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8日

摆渡生命的医者荣光

——定格我省医护倾力战疫的五个片段

2020年2月1日,武汉市新华路体育场,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从直升机上搬运从仙桃空运来的医疗物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2020年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出舱的患者和湖南医疗队的护士拥抱。当天,随着最后一批49名患者从洪山体育馆走出,运行了35天的武汉市首个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龙华

编者按

穿越疫情的阴霾,我们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

作为最早向社会通报疫情、最早迎战疫情的地区,武汉不仅守住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区域防线,也为全球抗疫积累了宝贵经验。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挺立一线、连续奋战,尊重每一个生命、拯救每一位病患,闪耀着人性光辉,传递着温暖力量。

这力量的背后是逆险而行、一心赴救的文化传承,是守望相助、风雨同舟的精神赓续,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今天,我们定格那些感人的片段,致敬那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在这份非凡的抗疫答卷中,医务工作者的付出有目共睹,历史必将铭记。

世纪疫情注定写进跌宕壮阔的新中国史册。一段段温暖的印记,烙刻在人们心里。

4月的武汉,繁花似锦,鲐背之年的“看夕阳老人”王欣坐在窗边,沐浴着春的阳光。此情此景,一如2020年那个“人间值得”的暖心瞬间。3年前,医患共看夕阳的照片打动了无数人,照片的主角王欣,在经历新冠肺炎感染的生死拉锯后,重获新生。命运的变奏,犹如他拉的小提琴乐曲,从阴郁到高昂。

回眸2020年,我们难忘那一场向险而行、奋力抢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生命保卫战;站立在2023年的春光里,“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的昭告沁人心田,令人振奋。

白衣,是和平年代里圣洁的戎装。时光渐行渐远,那些关于白衣英雄摆渡生命的故事,人们却始终铭记于心,永志不忘。

片段1

突袭

背景: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官方通报称,部分医疗机构发现接诊的多例肺炎病例与华南海鲜城有关联,经专家会诊系病毒性肺炎。2020年元旦前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这样骤然发生。

“敬畏生命,大爱无疆”,这幅书法显眼地挂在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的办公室里。写字人与他素不相识,只因感动其在疫情“至暗时刻”的无畏,而悄然寄送。

彭志勇说:“这八个字,是我心中对每一位重症患者的承诺。”作为首批接触新冠肺炎病毒的医生,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他心绪起伏。

“彭主任,急诊收到一例肺炎患者,情况很重,请您来会诊!”2020年1月10日晚11时许,彭志勇接到一个紧急电话,便迅速从病房赶到了急诊室。这是一名30岁左右的不明原因肺炎孕妇小翁,病情很重,呼吸已处于窘迫状态,高度怀疑元凶为“冠状病毒”。彭志勇的神经紧绷起来。

“元旦后,医院内部会议通报过相关情况,我已感到这个病毒不简单,传染性强。但没想到正面遭遇来得这么快!”彭志勇果断决定腾空一个ICU病区,改造收治“不明原因肺炎”重症患者。才几天工夫,快速上升的病例数,便让这间16张病床的ICU“满员”。此时的武汉,一张病床就是一条生命。

“收到ICU,加一张床,这是母子两条命!快!”凝视着小翁的CT胸片,彭志勇紧锁眉头。丝丝缕缕的白,弥散成云雾状,几乎覆盖双肺。

“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让我来!”彭志勇果决地下达医嘱。检查气道、测量心率、调高氧流量、推注麻醉药……迅捷地完成各项准备之后,彭志勇跪在地上,俯向小翁,开始插管。

监护仪报警音响了,氧饱和度继续往下掉。“不能等了!”彭志勇屏住呼吸又凑近几分,瞅准气管,插了下去。

成功!迅速稳定下来的各项数据,让大家长吁一口气。

但情况并未如愿向好。此后一周,尽管一宿宿抢救、一次次揪心,却始终未能遏制病情滑向深渊的脚步,小翁走向了危重,最终用上了抢救生命的最后“武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

