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4日

流域共治 守护一江清水

长江阳新县半壁山江段,水清岸绿,船舶来往穿梭。此处是长江三峡以下最窄的江段,一江清水经此出湖北入江西。

浩浩长江,生命之河;碧水东流,丹心牵系。2018年4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我省宜昌、荆州、武汉等地考察湖北长江经济带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问诊、定向领航。5年来,湖北坚决扛牢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上”,一幅幅绿色画卷正在荆楚大地、长江两岸徐徐展开。

4月9日,湖北日报联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启动“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美丽湖北长江行”大型调研采访活动。采访团兵分上下游两组,深入8个沿江城市一线,乘楫中流,揽胜两岸,寻觅小故事里的大江河,聆听大主题下的小心声。本报推出特刊,见证湖北交出的生态答卷。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1061公里,是长江干流流经湖北的里程,也是这条母亲河全流域划下的最长“弧线”。

治荆楚必先治水。今年初,湖北公布《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将全省划分为长江、汉江、清江3个一级流域和16个二级流域片区,要求打破行政界限,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整体谋划、系统治理、协同实施、全域推进。

如何高效开展上下游携手、左右岸协同、干支流互动,合护一江清水东流?4月9日以来,“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美丽湖北长江行”采访团深入沿江8个城市探访,找寻共护一江水的流域治理“密码”。

“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

——美丽湖北长江行”大型调研采访

主办单位: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日报

撰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刘天纵 胡弦 汪子轶

通讯员

刘卓 何丽娜 李斌 余桃晶

摄影: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薛婷

制图:徐云

从以邻为壑到化干戈为玉帛

4月14日,在武汉市经开区通顺河春笋河堤上,采访团看到两岸绿意盎然,一河碧水流向长江。

全长191公里的通顺河,起于汉江,流经潜江、仙桃、武汉三地,最终汇入长江。去年,武汉经开区与仙桃市签署了《通顺河流域跨市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协议》。依照“谁超标、谁赔付,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若上游来水水质达到或优于目标要求,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提供资金奖励;若来水水质劣于目标要求,上游地区向下游地区提供污染补偿。

经过近半年的实践,经开区通顺河国考断面年均水质达标,武汉经开区需向仙桃市支付补偿资金300万元。“通顺河是沟通武汉和仙桃的一条纽带,两地市民共享通顺河生态环境资源,需要两地共同维护。”武汉经开区生态环境事务服务站副站长陈泓说。

然而,曾经的通顺河却不是“友谊的纽带”,而是“矛盾的导火索”。由于流经三地,通顺河流域内互不管辖、规则不清、责任不明,上游排污,下游就关闸堵回污水,引发重重矛盾。通顺河几乎成为集纳沿线各类污水的“臭水沟”,水质恶化到劣五类。

多年来,跨界流域治理一直是水污染防治的难点。为此,2017年,我省河湖长制率先在通顺河落地,设立通顺河“省级河长”,协调三地减排治污,1年多后这条黑水河开始变清。

2018年,作为省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5个试点流域之一,经武汉、仙桃、潜江三地携手,通顺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建立。通顺河全流域水质持续好转,2022年全线达到优良水质,创历史最好水平。

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认为,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理念就是突破传统空间观念,重点针对水安全风险高、水环境压力大等问题,精准发力、对症施治,充分体现了国家所需、湖北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的有机结合。

从“九龙治水”到流域共治

黄柏河是宜昌境内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流经远安、夷陵等地,河流全长162公里,被誉为宜昌的“母亲河”。

2017年以来,宜昌以推进黄柏河流域生态补偿和综合治理为抓手,通过颁布《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首创“一站式”综合执法体制破解“九龙治水”等方式,探索了一条“整体保护、综合治理、系统修复、生态补偿”的流域治理路径,流域水质持续优化。

从黄柏河出发,宜昌将流域共治惠及更多河流。4月12日,采访团来到柏临河——宜昌境内长江北岸一级支流,也是宜昌主要的城中河。柏临河湿地公园内百花争艳,吸引不少市民打卡,下游处清水击石,白鹭正在翩飞觅食。

过去,因流域内聚集200多家企业,柏临河水质面临严峻考验,不能稳定达到目标要求。2020年,宜昌明确提出,建立柏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沿线各区设置8个考核监测断面,依据月度水质改善指数建立区级河长约谈问责机制。

在花艳污水处理厂,厂长周磊在出水口舀起水倒入量杯,水质清澈透亮。“花艳污水处理厂负责收集沿线工业废水,处理后排入柏临河,所以我们的努力对于保护水质十分重要。”周磊介绍,自花艳污水处理厂被纳入流域监测断面,全厂自加压力,累计投资1.7亿元,通过扩容和提标,出水水质从一级A提升至地表四类水标准。

同时,复制黄柏河综合执法改革经验,宜昌市流域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支队组建柏临河大队,积极开展“清源行动”,消除柏临河水污染隐患142处。今年以来,柏临河全线水质提升到三类。

今年,尝到了流域治理“甜头”的宜昌,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覆盖境内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实现宜昌绿色生态高颜值。

从人工监测预警到“智能保护手环”

4月14日,采访团来到咸宁市,感受“智慧之眼”守护长江。

为了对全市生态环境进行全面感知监测,咸宁投资1.1亿元,建设“智慧长江”生态环境监管体系项目,搭建起“一张网”“一套数”“一系统”“一张图”的生态环境智能化监管体系。

2021年8月2日,“智慧长江”平台发现浮山河水质异常,咸宁生态环境部门立即进行沿线溯源排查,最后发现是一家企业的含漆废水事故排放造成。通过及时采取污染控制措施,生态环境部门在第一时间阻止污染扩大,并对涉事企业立案查处。

从人工监测预警到智慧化监管平台,流域综合治理呵护长江的方式,越来越先进和智能。

去年3月,湖北省长江大保护数字化治理智慧平台正式投用,时刻守护着母亲河流域安全。该平台整合全省重点污染源、地表水、大气环境质量等多个监测数据系统,能够实时展示水环境、大气环境、企业污染源监测数据,并开展关联分析,如同为母亲河戴上“智能保护手环”。

“多个数据系统叠加,让长江大保护数字化治理智慧平台更加‘耳聪目明’。”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技术室主任迟浩介绍,以地表水环境质量安全为例,一旦监测发现断面水质超标,可通过相关点位的污染源信息,迅速开展溯源和分析,锁定可疑排污对象。

4月10日,“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美丽湖北长江行”采访团上游组和下游组分别奔赴巴东、阳新,与监测人员同取长江水样,现场快检结果表明,长江入鄂、出鄂水质均达到二类。

受访感言

宜昌市水污染防治

管理中心主任 黄羽

从黄柏河到柏临河,宜昌积累了丰富的流域治理经验,就是坚持岸上水下、上游下游、截污控污相结合,政府、企业、社会共发力,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齐上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从根本上保护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建始县水利局河湖长制工作办主任 向裕

自实施河湖长制以来,建始县6年时间创新建立“岸上岸下”统管等五种管护模式,充分利用“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凝聚河湖管理保护合力,推动长江大保护工作落实落地。

宜昌海事局巴东海事处

副处长 戴德刚

2010年起就乘着海事船在长江上巡航,印象中宜昌枝江段化工味道刺鼻、垃圾污染物漂浮的江面早已返清还绿,长江巴东段成为了巴东县的城市备用水源。这两年,我时常看到一些货船上的船员,拎着桶舀长江水上船,经过沉淀煮沸等简单的处理后用作饮用水。

--> 2023-04-24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21821.html 1 流域共治 守护一江清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