石板屋的窗户灯光明亮,高高的古树,在微风中萌动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