“疫情初期,面对高额的治疗费,患者家庭承受了巨大压力。但即便如此,患者的丈夫为了救她,不惜一切,一直在向亲戚朋友借钱维持治疗。我们也一直在想方设法节省费用。”彭志勇清晰地记得,小翁上ECMO时,她年轻丈夫的手一直在抖。

滚烫的爱最终没能击溃病魔,经受了11天心理和经济双重重压的丈夫最终“崩溃”。由于此前尚无ECMO治疗该病成功的先例,1月21日中午,他泪流满面地签下了放弃治疗的同意书。生命离去的那一刻,丈夫痛不欲生,彭志勇也潸然泪下。

就在患者去世的第二天,国家出台政策,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兜底。闻此消息,彭志勇一度陷入深深的自责:“或许再坚持一下,患者就能挺过来。一定不能让小翁的悲剧重演!”

2020年4月17日,小翁丈夫收到医院退回的近20万元医药费。此前,去世的妻子被核增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这是我最痛惜的一位病人。”时光流转三年,这位带领团队在抗疫战场上挽救了150多名新冠危重患者的“老将”,仍用无尽的遗憾感喟这次“失败”。

片段2

探究

背景: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暂时关闭机场、火车站等离汉通道,暂停全城公共交通。与此同时,全国援鄂医疗队大规模、高频次向武汉、湖北集结,他们与湖北医务工作者共同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开始与病毒展开殊死较量。

“无论呼吸机怎样治疗,都不能提高重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救治一线,出现了“诡异”现象。这一切,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刘良坐立不安。1月23日,武汉按下“暂停键”。第二天,刘良就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一定要对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进行解剖,“不做遗体解剖,病变完全不清楚,临床治疗很难有针对性。”“早一点做可以早救人、多救人。”

然而困难大得出奇。对这一突发急性传染病进行遗体病理解剖,能否通过伦理讨论、解剖场地如何选择等都存在一系列障碍。在向相关部门提出解剖申请,并通过医院联系逝者家属后,刘良的心一度跌落到冰点。暂缓、拒绝……在一次次碰壁里,解剖始终未能进行。

“那一刻,我们甚至在脑海里划过放弃的念头。”刘良直言。

僵局在2月15日被打破。当天上午11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武汉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病死病例解剖有关事宜,邀请刘良作为参会专家。与会各方在解剖的重要性上达成共识。晚上9时许,刘良突然接到电话,当得知“可以做了”,激动涌上心头。

一刻也不敢耽搁,刘良决定连夜进行解剖。

2月16日凌晨1时,金银潭医院手术室,寂静得似乎听得到自己的心跳声。59岁的刘良带领56岁的周亦武、30出头的王荣帅,进入解剖间。看着缓缓推进来的遗体,敬意油然而生,大家向第一例新冠肺炎遗体捐献者深深地鞠了一躬。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到10分钟,刘良就已汗流浃背。费劲地拉开粘在身上的手术服,让汗珠滚落下来,带来丝丝凉意,成为特殊条件下调节体感温度的唯一方法。解剖几乎在摸索中进行,面对陌生的新冠病毒,他们每一刀都小心翼翼,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在取出肺的一刹那,大家几乎同时惊呼,患者肺部肿胀,切面糊着浓浓的黏液,或许这就是致命的罪魁祸首。在解剖进行到2/3时,多重口罩造成的呼吸不畅,加上防护服内早已湿透,刘良出现了严重缺氧反应,心慌、气短、头晕,并引发低血糖。

没有退路,只能咬牙坚持。平时从解剖、取样再到缝合整个过程,最快40分钟就可以完成,但这次足足花了近3个小时。

2月28日,刘良团队发布世界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报告:患者肺部的分泌物黏稠且在较深的细小支气管肺泡里。

“必须在临床上找到相应证据。”闻此结果,武汉一家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急切地寻求着答案。他戴起防护面罩、抄起纤支镜,为患者清肺。在进入患者肺部的深处时,白色的、粘稠的液体喷涌而出。“有痰栓!跟尸检的结果对上了!”大家喊出声来。那位患者此前接受高流量给氧,血氧饱和度只能勉强到90%,清肺后,当晚就上了95%。

