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5日

扎根梁子湖 种草三十载

——从《于湖深处守丹心》看“老典型”如何迸发新张力

H5截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在武昌鱼的故乡——梁子湖,有一群人住在湖心的牛沙咀小岛上,30年种下20余万亩水草。这些水草与天然水草一起形成了覆盖湖底的“水下森林”,让梁子湖成为长江中下游水质最好的湖泊。种草的这群人,是武汉大学梁子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生态站”)于丹教授团队。

这个故事,在十余年间,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曾反复书写。

再次报道一位人物“老典型”,湖北日报怎样出新出彩,让“老典型”迸发与时俱进的张力?4月3日,湖北日报在1版头条刊发《于湖深处守丹心——武汉大学梁子湖生态站团队驻湖治湖30年纪实》,并配发评论《一片“丹”心在碧湖》,引发社会关注和强烈反响。

意义重大 体裁创新

这是一次主题报道生动呈现的成功探索

尽管于丹的事迹此前被中央、省市媒体多次报道过,但在新时代背景下,报道这一故事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列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多次提出要建立“美丽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千湖之省”的湖北,湖泊星罗棋布,治水、治湖是生态湖北的一道必答题,也是绿色中国的一份湖北考卷。

于丹团队“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适宜物种筛选—生态适应规律探索—人工大面积种植”的科学生态修复模式,正是生态文明在湖北的生动实践。以梁子湖治理为中国湖泊治理探寻路径,以湖泊治理为流域综合治理夯实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坚守梁子湖的科研工作者们,所贡献的非一湖一域,所思虑的也非一池一地。于丹团队治理梁子湖的成果,是新时代下“挖掘”出的新亮点,题材重大、意义深远。

思路一变天地宽。在生态这一必答题面前,“老典型”也能迸发新张力。

一位生命科学教授,孤岛开荒30年,将脚步扎进淤泥,将论文写在湖底,用研究成果“疗愈”了一个又一个受污染湖泊,培养112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中国水生植物研究、湖泊生态修复立下汗马功劳。一次次面对洪水肆虐的灭顶之灾,一次次满怀信心地从头再来,这当中,该有多少扣人心弦的故事!

通过全面收集和梳理于丹的资料,以及近年来多次深入采访积累的素材,报道组决定,从体裁上大胆创新——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全面还原这位人物“老典型”。

作为新闻与文学“联姻”的结合体,报告文学在传递给人们丰富新颖信息的同时,更能激发情感共鸣,给予思想启迪。

良好沟通 尊重个性

这是一次体现人文关怀的深入采访

因呼吁梁子湖的相关问题,湖北日报报道组于去年上半年开始,和于丹有过多次深入对话,并长期保持联络,深知这是一位谦逊低调、个性鲜明的科研工作者。

在出发采访前,报道组提前采访他身边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于丹的个性特点和脾气秉性。做好充分准备后,报道组奔赴梁子湖,从磨刀矶码头乘船,感受于丹团队一路走来的艰辛。于丹带着报道组,细细走遍牛沙咀小岛,看那些被洪水冲刷的印记,和他一点点用心血搭建的实验室。通过近一周的深入交流,于丹和师生们与报道组充分交流30年来治理梁子湖的苦与乐。

然而,于丹却非常低调和内敛。“我们得到太多,已有太多荣誉,只是尽力做点小事,心安!”“我一辈子只想做点实事,不追求名利,尤其已经临近退休,没必要再扬名。”

一条条情真意切的信息,表明了这位朴素科研工作者淡泊名利的胸襟。经过反复讨论,报道组决定尊重于丹本人的意见,将报道视角和方向从于丹个人,调整为生态站团队。充分尊重采访对象,体现出媒体的人文关怀。

同时,湖北日报注重融合传播,新媒体同步出动,为生态站师生拍摄视频,形成全媒体多元传播格局。新媒体团队拍摄了于丹的学生们,并提炼出“爱种草的科研岛民”“接力守岛人”的核心观点,让视频内容丰满灵动、有血有肉。

精心打磨 以“湖”为魂

这是一次锤炼脑力笔力的用心写作

回到报社,报道组整理录音、PPT和各类采访素材接近4万字。如何梳理素材、明确稿件框架、讲述人物脉络?稿件经过三次大幅调整,甚至推倒重来。

第一稿,以时间为轴线。

第二稿,化用“于无声处听惊雷”,巧妙融入于丹、湖两个元素,提炼出较有文学意味的表达——于湖深处守丹心。

第三稿,围绕“湖”这一关键词,梳理逻辑顺序,设置一湖倾心、为湖寻草、湖中种草、洪水虐湖、湖水澄澈、淡泊如湖、治湖不辍等章节,挖掘震撼心灵的细节,充分还原于丹30年治理梁子湖的故事,展现人物直面失败挑战、不怕挫折、笑对悲欢的独特魅力。

在写法上,结合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文字简洁又充满韵味,读来有回味。例如开头:

“2023年,是于丹坚守梁子湖的第31个年头。

他在坚守什么呢?

——一湖水,一湖与他的岁月、学术、悲欢相连的水。”

以设问的方式,高度概括于丹的事迹,将湖水与于丹的一生相连。

在讲述于丹为何留在梁子湖这一细节时,运用比喻、想象等手法,尽可能还原31年前的场景,让读者和人物发生“心电感应”:

“上世纪90年代,于丹来到武汉大学开展‘长江中下游湖泊水生植被’的博士后课题研究。当他背着行囊来到梁子湖,清澈的湖水、摇曳的水草、活蹦乱跳的虾蟹,就这么扑入他的眼里、心里。他俯下身子注视湖底,那一棵棵水草仿佛也在注视着他。他躬身下水,抚摸这些水中精灵。如同科幻电影里,只要相互接触就能产生心灵感应,于丹仿佛跌入一个奇妙的水草世界。”

融合传播 反响热烈

这是一次获各方好评的有效传播

4月3日,湖北日报在1版头条刊发《于湖深处守丹心——武汉大学梁子湖生态站团队驻湖治湖30年纪实》,并配发评论《一片“丹”心在碧湖》,以及震撼力较强的图片。

报道推出后,各方反响热烈,湖北日报全媒体全方位跟进,制作H5动图及短视频专题。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头条推送《在梁子湖,武大教授带队种草30年!》,不少读者留言“令人感动”“令人敬佩”。

为了扩大报道影响力,保持话题热度,湖北日报又接连推出三篇追踪报道《梁子湖模式走向全国 棵棵水草为受伤湖泊“疗伤”》《“闪闪发光的学术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梁子湖牛沙咀小岛上走出112位研究生》《梁子湖“小荷又露尖尖角”》。截至目前,该报道全网点击量约30万次,武汉大学官方网站、湖北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全文转载,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央媒已联系跟进。

--> 2023-04-25 ——从《于湖深处守丹心》看“老典型”如何迸发新张力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22021.html 1 扎根梁子湖 种草三十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