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四条省控主要安全底线,其中一条就是生态安全。
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是守住生态安全底线的题中之义。生物多样性是包括动物、植物等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湖北沿江而行,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江豚踊跃、麋鹿竞逐、白鹭翔飞。每一幅生动画面,都离不开湖北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点滴付出。启动长江十年禁渔、建立省级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地,种种举措,都在一针一线编织美丽荆楚画卷,一笔一画书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生物多样性不断“上新”、生态底色不断“刷新”,不仅意味着湖北生态多样性保护成果显著,更映照湖北为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注入的信心和动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诸多挑战。2022年7月,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这一消息带来沉痛深思: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速度如何赶在物种灭绝之前?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湖北正在为摸清家底而行动,只有抢救于危急时刻、保护于细微之处,量身定制保护之策,才能把更多濒危物种“救活”、留住宝贵的绿色财富。
在以往观念中,有一种错误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某一个物种。实际上,这是片面的生态观。多样的动植物,对保持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构建、维护、平衡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态系统尤为重要。在湖北,从抢救和保护麋鹿、金丝猴,到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进行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近地保护,我们看到,系统性、综合性地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观念在日益成熟。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处理好保护与科学保护?如何把握好修复与生态修复?如何协调好各职能部门?一组组辩证关系、一道道现实难题,也还在考验生态大省的生态担当、生态智慧。
没有生物多样性,难守生态安全的底线;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难有长远发展的未来。我们要用心呵护每一个“生态细胞”,保护好生物多样性、维护好生态系统的原真性、系统性,全力以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守住生态安全底线,让大自然的馈赠造福荆楚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