3月4日,由遗体解剖而得来的“病理改变”,写进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在疫情期间,刘良团队解剖了10例遗体,为新冠肺炎的临床诊疗提供了借鉴。“这场灾难,我们不幸也有幸见证了它!”刘良说。

片段3

拉锯

背景:2020年3月10日,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之时,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考察,强调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3月12日起,武汉把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医院集中,以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强大的专家队伍、更精细的管理方案,向重症救治发起冲锋。

一簇簇傲然绽放的花朵,鲜艳而夺目,似怒放的生命,不屈而绚烂。翻看着微信里的相片,武汉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舒化青的心头涌起丝丝慰藉。“舒教授,您看我养的花今年开得多好!感恩你们当年拼死挽救,才有我今天这样的生活!”“真好,一定平安地走下去!”3月28日,54岁的王海和舒化青在微信里畅快地聊着。3年来,这对生死相依的“战友”,早已跨越了医患之情,成了推心置腹的好友。

“在这场跟病毒抢夺生命的战斗中,背着病人‘过河’,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百倍艰辛。”时间的年轮已转过三载,从舒化青的语气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她心底的澎湃。

2020年1月13日晚上8时,在被送进重症医学科的一瞬,呼吸急促、喘得说不出话的王海突然意识到了死神的临近。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请一定要救救他!”妻子将他送至重症医学科门口,含着泪苦苦哀求道。这样的嘱托,对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来说,并不陌生,但那焦灼而渴求的眼神,如一把尖刀,刺痛了接诊医生刘宏的心,他“颤”了一下。

凌晨,上了无创呼吸机的王海突然病情急转直下,出现严重缺氧。虽然,病情加重已在医生意料之中,但进程之快,始料未及。

“患者需要气管插管。”值班医生潘尚文判断到。但气管插管,意味着医生需要“以命相搏”。因为插管刹那,病人下呼吸道的高载量病毒会“喷涌而出”。危险,不言而喻。

时间就是生命,容不得丝毫的犹豫和退缩。条件有限,三级防护做不到,只能在二级防护基础上加装一个阻挡飞溅物的面屏,潘尚文就这样做好了防护准备。此时,插管用物准备齐全、呼吸机管路处于备用状态、镇静镇痛药物均已配好,一切准备就绪。双眼紧盯着监护仪器上患者生命体征的每一个变化,潘尚文稳健地将可视喉镜置入病人口腔,暴露好声门。

就在王海呼吸功能完全崩溃的那一瞬间,潘尚文顺利地将气管导管送入病人的气管中。数秒后,脉搏氧饱和度重新升起,并一步步回到安全值。

安然度过第一个夜晚后,在第二天的床旁超声中,医护人员敏锐发现,王海肺部实变还在继续,病房的气氛瞬间又凝重起来。

“快,立刻让患者转俯卧位!”刘宏果断下达指令。虽然,此时患者周身插满管道,稍有挪动,都可能造成管道断裂。但别无选择。在4位医护人员小心翼翼的呵护下,患者总算平安翻身。经过数周的有创通气和每日长达16小时俯卧位治疗,王海的肺部感染渐渐有了好转。

就在大家为王海躲过一劫而庆幸时,死神又一次伸出魔爪。

由于气管插管时间过久,王海出现痰液堵管和感染迹象,监护仪报警、炎症指标数值“飙升”……经过短暂地讨论,舒化青马上决定,对王海进行床边气管切开术。

眼睛被护目镜上的“水汽”遮挡、手指触感也被多层手套隔绝,在几乎“盲操”的状态下,舒化青开始了手术。任汗水在防护服里流淌,双手纹丝不抖,“漫长”的5分钟后,1厘米的切口精准打开了“命运的咽喉”。经过医护团队两个多月“没日没夜地守,眼都不眨地盯”,王海的病情逐渐稳定。“为他拔除气管导管的那一刻,我们感到了新生的力量!”参与抢救的护士长黄海燕兴奋地说。

3月17日,经过66天治疗,王海成功摆脱新冠肺炎危重状态,赢得这场生命的拉锯战。

片段4

反扑

背景:2021年之夏,新冠病毒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反扑”。8月4日,湖北省召开疫情防控发布会通报,德尔塔变异株在武汉市引起疫情。专家为其“画像”:病毒载量高、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这是自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以来最严峻最复杂的挑战。

