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1日

大东湖深隧护长江

武汉有条地底污水处理“快车道”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磊 通讯员 翟岩 实习生 金凌羽

4月13日,工作日,武汉处处车水马龙。很难想象,行人脚底、城市深处,还有一条污水处理“快车道”。

在武汉主城区地下,每天有近60万吨生活污水,通过埋深超30米的大东湖深隧,输送到远郊的北湖污水处理厂。

输送武汉近三分之一污水

大东湖深隧,是国内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也是目前国内传输流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的污水深隧。

为改善东湖水环境,武汉实施东湖水岸同治,水上岸上、污水雨水、形态生态一并抓,启动武汉大东湖深隧项目建设。主隧长达17.5公里,埋深超30米,横跨武昌、洪山、青山和东湖风景区四个行政区,服务武昌片区130平方公里内约300万居民。武汉市近三分之一的污水,通过“快车道”奔向北湖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2020年8月31日,大东湖深隧正式通水,同年12月30日完成竣工验收。

北湖污水处理厂工程和大东湖深隧极大提高了武汉城市水环境的承载力。截至目前,深隧系统已累计输送水量超过4.9亿吨,有效缓解了武汉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显著改善了长江水环境。

投用全球首台深隧智能检测机器人

在大东湖深隧二郎庙预处理站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超大液晶显示屏上,密密麻麻布满各种数据。这是大东湖深隧项目智慧运营平台,智慧运营平台集成了系统控制、流量流速、人员分布等关键信息,相当于大东湖深隧的“大脑”。

“最特别的,是这个全球首台深隧智能检测机器人。”中建三局大东湖深隧项目负责人曾利华介绍,深隧投入运行后,隧道内部处于满水状态,无法停水检修,且内部水压高、流速大、可视度低、腐蚀性强,一旦发生淤积情况,难以清理。充当智慧深隧“触手”的智能检测机器人就像深隧内部的“潜艇”,可实现定期巡检、保驾护航,机器人为中建三局自主研发,去年正式投入使用。

他介绍,机器人创新集成声、光、电三位一体检测系统,可实现低能见度、高流速污水环境下的隧洞检测。此外,机器人底部安装有刷盘,当检测到隧道底部淤积后,机器人可进行清洗作业。

据介绍,作为武汉市“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创新实践,大东湖深隧建成后也提升了国内污水隧道建设水平,深隧智能检测机器人成功下水运行,更是填补了行业空白。在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的加持下,污水深隧“百年免维护”的目标更有保障,使得武汉这一片区300万人口的污水处理更无后顾之忧。

--> 2023-04-21 大东湖深隧护长江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21414.html 1 武汉有条地底污水处理“快车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