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曹雯 通讯员 蔡思雄 明月新
3月22日,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法国揭幕。
赛场外,中国代表团举办的“美丽工坊”残疾妇女手工作品展吸引了各方关注。
荷花茶席、蝴蝶馋兜、香囊、脸谱……湖北阳新布贴一经亮相,就以其精湛的做工、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各国代表团成员和本地观众的眼球,大家纷纷驻足观看、拍照留念。
此次展览在全国范围内仅优选10个作品,为什么这项荆楚非遗可以脱颖而出?
3月2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位于阳新县文化馆的湖北鸿运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探寻阳新布贴背后的动人故事。
既是创业,也是传承
拈针引线,飞动如蝶。几位特殊的“布贴女”正在制作“粘花”,不时比划着手语交流制作技巧。竞赛现场那些色彩亮丽、生动立体的布贴,都是出自她们的巧手。
带领这些残疾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是公司总经理洪汉锐,今年48岁,他在一场意外中失去右腿,但从不把自己当作残疾人,他早早扛起生活的重担,18岁只身南下务工,攒下了一笔积蓄。
2010年,洪汉锐带着妻子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接触残疾人多了,对于大家面临的就业问题,他总能感同身受,更想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
一场与布贴的“邂逅”,让洪汉锐打开了新思路。
2015年,他在老文化馆偶然看到两个妇女在“穿针引线”,凑近一看,顿时被眼前精致的阳新布贴深深吸引。
得知这项传统手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洪汉锐萌生了让残疾人来学习的想法。“既能解决残疾朋友就业问题,还可以传承家乡的非物质文化,两全其美!”
说干就干,他当即招收20多名残疾朋友,拿出在外打工攒下的所有积蓄,还借了一大笔钱购买原材料,供大家进行集训。
洪汉锐回忆道,虽然前两年一直亏损,但大家沉下心跟着阳新布贴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胡芳等老师扎扎实实学习了拼、贴、补、缝、抽、绣等手法。“出乎意料,大家学得又快又好。虽然行动不便,但残疾人更能静下心来学习。”说起这群特殊的学生,胡芳赞不绝口。
公司专门从事布贴工艺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目前,公司共开发出600多款布贴产品,年销售额300多万元,成为湖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品牌基地。
布贴女“绣”出好日子
剪样、盘线、饰边、辅绣……听障女孩万利利留着一头整洁利落的短发,脸上挂着纯朴淡然的微笑,从容自信地制作着布贴。
洪汉锐介绍,她是公司最早的员工之一。此前,万利利独自在家照顾孩子,只能靠政策兜底。从事布贴工作后,她每月能够额外获得两三千元收入。
2019年,万利利凭着自己的手艺在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上获得佳绩。“靠自己的手艺,不仅可以养活自己,更能实现人生价值。”她在纸上写道。
公司里,像万利利一样靠双手劳动致富的残疾工人有17位。此外,还有11名残疾妇女在公司带动下实现灵活居家就业。
为照顾残疾人,公司采取“公司+布贴传承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员工们提供技术保障和灵活就业的选择,员工可自行选择制作地点。
近几年,女工们还为传统手工艺品插上“创意翅膀”,在非遗传习所帮助下创新制作了五彩香囊、暖帽、书包等产品在直播间销售。
“未来,我们还计划在周边镇区建立爱心车间,带动更多残障人士从事布贴事业。”洪汉锐说。