2021年8月14日晚7时,刚下班回家的同济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冉晓意外地接到了医院领导打来的电话。话音短促:“快,收拾行李,增援‘金银潭’。”曾在2020武汉保卫战中,与病毒贴身肉搏118天的他不由得心一沉。

带领由6名医护组成的临时ECMO救治团队,冉晓等火速抵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眼前的一切让他们惊呆了。患者年龄偏大,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未接种新冠疫苗……她是当时全省唯一一位重症患者。虽然没有十足的救治把握,团队的成员却下定决心:“一定要守住湖北省一年多以来没有死亡病例的抗疫成果。”他们深知,一旦失守,将会对民众的心理造成打击。

救治力量很快加强,并分成了两组。一个是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宋建新等组成的专家组,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救治方案;另一组则是ECMO救治团队。

短短一个小时,病人情况急转直下,虽然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但是依旧面部紫绀、呼吸频率紊乱、氧饱和度低。在吸纯氧的状态下,其血氧饱和度仍然低于90%。“符合上ECMO的各项指标。”冉晓斩钉截铁道。所有的压力,迅速传导到ECMO救治团队。启用ECMO,相当于“从死神手里抢人”,必须死守。

“她的主要器官都处于缺氧状态,一旦衰竭,病人就难救回来了。”容不得丝毫犹豫,14日晚上10时,冉晓团队毅然上阵。此刻,穿刺套包扩皮器准备齐全、ECMO管路处于预冲状态、消毒液注射液也已配好,一切准备就绪。双眼紧盯着监护仪器上患者生命体征的每一个变化,冉晓凭借手的触感在靠近股动脉的内侧置管。第一次,失败了。由于病人细小的血管在缺氧状态下变得更为脆弱,冉晓很难将小拇指粗细的导管置入其中。

第二次,依然未能成功。此时,冉晓已经汗流浃背、护目镜模糊一片,双层手套下的触感更不灵敏,穿刺皮肤的部位血液大量渗出。冉晓当机立断,按压住出血点,换到左侧再次尝试。就在大家的心提到嗓子眼儿的时候,左侧一针见血,冉晓飞速地把导管置于静脉腔内,并一步步向右心房探去。短短几秒,导管尖端就精准地落在了腔静脉至右心房入口处,角度和位置毫厘不失。

“ECMO转速3000,流量3.5L,运行正常!”看着暗黑的静脉血通过ECMO变为鲜红的动脉血,从颈部的血管重新注入心脏,血氧饱和度噌噌上升,冉晓松了一口气。

又一个问题出现了。ECMO只是把不堪重负的肺暂时“顶替”,让患者先活下来。要痊愈,必须在患者肺“稍事喘息”的时间里,加紧治疗。抗病毒药物、康复者血浆、俯卧位通气,当一个个救治手段铺陈开时,意外不期而遇。由于使用了抗凝药,患者的口腔出血,再次陷入险境。

不停地抽吸、清洗,冉晓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出血点。在病人旁守了三个小时后,终于摸索出抗凝药与止血的平衡值,患者总算转危为安。

经过120余个小时不舍昼夜的守护,监护仪上的数字渐渐临近正常值。“可以拆除ECMO。”8月19日,冉晓做了一个大胆决定。8月21日,患者又顺利撤掉呼吸机,宣告康复。

片段5

鏖战

背景: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调整,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保健康、防重症”成为主要目标。2022年12月,我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量急剧攀升、医院超负荷运转、一线医务人员不同程度减员,患者救治压力骤然上升。

在她从医20年的经历里,这是惨痛的记忆。变异病毒奥密克戎不仅袭击了患者,也将医护人员撂倒了。一个、两个、三个、十个……在日渐攀升的科室医护感染数字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护士长陈春丽品读出了那份严酷。

摆在眼前的事实残酷而揪心:80张病床已住得满满当当,亟待入院的患者名单长长一串。“必须提高病床周转率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陈春丽暗下决心,但已入院的这批患者的照顾也成了问题,病区原本12名护士,已经“阳”了8个,剩下的4个也出现症状。

