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阅读提要
治荆楚必先治水,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是湖北必须守住的底线。省委提出,要从为全局计、为长远谋的高度,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风险意识,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分区分类分级建立安全管控负面清单,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确保江河安澜、社会安宁、人民安康。
守住水安全,有哪些底线清单?确保江河安澜,我省又有哪些重点任务?结合《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本期《国家安全》将聚焦水安全进行深入解读。
防线一
防御大洪水 消除易涝点
湖北是长江流域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同时还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即湖北同时存在水多和水少的水安全问题。面对极端天气、水害频发,如何应对?
从《规划纲要》看,守住水安全底线,摆在首位的就是“确保遇标准内洪水时,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重点水利工程防洪安全和运行安全”。
湖北江河湖库众多,《规划纲要》按照长江、汉江、清江、重要湖泊等分类设置底线清单: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宜昌及荆江河段为100年一遇,城陵矶及以下干流河段总体防御1954年洪水;汉江中下游总体防御1935年实际洪水(约100年一遇)。此外,还明确城市防洪标准为20-100年一遇,总体消除标准内降雨条件下城市易涝点。
“保障标准内洪水下,流域防洪安全,完善防洪排涝体系至关重要。”省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省将稳步推进以堤防建设为重点的长江、汉江、清江及中小河流系统治理,积极推进水库水闸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有序推动长江汉江蓄滞洪区布局优化调整与建设,及重点洲滩民垸等行蓄洪空间整治和管理,提升安全运用能力。开展重点湖区综合整治,提高重点易涝区排涝能力。完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系统构建城市防洪排涝治理体系。
新春伊始,系列工程相继启动。1月31日,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在恩施市开工,这是水利部、湖北省今年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工程。该项目总投资67亿元,以防洪和发电为主。工程建成后,与下游水库、堤防工程联合运行,可有效控制洪水、削减洪峰,将恩施市城区防洪标准由不到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3月初,洪湖东分块蓄洪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工程建成后,可蓄水61亿立方米,与其他分洪区一起成为保护大武汉与江汉平原最后的屏障,可抵御百年一遇大洪水。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气候变化、城市扩张,我省水害呈现新动向,向内涝、山洪与水库风险演进。因此,还需要补强山洪灾害短板,加强“四预”能力建设,强化风险管理,强化抢险救援队伍、物资、装备、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突发水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保障能力。
防线二
优化水资源配置
湖北境内的丹江口水库和三峡水库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水源地,承担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重大责任和特殊使命。
截至3月30日17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向受水区调水达550亿立方米,相机实施生态补水约9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8500万,成为沿线20余座大中城市名副其实的供水“生命线”。
为守住一江清水、一库净水,《规划纲要》列出底线清单: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确保丹江口大坝和湖北省境内库岸等工程安全;在优先满足汉江中下游基本用水的前提下实施北调水,保障丹江口水库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保障丹江口库区水质保持在II类及以上标准。
《规划纲要》提出,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构建以引江补汉及输水沿线补水、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等骨干调水工程为骨架,一江三河、鄂中、鄂东南、鄂东、荆南四河等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为补充的配置网络。
此外,我省将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和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实施农村饮水提标升级,提高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实施三峡等后续影响区处理项目,减轻调水工程后续影响。推进灌区新建扩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宜昌市在省《规划纲要》明确的流域片区基础上,细化明确12个三级流域管控单元和27个四级流域水体,分区分类分级建立“安全负面清单”和“发展正面清单”,明确哪些事应该干、哪些事不能干。通过实施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22个重点项目,筑牢安全底线。
十堰市在省级划分二级流域片区基础上,初步制定三、四级流域片区划分方案,将全市细分为10个三级流域片区和23个四级流域片区,并同步研究将全市110个环境分区管控单元“融合植入”三级流域片区流域综合治理。同时,与南阳市、商洛市、襄阳市建立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机制,率先在全省组建社会化的环境应急队伍和环境应急突击队,实施丹江口库区危化品车辆禁行措施,建成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危化品智慧安防系统。
防线三
保障供水安全 建设水美乡村
“再也不用担心停水了!”看着水龙头中喷涌而出的水柱,当阳市两河镇麦城社区居民谈思平激动不已。
谈思平在两河镇经营一家理发店,“店开了多少年,水就缺了多少年,有水时储水、停水时用井水已成为大伙的习惯。”
长期以来,巩河水库是当阳市唯一的城乡集中饮用水源地。随着用水量不断增加,巩河水库供水压力持续增大。距离远、地势高的地区,经常用水紧张。
2020年11月,当阳市投资3.58亿元实施“引漳入城”新建水源工程,全面布局“双水源+双水厂”安全供水模式。今年1月,水厂配水管并入城区供水主管道,并正式开闸供水,当阳城乡居民38.6万人的用水需求得以解决。
统筹生活、生态及生产用水需求,保障供水安全和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是守住水安全的第三道防线。
《规划纲要》提出,保障供水和重要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等用水需求,城乡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确保每个城市不少于1个备用水源,并明确了灌区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和重要河湖基本生态流量(水位)保证率。
贯彻落实《规划纲要》要求,今年以来,全省各地聚焦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等用水需求,一批新改扩建城乡供水网络项目启动。
在武穴,该市水厂及管道新建工程总投资5.1亿元。项目包括新建农村供水中心水厂、梅川二水厂及配套管网、龙门冲水厂水源地迁建和中部新城高铁小镇自来水管网改迁项目,惠及近60万城乡居民。
在松滋,该市南海镇厍家咀水厂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中。项目将连通附近的南海镇横岭水厂、纸厂河镇马放坪水厂,3个水厂联合供水后,日供水将由7500吨提升到2.25万吨。
《规划纲要》还提出,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以三峡、丹江口水库等水源区为重点,开展水源涵养和库滨带系统治理。加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建设,形成“互连互通、活水通畅、联调联控”的生态河网。加快水美乡村建设,推进水域岸线共治,打造幸福家园、绿色田园。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加强闸坝群联合生态调度,保障河湖基本生态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