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志兵 通讯员 陈俭喜 江中元 郭建勇
湖北是长江干流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更有“千湖之省”美誉,自古治荆楚必先治水。
今年我省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把流域综合治理作为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划定底图单元,系统治理筑牢水安全底线。
水利兴,江河安,民生安。在省档案馆,透过一页页档案资料,可窥湖北治水史一斑。
以武汉新洲百年治水历程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带领人民真正根除水患、实现人水和谐的主心骨,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充分彰显。
百年前修建萧公闸,水患难以根治
武汉新洲,涨渡湖经鹅公颈口与长江相连。历史上,汛期江水由鹅公颈口上侵入湖,与众多湖泊连为一体,举水、倒水下游及湖区洪涝灾害严重。到民国时期,这一地区的大小圩堤发展到120余条。
1921年,出生于新洲萧家大塆的军阀萧耀南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湖北督军,家乡绅民纷纷请愿治理水患,他决定兴修水利工程。该工程沿原有堤势修筑龙口至堵城80余里的长江堤防(堵龙堤),并在举水入江不远的上游大埠街鹅公颈处设水闸,所需资金采取省政府下拨、民间捐资方式筹集。次年,筑堤修闸正式动工,历时两年竣工,为民国时期湖北的重要水利工程。
据《湖北堤防纪要》记载:“鹅公颈闸,又名萧公闸,民国十二年筑。”这是因为萧耀南力主兴建,且捐资较多。该闸为拱式三眼,孔宽3.4米、涵高5.7米、闸长36米,排水流量120立方米/秒,专设闸丁二人管理。
萧公闸建成后,为阻挡江水倒灌入内湖引起洪涝灾害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闸底较高、闸孔截面较小,湖区积水严重时,宣泄湖水能力严重不足。同时,举、倒二河与长江隔绝,带来航运不便。“涨渡湖,水路多,一日一夜涨一扁担搭一庹。”萧公闸并没有根除新洲的水患,民国时期存废争议不断。
新中国成立后,经水利专家论证,确定在涨渡湖区“废闸修堤”。1949年底,萧公闸被废弃,水行旧路,直排长江。经过多次洪水冲刷和破坏,萧公闸逐渐失去了踪迹。
周总理亲自拍板,倒水河改道
如今,新洲阳逻港区的倒水河入江口,横跨一座特制的龙口大闸桥。桥的一头是倒水河,另一头是滚滚东流的长江。
上世纪70年代,倒水改道入江,成为根治涨渡湖“水袋子”问题的关键一招。
谁能想到,这背后有着一段周恩来亲自拍板、李先念协调力促的故事。
萧公闸被废弃后,新洲治水掀开崭新一页。1951年新洲县成立,隶属黄冈专署。在党的领导下,1951年冬至1953年冬,修建举东、举西大堤;1954年,建涨渡湖(挖沟)大闸;1955年冬至1956年春,完成倒水上游堤防裁弯取直、加固工程……新洲水域逐步得到有效治理,但因防洪标准不高,洪涝灾害仍时有发生。
1970年初,全国棉花会议在北京召开。2月13日,周恩来总理把各地代表分批请上台,面对面地询问交谈。
新洲代表、县革委会副主任童庆启汇报,1969年因水灾严重导致棉花减产。周总理详细询问水灾情况,童庆启说,倒水自北向南由红安入境流入涨渡湖,汛期江水顶托,不能入江,甚至倒灌。周总理又问“水的问题,今后怎么办?”童庆启答:“劈山开河,把倒水直接撇入长江,是新洲人民多年的愿望。”在交流谈话后,周总理坚定地说:“苦战两年,解决倒水问题。”
会后,副总理李先念亲自打电话给湖北省革委会副主任张体学,要求湖北迅速落实总理指示,治理倒水。省、黄冈地区、新洲县火速行动起来。
当年4月16日,新洲县委向上级呈送《关于呈请批准倒水治理工程的报告》,5月23日,省革委会作出批复。
立下愚公志,劈山开河穿湖筑堤
倒水综合治理之门开启了。
1970年6月24日,新洲倒水改道工程破土动工。陶家大湖南北两端的山岗上,红旗林立,人流如潮,运土石的车辆来回穿梭。治水大军豪情满怀,叫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喝令倒水入长江”的口号,劈山开河、穿湖筑堤。
造福人民的工程,人民热烈拥护。参战民工最初为1.5万人,8月增至3万人,11月底达15万人,红安、麻城支援3万人。1971年冬,新洲出动劳力13万人,红安、麻城、黄冈、浠水4县共支援6万人。
在工程中,“老愚公战斗队”“青年战斗队”“妇女突击队”“铁姑娘突击队”比比皆是,涌现出劳动模范700多人,先进单位300多个,先进积极分子万余名。有的家族儿子牺牲父亲上,丈夫献身妻子上;有的祖孙三代奋战在倒水工地;有的女青年一心扑在工地上,多次推迟婚期,非要撇了倒水再结婚……
历经两年艰苦奋战,全长163公里的倒水河改道工程全面完工,倒水河撇开涨渡湖直接与长江相连,将年最高18.44亿立方米的洪水从龙口泄入长江。1974年5月建成的龙口节制闸,当时被称为“湖北第一闸”。
倒水河治理劈“四坳”斩“四湖”,完成的土石方如铺成1米高1米宽的道路,可达3万多公里。沿线近20万亩耕地旱涝保收,并增垦38万亩耕地。
在新洲,有民间诗人赋诗称颂治水工程:
周公决策李公筹,
撇走汹涛百姓讴。
不是殊恩施格外,
哪能如此出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