头晕、乏力、畏冷,一个个不适的症状袭来,陈春丽深深感到“撑不住了”。

2022年12月14日,是陈春丽感染新冠病毒的第二天。当看到体温计上赫然出现的“39.5℃”,她不禁吃了一惊。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她,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值,持续高热极可能引发晕厥。当晚轮到她上夜班,也是她日夜连值的第二天。远在恩施的父母知道她感染后,心疼地给她打了10多个电话,极力劝她在家里休息。想到病房里还有25名阳性孕产妇,她戴上口罩、做好防护,在保证住院患者安全的情况下,毅然决定照常上班。

“我不主张带病坚持,但确实找不到人替班了,病房里的产妇必须要人照顾,护士长就是要带头。”陈春丽咬牙坚持着,4个刚出现症状的护士,也齐刷刷举起了手,一定要继续“战斗”。

当天晚上,陈春丽的体温三次“飙”到40摄氏度。每次高热前,她的全身就会不受控制地打寒颤。“这下可糟了。”陈春丽暗自叫苦:“扎针时手不稳,病人很可能会多受罪。病房里都是快分娩的产妇,怎能受这般折磨。”危急中,陈春丽想到了用止痛栓。在药物的作用下,陈春丽忘却了疼痛,像陀螺一样整夜忙碌在病房,办理入院、监测体温、胎心监护、哺乳指导,一晚上走了1.3万步。4小时后药效过去了,陈春丽不得不又用了一颗。

一位阳性孕产妇入院时宫口已经开了6厘米,当晚有了临产的症状。陈春丽和助产士一起,密切跟踪产妇及胎儿的情况变化。最终,不到2小时,一名男婴呱呱坠地。

在10多天的时间里,陈春丽带领科室护士全力配合产科医生团队,护卫了100多名孕产妇安全分娩,迎来了100多个新生命的降生。在一声声清脆的啼哭声里,她们感受到生命的坚韧。

“那一直发烧的三天四夜,是难忘的记忆。”陈春丽动情地说着,“全省有56.4万名医务工作者像我一样在日夜坚守,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23年2月16日,当听到电视机里传来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时,陈春丽百感交集。“我们以枕戈待旦的坚守,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既见证过病人的欣然新生,也目睹过生命的骤然消逝,白衣英雄并非生而无畏,只是危难时刻,他们忘却了血肉之躯,一次次向病魔捍卫生命的尊严。

新冠病毒的致病原理在哪?伤害程度究竟有多大?面对一个个问号,同济医院心内科主任汪道文带领团队开始了“疯狂”探究。在探寻—碰壁—再探寻—再碰壁的焦灼状态中,在不舍昼夜“抽丝剥茧”的实验中,在对正在救治的临床患者寸步不离的观察记录中,他们探索出多学科联合救治模式,运用“尽早为新冠肺炎患者实施早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和干预治疗,对有高血压的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以保护心脏,必要时提前给予ECMO等生命支持”的综合救治方案,终于将重症病例死亡率从5.58%降低到3.39%。

是怎样的力量,让这场抗击病毒的战役最终有了让人振奋的结果?答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德同心、医者仁心。中华医学的“医乃仁术”,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下,在战疫大考中,成为当代医者深厚的精神滋养、职业底色。

2021年9月22日,我国首部新冠病毒肺炎医学专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础与临床》在武汉全球首发。这部凝聚了“武汉战疫”丰富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经验的原创著作,为全球抗疫贡献了珍贵的中国方案。首发式上,该书主编之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教授胡克表示,在全球化深度与广度前所未有的今天,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各国唯有放弃偏见、搁置争议、同舟共济、携手抗疫,才能真正迎来人类光明的未来。

也许,病毒还会再度与人类博弈,但无碍坚毅脚步的铿锵前行;也许,医学永远都有局限,但每一次前进和探索,都意味着突破和创新。

历史必将铭记这段岁月,因为愈挫愈勇的斗志,因为生生不息的希望。

--> 2023-04-08 ——定格我省医护倾力战疫的五个片段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19444.html 1 摆渡生命的医者荣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