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1日

用慈善组织的自律塑造慈善事业的公信力

□ 陈天会

慈善事业是在自愿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慈善事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和是否取信于民。慈善组织是现代慈善事业的重要主体,大力发展各类慈善组织,规范慈善组织行为,确保慈善活动公开透明,是发展新时代慈善事业的重要保证。

慈善行业要加强自律

自律,即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律的关键还不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而是在什么时候都知道不能干什么。慈善可以说是一个“高危行业”,募捐而来的款物都具有来源渠道的特殊性、使用性质的公益性、社会高度关注的敏感性。慈善不能出差错,一次大的差错,就会使多年积累起来的社会公信力,瞬间荡然无存。

慈善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慈善事业的生命力与动员力取决于社会公信力,公信力又取决于充分的信息公开披露和慈善组织的公正无私。慈善行业加强自律,是慈善公益属性决定的。慈善募捐的款物一分一毫、一件一物来之不易,更需倍加珍惜,务必确保募捐款物资金使用安全、合法合规、公开透明。慈善从业者要有如履薄冰、诚惶诚恐的履职心态,管好用好每一分资金、每一件物资,用自律塑造诚信,用诚信塑造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慈善要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要以为慈善工作就是简单的捐款捐物,没有多少科技含量,就是当好会计和出纳,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际上,慈善已经成为一个行业,一门专业,甚至是一门学科。

慈善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慈善从业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慈善从业者有比较高的道德情操。只有道德情操高的人才会是一个与人为善、以善为本、慈善为怀的人,也只有道德情操高的人,才能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真心希望别人过得好,这既是一个善良之人的本分,更是慈善从业者的底色。但仅有较高的道德情操,当一个善良之人还不够,还要具有一定的慈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慈善专业人才。

慈善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已经不再是零星、分散、传统的一种情感善意,而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构成的变化与社会分工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成为专业的社会资源配置行为,必将成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表现形式。尤其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慈善、信托慈善、慈善数字化等,已经呈现出慈善捐赠的多样化、多元化、不断创新化的趋势。坚持慈善人才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从业取向,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决定的。

慈善人才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在职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能力提高,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新进人员的门槛。同时,也要从政治、生活上切实关心员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积极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稳步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增强员工的获得感,稳定慈善人才队伍。

慈善工作要有目标导向

慈善会作为社会组织,一般而言,开展工作不会下达硬性工作指标,但不下达硬性的工作指标,不是没有一个预期的工作目标。慈善工作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急功近利,仍然需要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社会实践告诉我们,做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一个好的目标,好的目标就是一面旗帜,为工作指明努力方向,也是工作的内在动力。一个好的目标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适度的难度,但难度要合理。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实现目标。二是目标要具体,便于量化。定目标不能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更不能烦琐复杂,要便于执行和落实。

目标既不能可望不可即,也不能随随便便,甚至躺平就可以实现。各慈善机构应从实际出发,每年设定一个预期目标,确定要干成几件事情,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没有大目标可以选择小目标,没有长远目标,可以确定短期目标。慈善是一个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事业,贵在坚持,不能急躁。一年一小变,几年就是一大变;一年一小步,几年就是一大步。总之,有了目标导向,就可以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让各项工作紧张而有秩序,努力而有成果。

慈善工作有着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不断优化的大环境、城乡救助的大体系,慈善事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在慈善环境建设上,我们将以即将启动的首届“湖北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为契机,大力表彰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的慈行善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化慈善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开创湖北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者系湖北省慈善总会会长)

--> 2023-04-11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19934.html 1 用慈善组织的自律塑造慈善事业的公信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