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刘天纵 胡弦 汪子轶 通讯员 李斌 余桃晶
武汉,英雄的城市,坐拥两江四岸360公里岸线。4月14日,“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美丽湖北长江行”采访团下游组看长江大保护的江城作为。
“数字江豚”萌出圈
江豚宝宝笑开颜
长江江豚因为性情温和,嘴部弧线天然上扬,被称为“微笑精灵”。
今天,在武汉的街头,江豚的形象以另一种方式逐渐流行开来。4月14日,采访团在武汉云数字经济总部区看到,萌态可掬的“樱花江豚表情包”闪耀荧屏,银行、公交、商超VIP等“江豚卡”琳琅满目,江豚“数字藏品”、江豚APP皮肤等创意十足……
武汉云品牌与运营部负责人刘荆刈介绍,武汉云以数字科技力量推动长江江豚保护,聚焦建设长江江豚“数字监控”、研发“数字江豚”数字服务平台、推广江豚文创产品、打造文化空间、丰富公益行动等重点任务,着力将“数字江豚”元素植入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并联合宜昌、荆州及省外城市建设长江江豚保护联盟,推动“数字江豚”和江豚保护工作融合发展。
2022年,武汉全面打造“数字江豚”城市IP。这些萌萌哒的“数字江豚”,让长江江豚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4月17日,在位于南望山的武汉长江江豚繁育保种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透过水下监控大屏,看到4头江豚在水池里游玩嬉戏,时而“背靠背”、时而“脸贴脸”,好不热闹。它们是18岁的淘淘、15岁的洋洋和多多、3岁的汉宝。其中,汉宝是我国首头人工繁育的二代江豚。研究中心现育有11头江豚,其中4头出生在此。
“长江大保护行动展现成效,江豚重返武汉城区江段的目标逐步接近。”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秘书长王克雄介绍。目前,武汉白沙洲江段已是较为稳定的江豚栖息地,天兴洲江段丰水期也有江豚频繁前来“打卡”。
江豚能否长留武汉?王克雄说,江豚喜欢在水流缓和、有自然岸线及沙洲、鱼类资源丰富、船舶航运较少的区域生活。目前,长江沿线一些城市已对江豚保护区域采取限制航速、航道,禁止随意锚泊等措施,武汉可以借鉴。同时,加强航道疏浚,对天兴洲北支区域进行清淤治理,增加冬季枯水期水面覆盖;在江滩、码头等区域,要增加自然岸带面积,避免清一色砖头水泥,让江豚在武汉“安家”更放心。“人们一提到大熊猫就想到成都,我们也希望有朝一日人们一提到江豚就想到武汉。”
打造百里长江生态廊道
“工业锈带”变“时尚秀带”
4月14日,采访团来到杨泗港都市T台项目。这个项目沿江廊道是“T”字的一横,与之垂直的景观带构成“T”字的一竖,这一格局很像模特走秀的T台。
而几年前,这座T台还是另一副模样。“那时,沿江廊道这块地方是杨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约2公里江岸上是码头的高桩平台和各种吊装设备,是一片机器轰鸣的‘工业锈场’。”该项目负责人王强说。
码头上接杨泗港大桥桥头公园,下连长江鹦鹉洲长江大桥汉阳江滩,雄踞两桥之间,背靠新港长江城,衔接汉阳古城与四新两大片区。2021年11月3日,总投资3.6亿元的T台项目开工,今年1月15日全面开园。
如今码头大变样,功能更丰富,有6片3V3篮球场和1片标准篮球场以及儿童户外游乐设施等,可举办研学教培、艺术社交、文化展览等活动。橘红色的龙门吊,集装箱改造的零售店,让码头原本的工业元素变成新景观。
类似的改造行动,在长江武汉江段上还有很多。武汉市出台了《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规划方案》,在两江四岸“连断点、补空点、提亮点”,规划范围涵盖长江岸线284公里,汉江岸线112公里,先期实施的18个项目已有8项完工。
扮靓长江,需要上下游共同努力。在武汉经开区通顺河春笋河堤上,采访团看到两岸绿意盎然,一河碧水流向长江。“通顺河是湖北省重要河流,也是沟通武汉市和仙桃市的一条纽带,两地市民共享通顺河生态环境资源,需要两地共同维护。”武汉经开区生态环境事务服务站副站长陈泓说。
去年,武汉经开区与仙桃市签署了《通顺河流域跨市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协议》,“谁超标、谁赔付,谁受益、谁补偿”,若上游来水水质达到或优于目标要求,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提供资金奖励;若来水水质劣于目标要求,上游地区向下游地区提供污染补偿。经过近一年的实践,经开区通顺河国考断面年均水质达标,经开区需向仙桃市支付补偿资金300万元。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江、汉江武汉段水质多年来稳定保持在二类水平,但武汉并没有就此止步。2022年,武汉市累计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88家、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1686个,长江武汉段已经成为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和城市“生态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